一种装配式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76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洗车换电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换电站,包括装配式房体,装配式房体内具有电池换装机构和车体定位机构,装配式房体具有车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装配式房体包括,底板,顶板,顶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且顶板与底板相对设置,柱体,柱体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拆卸连接,柱体具有四个,四个柱体呈矩形排列,侧板,相邻两个柱体之间均拆卸设置有侧板,其中相对的两个侧板上开设有车体出入口,还包括,车体变向装置,车体变向装置设置在装配式房体的一侧,车体变向装置正对车体出入口,车体变向装置用于改变车体朝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电站建设及换电速度慢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换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换电
,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资源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凸显,国内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的占有量也日益增多,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和换电领域,现有的换电站数量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数量的需求,很多地方还需要大量的换电站,并且现有的换电站因为结构设计原因,建设时间较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换电需求,另外,现有的换电站,新能源汽车在换电过程中,很多是需要车体自动泊车进入换电站内换电,这个自动泊车的过程需要多次矫正,相对比较缓慢,从而影响了整个的换电时间,相应影响了换电体验,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出现了以下装配式换电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换电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电站建设速度慢及汽车泊车速度慢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装配式房体,所述装配式房体内具有电池换装机构和车体定位机构,所述装配式房体具有车体出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房体包括,底板,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且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柱体,所述柱体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拆卸连接,所述柱体具有四个,四个所述柱体呈矩形排列,侧板,相邻两个所述柱体之间均拆卸设置有所述侧板,其中相对的两个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车体出入口,还包括,车体变向装置,所述车体变向装置设置在所述装配式房体的一侧,所述车体变向装置正对所述车体出入口,所述车体变向装置用于改变车体朝向。
[000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体变向装置包括,车体行驶面板,所述车体行驶面板设置在所述装配式房体的一侧,所述车体行驶面板上开设有圆柱形凹槽,圆形载物板体,所述圆形载物板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凹槽内,所述圆形载物板体与所述圆柱形凹槽共轴,且所述圆形载物板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车体行驶面板平齐。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体变向装置还包括,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凹槽底部,旋转支撑柱,所述旋转支撑柱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内,另一端与所述圆形载物板体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动座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支撑柱转动。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圆形载物板体包括,中部载物板体,所述中部载物板体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柱上,外部载物板体,所述外部载物板体具有四个,四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部载物板体的四周,所述外部载物板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圆柱形凹槽的轴向相同,所述中部载物板体和四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共同形成所述圆形载物板体,所述车体变向装置还包括,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凹槽底部,所述滑动轨道由四个螺旋轨道首尾连接而成,且相邻两个所述螺旋轨道互为镜像对称,所述螺旋轨道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具有高度差,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下方设置有所述滑块。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体变向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部载物板体和所述滑块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上均开设有两个车轮限位槽。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设置在所述中部载物板体上,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设置在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上,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板向上滑动后挡在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部。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套筒,第二滑杆,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下方具有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二滑杆,一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上的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设置在相邻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上的所述第二套筒内。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车体行驶面板上具有方向刻线,所述方向刻线指示方向为车辆行驶方向。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相对的两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车体变向装置具有初始位和终止位,相对的两个外部载物板体下方的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动轨道的两个最高处时,该两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位于初始位,相对的两个外部载物板体下方的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动轨道的两个最低处时,该
两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位于终止位。
[001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如图2和图3所示,装配式房体包括底板、顶板、柱体和侧板,在建设该换电站之前可以将各个部分拆开,方便运输,在建设时,将底板先安装好,然后将柱体、侧板和顶板依次组装好,十分方便快速,另外在车体出入口正对的方向设置有车体变向装置,可以在汽车沿设定行驶方向驶入车体变向装置内,然后通过车体变向装置动作,将车体方向进行改变,即车尾部分朝向车体入口,方向调整好后,汽车倒车即进入换电站内进行换电,现有的都是汽车自动泊车或者驾驶员手动驾驶进入换电站内,都相应更耗费时间,倒车进入的位置也很多时候偏差较大,需要换电站内部大幅度的进行位置矫正,相应耗费时间更长,降低了用户体验,提高了单个换电站的换电时长压力,容易造成换电时用户拥堵现象,而车体变向装置需要汽车停靠的方向即车道的行驶方向,汽车停到车体变向装置上就相当于靠边停车,大大降低了汽车自动停靠或者驾驶员操作的难度,降低了时间损耗,缩短换电时间,提升了换电体验,便于普及。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体变向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

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车体变向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体变向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B

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车体变向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车体变向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

装配式房体,11

底板,12

顶板,13

侧板,14

柱体,141

固定板体,142

条形卡槽,2

车体出入口,3

车体变向装置,31

车体行驶面板,311

圆柱形凹槽,32

圆形载物板体,321

中部载物板体,322

外部载物板体,323

车轮限位槽,33

转动座,34

旋转支撑柱,35

驱动电机,36

滑动轨道,37

螺旋轨道,3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换电站,包括装配式房体(1),所述装配式房体(1)内具有电池换装机构和车体定位机构,所述装配式房体(1)具有车体出入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房体(1)包括,底板(11),顶板(12),所述顶板(12)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方,且所述顶板(12)与所述底板(11)相对设置,柱体(14),所述柱体(14)设置在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之间,所述柱体(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12)和所述底板(11)拆卸连接,所述柱体(14)具有四个,四个所述柱体(14)呈矩形排列,侧板(13),相邻两个所述柱体(14)之间均拆卸设置有所述侧板(13),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个所述侧板(13)上开设有车体出入口(2),还包括,车体变向装置(3),所述车体变向装置(3)设置在所述装配式房体(1)的一侧,所述车体变向装置(3)正对所述车体出入口(2),所述车体变向装置(3)用于改变车体朝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变向装置(3)包括,车体行驶面板(31),所述车体行驶面板(31)设置在所述装配式房体(1)的一侧,所述车体行驶面板(31)上开设有圆柱形凹槽(311),圆形载物板体(32),所述圆形载物板体(32)转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凹槽(311)内,所述圆形载物板体(32)与所述圆柱形凹槽(311)共轴,且所述圆形载物板体(32)的上表面与所述车体行驶面板(31)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变向装置(3)还包括,转动座(33),所述转动座(33)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凹槽(311)底部,旋转支撑柱(34),所述旋转支撑柱(34)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座(33)内,另一端与所述圆形载物板体(32)连接,驱动电机(35),设置在所述转动座(33)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支撑柱(34)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载物板体(32)包括,中部载物板体(321),所述中部载物板体(321)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柱(34)上,外部载物板体(322),所述外部载物板体(322)具有四个,四个所述外部载物板体(322)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部载物板体(321)的四周,所述外部载物板体(32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圆柱形凹槽(311)的轴向相同,所述中部载物板体(321)和四个所述外部载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雷吴永杰刘昊殷向东赵利辉周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