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片、固态电解质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45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7
为克服现有固态正极片内离子极化大,正极片厚度难以增加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片、固态电解质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正极片包含集流体和多层正极涂层,所述多层正极涂层包括含金属盐、正极活性材料、聚氧化乙烯、导电剂以及增塑剂;所述多层正极涂层内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径、所述聚氧化乙烯分子量、所述增塑剂含量、所述含金属盐含量均呈现梯度分布,沿靠近所述集流体方向,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径呈现递减趋势;所述聚氧化乙烯分子量、所述增塑剂含量、所述含金属盐含量呈现递增趋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正极片通过采用多层涂布方式,优化正极片内层离子迁移路径,降低内层离子极化,电池性能与能量密度兼顾。电池性能与能量密度兼顾。电池性能与能量密度兼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片、固态电解质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正极片、固态电解质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固态电池具有不易燃、高安全、可匹配碱金属负极、能量密度高等诸多优点,近些年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固态电解质不像液态电解质一样具备较好流动性,能够对正极活性材料有效润湿,因此,放电过程离子常温性能极化较大,常温情况下锂离子在固态电池正极片内的迁移速率较慢。固态正极电池通常选择聚氧化乙烯做粘结剂和碱金属元素载体,碱金属元素通过聚氧化乙烯在正极片内进行传导。然而聚氧化乙烯玻璃转化温度高,常温结晶度高导致其在常温下离子电导率较低,正极片内离子极化较大,对正极极片加厚以及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带来一定程度阻碍。本行业固态电池技术人员均知,聚氧化乙烯分子量越低,其玻璃转化温度低,内部含有含有可移动短链,离子电导率高,但是粘结性低,用作正粘结剂时极片容易掉粉,聚氧化乙烯分子量越高时粘度有所增加,但是离子导电能力较低;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固态正极片内离子极化大,正极片厚度难以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片、固态电解质及其电池的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含集流体和多层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含金属盐、正极活性材料、聚氧化乙烯、导电剂以及增塑剂;多层所述正极涂层内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径、所述聚氧化乙烯分子量、所述增塑剂含量、所述含金属盐含量均呈现梯度分布,沿靠近所述集流体方向,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径呈现递减趋势;所述聚氧化乙烯分子量、所述增塑剂含量、所述含金属盐含量呈现递增趋势。
[0005]可选的,所述含金属盐包括锂/钠盐,所述锂/钠盐包括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高氯酸锂、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钠、六氟砷酸锂、六氟砷酸钠、四氟硼酸锂、四氟硼酸钠、双氟磺酰胺锂、双氟磺酰胺钠、二氟草酸硼酸锂和二氟草酸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6]可选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钴酸锂、锂电三元正极、普鲁士蓝、普鲁士白、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活性材料,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活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7]可选的,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可选的,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乙炔黑、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9]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按照物质的量比例将聚氧化乙烯a、含金属盐a按照15

17:1分散在第一有机溶剂内,搅拌均匀、制备成胶液a,所述胶液a的固含量为3

30%;按重量比将正极活性材料a85

95份、增塑剂a1.5

5份、导电剂2.0

15份、胶液a2.0

15份混合,搅拌分散均匀,制备成正极浆料a;
[0011]按照物质的量比例将聚氧化乙烯b单体EO、含金属盐b按照18

20:1,分散在第一有机溶剂内,搅拌均匀、制备成胶液b,所述胶液b的固含量为3

30%;按重量比将正极活性材料b85

94.9份、增塑剂b0.1

1.5份、导电剂2.0

15.0份、胶液b2.0

8.5份混合,搅拌分散均匀,制备成正极浆料b;
[0012]按重量比将导电炭黑10

20份、碳纳米管10

20份、分散在聚偏二氟乙烯胶液1

20份内,聚偏二氟乙烯胶液中聚偏二氟乙烯胶液的质量含量为1.2

20%,混合均匀,记为浆料c;
[0013]将浆料c涂布在集流体上,烘干制备出涂炭集流体待用;
[0014]在涂炭集流体表面依次涂布正极浆料a、正极浆料b,烘干,制得正极片。
[0015]可选的,所述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为30万

200万,所述聚氧化乙烯a的分子量大于所述聚氧化乙烯b的分子量;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为2um

30um,所述正极活性材料a的粒径小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b的粒径;所述正极涂层中增塑剂的重量比例为0.1

5.0%,所述增塑剂a的含量大于所述增塑剂b的含量,所述正极涂层中含金属盐的重量比例为0.3

3%;所述锂/钠盐a的含量高于所述锂/钠盐b的含量。
[0016]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按重量比将聚氧化乙烯35

70份、锂盐/钠盐1

10份,填料3

35份、增塑剂1

10份、第二有机溶剂20

100份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出聚合物电解质浆料,记为浆料d;
[0018]再将浆料d直接浇筑在上述任一项所制备的正极片的表面,将浆料d刮平、烘干、热压,制得固态电解质。
[0019]可选的,所述填料为磷酸锗铝锂(LAGP),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N

甲基吡咯烷酮。
[0020]本申请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固态电池制备方法,包含上述所制备的正极片、上述所述的固态电解质以及碱金属元素金属负极片;
[0021]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在正极片的固态电解质表面放置锂/钠金属片,用热压机进行热压,封装制备出固态电池。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正极片,采用多层涂布方式的正极片,通过在正极片内设置正极活性材料粒径梯度、聚氧化乙烯分子量梯度以及增塑剂含量梯度,即在垂直正极片靠近集流体方向上,正极活性材料粒径呈现递减趋势;聚氧化乙烯分子量、增塑剂含量、含金属盐含量呈现递增趋势;正极片通过采用多层涂布方式,使正极片厚度得以增加,有效提高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通过优化正极片内层离子迁移路径,降低内层离子极化,电池性能与能量密度兼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5]1‑
集流体;2

浆料c涂布层;3

浆料a涂布层;4

浆料b涂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含集流体和多层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含金属盐、正极活性材料、聚氧化乙烯、导电剂以及增塑剂;多层所述正极涂层内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径、所述聚氧化乙烯分子量、所述增塑剂含量、所述含金属盐含量均呈现梯度分布,沿靠近所述集流体方向,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径呈现递减趋势;所述聚氧化乙烯分子量、所述增塑剂含量、所述含金属盐含量呈现递增趋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金属盐包括锂/钠盐,所述锂/钠盐包括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高氯酸锂、高氯酸钠、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钠、六氟砷酸锂、六氟砷酸钠、四氟硼酸锂、四氟硼酸钠、双氟磺酰胺锂、双氟磺酰胺钠、二氟草酸硼酸锂和二氟草酸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钴酸锂、锂电三元正极、普鲁士蓝、普鲁士白、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活性材料,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活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乙炔黑、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几种。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制备的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物质的量比例将聚氧化乙烯a、含金属盐a按照15

17:1分散在第一有机溶剂内,搅拌均匀、制备成胶液a,所述胶液a的固含量为3

30%;按重量比将正极活性材料a85

95份、增塑剂a1.5

5份、导电剂2.0

15份、胶液a2.0

15份混合,搅拌分散均匀,制备成正极浆料a;按照物质的量比例将聚氧化乙烯b单体EO、含金属盐b按照18

20:1,分散在第一有机溶剂内,搅拌均匀、制备成胶液b,所述胶液b的固含量为3

30%;按重量比将正极活性材料b85

94.9份、增塑剂b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意军胡大林李辉黄圣华李璐方凯斌侯林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