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15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充电辊、感光鼓、曝光单元、粉仓单元、转印辊和定影辊,粉仓单元包括粉仓、出粉刀、显影辊和送粉辊;充电辊为感光鼓施加正极性电压,曝光单元将带有图像信号的光束照射于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粉仓中的非磁性单组份正电碳粉被送粉辊送至显影辊表面再经过出粉刀的控制,在显影辊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均匀的碳粉层,通过摩擦使碳粉带正电,显影辊施加正极性电压,在显影偏压的作用下,碳粉从显影辊上被转移到感光鼓上变成可见的碳粉图像;在转印辊和感光鼓的作用下,感光鼓表面的碳粉图像转移到打印纸上并经过定影辊定影,转印过后,感光鼓上残余碳粉被显影辊回收利用到接下来的显影中。由于采用了充电辊给感光鼓充正电,因此,不但不产生臭氧,能耗低,而且充电辊不易损坏,便于更换,解决了现有图像形成设备会产生臭氧、能耗高和充电单元易损坏而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如采用静电复印工艺或静电记录系统的复印机或打印机等中使用负电碳粉,使用电晕丝给感光鼓充负电,电晕丝充电是利用电晕丝电离空气,使感光鼓表面充上均匀的预定极性的电荷,这带来较严重的问题,电晕放电产生大量的臭氧。US575246中揭示了一种解决方案使用电晕丝给感光鼓充正电来减少臭氧的产生。然而使用电晕充电需要高达5KV的电压,而实际感光鼓上带的电为600V—800V,充电效率低,消耗能量多;电晕丝还容易断,且更换电晕丝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以解决现有图像形成设备会产生臭氧和充电单元易损坏而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处理盒、曝光单元、转印辊和定影辊,所述处理盒包括充电单元、感光鼓和粉仓单元,所述粉仓单元包括粉仓、出粉刀、显影辊和送粉辊,其特征是,所述充电单元为充电辊,所述充电辊为感光鼓施加电压,所述曝光单元将带有图像信号的光束照射于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所述粉仓中的非磁性单组份带电碳粉被送粉辊送至显影辊表面再经过所述出粉刀的控制,在所述显影辊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均匀的碳粉层,通过摩擦使碳粉带电,所述显影辊施加电压,在显影偏压的作用下,碳粉从显影辊上被转移到感光鼓上变成可见的碳粉图像;在所述转印辊和感光鼓的作用下,感光鼓表面的碳粉图像转移到打印纸上并经过定影辊定影,转印过后,感光鼓上残余碳粉被显影辊回收利用。还包括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为清洁毛刷,所述清洁毛刷将充电辊表面的碳粉刷下,并通过显影辊回收。所述显影辊被弹性元件弹性支撑,弹性力迫使所述显影辊向所述感光鼓移动,从而使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保持过盈配合。所述充电辊为感光鼓施加正极性电压,所述粉仓中的非磁性单组份碳粉带正电,所述摩擦使碳粉带正电,所述显影辊施加正极性电压。所述处理盒两侧还设置有两相对的挡板,所述弹性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两相对的挡板上。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或拉簧。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采用了充电辊给感光鼓充正电,因此,不但不产生臭氧,耗能低,而且充电辊不易损坏,便于更换,解决了现有图像形成设备会产生臭氧、耗能高和充电单元易损坏而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于清洁单元仅仅用了清洁毛刷,因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清洁下的粉可重新利用;最后,由于显影辊被弹性元件弹性支撑显影辊,弹性力迫使显影辊向感光鼓移动,从而使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保持过盈配合,因此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接触表面具有极大的弹性,磨损较小,不会影响图像质量,使得处理盒的使用寿命增加而导致图像形成设备的寿命增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 2所示,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101,包括处理盒IO、曝光单元8、粉仓单元、显影辊4、转印辊7、定影单元156和清洁单元3,处理盒10包括充电单元、感光鼓和粉仓单元,充电单元为充电辊2,粉仓单元包括粉仓(图上未示出)、出粉刀6、显影辊4和送粉辊5,充电辊2为感光鼓1施加正极性电压,曝光单元8将带有图像信号的光束照射于感光鼓1表面形成肉眼看不见的静电潜像,粉仓中的非磁性单组份正电碳粉被送粉辊5送至显影辊4表面再经过出粉刀6的控制,在显影辊4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均匀的碳粉层,通过摩擦使碳粉带正电,显影辊4施加正极性电压,在显影偏压的作用下,碳粉从显影辊4上被转移到感光鼓1上变成可见的碳粉图像;在转印辊7和感光鼓1的作用下,感光鼓1表面的碳粉图像转移到打印纸上并经过定影单元156定影,清洁单元为清洁毛刷3,清洁毛刷3将充电辊2表面的碳粉刷下,并通过显影辊4回收,这样保证了充电辊2给感光鼓1充电的均衡与稳定性,且被刷下来的碳粉回到感光鼓1表面上,最终与感光鼓1表面的其它残留碳粉一起被显影辊4回收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碳粉的使用效率。显影辊4被弹性元件260弹性支撑,弹性力迫使所述显影锭4向Kf汰咸^劼1弒云ii. AA ffiT储品替《铌4知咸,煞1 "> l'il但娃;寸逸西P仝.在充电步骤中,感光鼓1被充电辊2充上预定极性的电压。充电辊2施加正极性电压VI,这样,与充电辊2接触的感光鼓1被充上接近于VI数值的正极性电压。由于充电辊2与感光鼓1是相互接触的,所以充电辊2的电荷直接被发射到感光鼓1的表面,而不会电离周围的空气,所以不产生臭氧,且充电效率高。充电辊2被图像形成装置101中处理盒10上的挡板110和与挡板110相对另一挡板(图上未示出)上的固定位210定位,如果更换充电辊2,只需要取下上述挡板即可实现充电辊的更换。在曝光步骤中,曝光单元8,将带有图像信号的光束照射于感光鼓1表面,感光鼓l表面的非曝光区域电压保持不变,而曝光区域的电压降低,因此在感光鼓1表面形成肉眼看不见的静电潜像。在显影步骤中,将形成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变为可见碳粉图像。位于粉仓中的非磁性单组份正电碳粉被送粉辊5送至显影辊4表面再经过出粉刀6的控制,在显影辊4的表面形成了一定厚度均匀的碳粉层,并通过摩擦使碳粉带正电,显影辊4施加正极性电压V2,在显影偏压的作用下,碳粉从显影辊4上被转移到感光鼓1上,于是上述静电潜像变成可见的碳粉图像。为了得到好的图像质量,显影辊4与感光鼓1之间的定位至关重要,只有保证显影辊4和感光鼓1的充分接触且接触力均匀恒定,才能确保显影的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如图2,3所示弹性元件260弹性支撑显影辊4,弹性力迫使所述显影辊4向所述感光鼓1移动,从而使得显影辊4和感光鼓1之间保持过盈配合。下面再来详细介绍显影辊4的弹性定位。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左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01内的处理盒10具有挡板110,所述挡板110上设置有感光鼓1的固定位230,显影辊轴14a的支撑元件240,弹性元件260和送粉辊5的固定位250,该弹性元件260是弹簧或压簧,在处理盒10另一端的挡板(图上未示出)上具有与挡板110对5称相同的上述元件。感光鼓1固定位230和送粉辊5固定位250的相对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感光鼓1通过挡板110和与挡板110相对的另一挡板(图上未示出)上的感光鼓l的固定位230被固定在处理盒10上;送粉辊5通过挡板110和与挡板110相对的另一挡板(图上未示出)上送粉辊5固定位250被固定在处理盒10上。因此,感光鼓1与送粉辊5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如图3所示为图2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显影辊4被挡板110和与挡板110相对的另一挡板(图上未示出)上的支撑元件240弹性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弹性元件260给支撑元件240施加弹性力,该弹性力的方向沿感光鼓1和显影辊4轴心的连线方向,指向感光鼓l。支撑元件240设置在相对显影辊4远离感光鼓1的位置上,支撑元件240支撑显影辊4,弹性元件260给支撑元件240施加一个弹性力,使显影辊4向感光鼓1的方向移动,以保持感光鼓1与显影辊4的过盈配合。在转印步骤中,形成在感光鼓1表面的碳粉图像转移到打印纸P上。如图2所示,纸盘152中的打印纸P被搓纸辊153沿着路径C被送纸辊154送转印位置。施加负极性转印电压V3到转印辊7,使得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处理盒、曝光单元、转印辊和定影辊,所述处理盒包括充电单元、感光鼓和粉仓单元,所述粉仓单元包括粉仓、出粉刀、显影辊和送粉辊,其特征是,所述充电单元为充电辊,所述充电辊为感光鼓施加电压,所述曝光单元将带有图像信号的光束照射于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所述粉仓中的非磁性单组份带电碳粉被送粉辊送至显影辊表面再经过所述出粉刀的控制,在所述显影辊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均匀的碳粉层,通过摩擦使碳粉带电,所述显影辊施加电压,在显影偏压的作用下,碳粉从显影辊上被转移到感光鼓上变成可见的碳粉图像;在所述转印辊和感光鼓的作用下,感光鼓表面的碳粉图像转移到打印纸上并经过定影辊定影,转印过后,感光鼓上残余碳粉被显影辊回收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莲余玲玲臧晓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