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胶囊囊壳、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14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胶囊囊壳、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及制备方法,包括填充物和囊壳,所述囊壳为单层空心壳体,所述囊壳沿着中心部分翻折,并形成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双层囊体,所述填充物置于双层囊体的夹层之间,将夹层的开口端封闭。当本胶囊在人体的咽喉或肠道中时,在咽喉或肠道的挤压力的作用下,胶囊内的液体受到挤压向另一端流动,挤压端的外层管壁向内缩入形成内层管壁,而另一端的内层管壁向外伸出形成外层管壁。使双层囊体的内、外层管壁得以互换和移动,最终利用胶囊内液体的循环流动,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实现胶囊在咽喉或肠道中的快速移动,因而具有较好的体内运输效果。体内运输效果。体内运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胶囊囊壳、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胶囊囊壳、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软胶囊属于胶囊剂的一种包装方式,它是将液体药物或液固体药物经处理密封于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一种胶囊剂。现有技术中,软胶囊的囊壳通常是使用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辅料单独或混合制成,由于明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使得其在软胶囊制造领域的占比达到了90%。
[0003]目前的软胶囊外型通常为椭圆球体,当吞入人体后,囊壳在咽喉及肠道中的摩擦为滑动摩擦,具有较高运输阻力,从而影响到药物的靶向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如何降低软胶囊在人体咽喉及肠道中的运输阻力,提高药物的靶向治疗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胶囊囊壳、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及制备方法。如果普通的椭圆球体胶囊运输至咽喉或肠道中的狭窄处时,将因为滑动摩擦的阻力太大而难以继续向前运输。当本胶囊位于咽喉或肠道中的狭窄处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内表面与外表面的循环转换,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得以在狭窄处顺利通过。实现胶囊在咽喉或肠道中的快速移动,因而具有较好的体内运输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0006]一种软胶囊囊壳,所述囊壳包括以下成分:明胶、甘油、棕榈油和水,
[0007]各成分重量比为:明胶:甘油:棕榈油:水为1:(0.35~0.40):(0.35~0.40):(1.30~1.35)。
[000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包括填充物和囊壳,所述囊壳为单层空心壳体,所述囊壳沿着中心部分翻折,并形成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双层囊体,所述填充物置于双层囊体的夹层之间,将夹层的开口端封闭。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双层囊体的开口端通过热熔封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为液体填充物。
[00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将明胶、甘油、棕榈油以及水在80℃环境下进行共混,共混的转速为10~100rpm,共混时间为1~30min;
[0013]S2:通过具有管状口模的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柔性单层囊壳,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55~65℃;
[0014]S3:囊壳沿着中心部分翻折,且囊壳的两端首尾封合形成具有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双层囊体,填充物置于双层囊体的夹层之间,对双层囊体的开口端封闭,最终得到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囊壳。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双层囊体的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或许椭圆形。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当本胶囊在人体的咽喉或肠道中时,在咽喉或肠道的挤压力的作用下,胶囊内的液体受到挤压向另一端流动,挤压端的外层管壁向内缩入形成内层管壁,而另一端的内层管壁向外伸出形成外层管壁。使双层囊体的内、外层管壁得以互换和移动,最终利用胶囊内液体的循环流动,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实现胶囊在咽喉或肠道中的快速移动,因而具有较好的体内运输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软胶囊囊壳,包括明胶、甘油、棕榈油、水,按照重量比计算,所述明胶:甘油:棕榈油:水为1:(0.35):(0.40):(1.35)。
[0023]具有实施例1软胶囊囊壳的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将明胶,棕榈油,甘油,水在80℃下进行共混,共混的转速为50rpm,共混时间为5min;
[0025]S2:通过具有管状口模的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柔性单层囊壳,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60℃。
[0026]S3:单层囊壳向外翻折,且囊壳的两端首尾封合形成具有密闭空间的双层囊体,双层囊体的外表面光滑。内容物药液充斥于双层囊体的密闭空间内,对双层囊体进行膨胀,最终得到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囊壳。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软胶囊囊壳,包括明胶、甘油、棕榈油、水,按照重量比计算,所述明胶:甘油:棕榈油:水为1:(0.40):(0.35):(1.30)。
[0029]具有实施例2软胶囊囊壳的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S1:将明胶,棕榈油,甘油,水在80℃下进行共混,共混的转速为20rpm,共混时间为10min;
[0031]S2:通过具有管状口模的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柔性单层囊壳,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62℃。
[0032]S3:单层囊壳向外翻折,且囊壳的两端首尾封合形成具有密闭空间的双层囊体,双层囊体的外表面光滑。内容物药液充斥于双层囊体的密闭空间内,对双层囊体进行膨胀,最终得到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囊壳。
[0033]实施例3
[0034]一种软胶囊囊壳,包括明胶、甘油、棕榈油、水,按照重量比计算,所述明胶:甘油:棕榈油:水为1:(0.38):(0.38):(1.32)。
[0035]具有实施例3软胶囊囊壳的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S1:将明胶,棕榈油,甘油,水在80℃下进行共混,共混的转速为10rpm,共混时间为20min;
[0037]S2:通过具有管状口模的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柔性单层囊壳,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59℃。
[0038]S3:单层囊壳向外翻折,且囊壳的两端首尾封合形成具有密闭空间的双层囊体,双层囊体的外表面光滑。内容物药液充斥于双层囊体的密闭空间内,对双层囊体进行膨胀,最终得到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囊壳。
[0039]对比例1
[0040]囊壳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但用软胶囊机制备成常见的椭圆球体。
[0041]对比例2
[0042]囊壳配方与实施例2相同,但用软胶囊机制备成常见的椭圆球体。
[0043]对比例3
[0044]囊壳配方与实施例3相同,但用软胶囊机制备成常见的椭圆球体。
[0045]在洁净的空白A4纸上,按压0.5N的力按压胶囊的一侧,按压时间为0.2s,测试胶囊沿其纵向在A4纸上的移动距离,数据见表1。
[0046]表1实施例1~3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囊壳的性能
[0047]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移动距离5.3cm4.8cm5.7cm0.1cm0.1cm0.1cm
[0048]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囊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壳包括以下成分:明胶、甘油、棕榈油和水,各成分重量比为:明胶:甘油:棕榈油:水为1:(0.35~0.40):(0.35~0.40):(1.30~1.35)。2.一种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物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壳,所述囊壳为单层空心壳体,所述囊壳沿着中心部分翻折,并形成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双层囊体,所述填充物置于双层囊体的夹层之间,将夹层的开口端封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囊体的开口端通过热熔封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快速移动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液体填充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萌胡溢董爽杨洲吴静张静雯陆郭南路帅航潘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