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08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申请涉及爆破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架,所述底座固定于高炉基座上部与残铁接触处,所述立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立架另一端向远离高炉基座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立架可拆卸连接有挡片,所述底座和立架沿高炉基座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多个立架构成漏斗状。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部分高炉在爆破施工时由于高炉炉体已拆除,破碎后残铁形成飞散物易对周边建筑物以及现场施工的作业人员造成危害的问题。施工的作业人员造成危害的问题。施工的作业人员造成危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爆破防护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冶炼炉炉膛长期对矿物进行煅烧,不可避免的会在炉底堆积形成大量熔渣,高炉在大修、更新时通常采取控制爆破方式将其清除。国内已有相关工程实践可供参考:张光寿等在爆破清理冶炼炉炉膛耐火砖和残铁时分两步进行,炉壁耐火砖采用水平钻孔爆破,炉底残铁和耐火砖采用竖直钻孔;陈德志在清理武钢第二炼钢厂冶炼炉残铁时利用爆破切割技术,将炉内长13m、宽6m的渣铁切割成6块,并由炉口吊出,减少了飞散物对炉壁的冲击;
[0003]以上类似工程均是在炉膛内进行,在炉膛内施工,炉壁可阻挡爆后碎块从基座散落,也能对飞散物损伤周围建筑设施起到阻止作用。而部分高炉在爆破施工时高炉炉体已拆除,圆柱形残铁裸露于8

12m高的高炉基座之上,且高炉一般位于厂区内;残铁密度大,破碎后棱角锋利,若缺少防护装置进行保护阻挡,极易对周边建筑物以及现场施工的作业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解决部分高炉在爆破施工时由于高炉炉体已拆除,破碎后残铁形成飞散物易对周边建筑物以及现场施工的作业人员造成危害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架,所述底座固定于高炉基座上部与残铁接触处,所述立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立架另一端向远离高炉基座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立架可拆卸连接有挡片,所述底座和立架沿高炉基座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多个立架构成漏斗状。
[0006]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成漏斗状的挡片对爆破形成的飞散物起到阻挡作用,由于成漏斗状设置,使得挡片构成的上端的防护面积大于下端,从而提高整体的防护面积;同时设置成漏斗状便于飞散物滑落至底部进行堆积,便于工程后续清理;其次底座与立架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二次回收利用以及拆卸运输;同时通过底座、立架、挡片的构成一个防护模块,采用模块化组装,可根据防护需求适应与不同结构的飞溅物防护,应用范围广。
[0007]进一步,所述立架包括立杆和沿立杆间隔设置的横杆,所述挡片包括柔性胶片以及固定连接在柔性胶片两侧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横杆可拆卸连接。通过两侧的支撑条对挡片起到定型效果,其次采用柔性胶片可消解大部分飞溅物的撞击力,从而减小飞溅物的反弹力,提高飞溅物的防护效果。
[0008]进一步,还包括放置于残铁顶部且可将残铁顶部覆盖的柔性盖片,柔性盖片与立架之间通过钢丝连接。钢丝对柔性盖片形成向下的拉力,使得柔性盖片紧紧覆盖在残铁顶部,起到防飞溅的作用。
[0009]进一步,所述多个立架的横杆两两之间通过钢丝可拆卸连接。通过钢丝两两连接稳固多个立架构成的漏斗形状,保证防护效果。
[0010]进一步,所述立架倾斜角度为10

30
°
。避免倾斜角度过大,使得立架的直线高度降低,从而无法对较高的飞溅物进行防护。
[0011]进一步,所述柔性胶片和柔性盖片均采用废旧轮胎皮制成;柔性胶片和柔性盖片的厚度范围为20

40mm。采用高厚度的柔性胶片和柔性盖片防止被飞散物击穿,可提高飞散物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爆区周边环境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飞散物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立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高炉基座1、立架2、立柱21、横杆22、底板23、底座3、挡片4、支撑条41、柔性盖片5、残铁6。
[0017]待爆破的高炉结构情况如下:
[0018]某钢铁厂高炉技改大修,已拆除高炉炉体,需对高炉基座上部余留残铁进行清除。因残铁体积过大、工期紧张、周边环境复杂、机械破碎困难,决定对残铁在厂房区域内进行爆破拆除。
[0019]预拆除残铁位于10m高的高炉基座之上,为不规则的圆柱形,高约2m,直径约6m,体积约57m3。爆破作业点北侧17m处为矿槽,西侧10m处为中控室,南侧17m处为除尘器卷扬机房,爆区下方垂直距离10m、水平距离2~3m处为输水管道。爆区周边环境示意图见附图1。
[002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2所示;
[0021]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包括底座3、立架2和柔性盖片5,底座3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高炉基座上部与残铁6接触处,立架2下端与底座3通过螺栓连接且立架2上端向远离高炉基座轴线的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为15
°
,立架2螺栓固定有挡片4,底座3和立架2沿高炉基座周向间隔设有多个且使得挡片4两两之间重叠贴触,从而令挡片4之间不留缝隙,多个立架2合围成漏斗状;本实施例优选12个底座3和立架2;柔性盖片5放置于圆柱形残铁6顶部且将残铁6顶部完全覆盖。
[0022]如图3所示,立架2包括立杆,以及与立柱21呈十字交叉焊接的横杆22,立杆与底座3连接的一端焊接有底板23,底板23通过螺栓与底座3固定,底板23与底座3之间的夹角为75
°
,即使得立架2向外倾斜15
°
;横杆22沿立柱2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4条,其中两条横杆22分别位于立柱21的两个端部,多个立柱21中部的横杆22两两之间通过钢丝连接固定;立杆高度不低于待拆的圆柱形残铁6高度,因此本实施例立柱21高度大于2m,优选为2.8m;挡片4包括柔性胶片以及螺栓连接在柔性胶片两侧的支撑条41,支撑条41与立柱21两端的横杆22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在支撑条41与横杆22的支撑下柔性胶的四边被定型不容易因受到飞散物撞击而导致边缘变形出现缺口,影响飞散物的防护效果。
[0023]柔性盖片5为圆形,柔性盖片5在距离圆周5cm处设有待金属边的连接孔,连接孔沿周向均匀设有6个,柔性盖片5通过钢丝与立柱21的立杆下端连接,钢丝连接在连接孔处,圆柱性残铁6横截面积为S=3*3*π≈28.86m2,因此本实施例柔性盖片5面面积大于30m2,优选为33m2。
[0024]柔性胶片和柔性盖片5均采用废旧轮胎皮交叉编程而成,采用废旧轮胎皮交叉编制方式使得柔性胶片和柔性盖片5中具有间隙,从而使得柔性胶片和柔性盖片5具有透气性;柔性胶片厚度为20mm,柔性盖片5厚度为35mm。采用高厚度的柔性胶片和柔性盖片5防止被飞散物击穿,可提高飞散物的防护效果。
[0025]使用时,先将底座3与高炉基座连接,然后将底板23与底座3通过螺栓固定,其次将挡片4的支撑条与立架2的横杆22通过螺栓固定,然后将柔性盖片5放置于圆柱形残铁6顶部且将残铁6顶部覆盖,最后通过钢丝将连接孔与立架2上端连接;从而使得钢丝对柔性盖片5形成向下的拉力,使得柔性盖片5紧紧覆盖在残铁6顶部,起到防飞溅的作用;由于立杆高于圆柱形残塔,当爆破时未被柔性盖片5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立架,所述底座固定于高炉基座上部与残铁接触处,所述立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立架另一端向远离高炉基座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立架可拆卸连接有挡片,所述底座和立架沿高炉基座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多个立架构成漏斗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包括立杆和沿立杆间隔设置的横杆,所述挡片包括柔性胶片以及固定连接在柔性胶片两侧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横杆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爆破用飞散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于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余中郭锐张万斌牛犇崔晋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开源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