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796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软塑、流塑地层中采用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技术领域,步骤如下:塌孔后采取钻孔内抛填建渣砖块,利用旋挖钻头携带干水泥、建渣混合料运送至孔底的塌陷部位,先锥筒钻斗在孔底静压抛填的建渣砖块,然后锥筒钻斗反向旋转、将砖块挤压、旋扩至软塑层塌孔孔壁,最后锥筒钻斗触底打开阀门,提升2米,正向旋转将钻筒内的混合料排泄出,钻筒在孔底塌孔部位反复升降、反向旋转,将建渣砖块+干水泥填料扩挤、填充至软塑、流塑层孔壁,使其在塌孔部位形成一层建渣、水泥混合泥浆护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的砖混护壁后可有效抵抗可塑、流塑性土层对孔壁形成的侧压力。流塑性土层对孔壁形成的侧压力。流塑性土层对孔壁形成的侧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中桩基础
,具体涉及一种在流塑、软塑地基中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桩基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在钻机钻进时遇到厚度较大的软塑、流塑状淤泥层,常规做法就是延伸护筒,或加大泥浆稠度、提高泥浆的比重以及添加水泥等做法,当遇到大面积的高灵敏土和液化土质互层交错、同场并存等复杂地基时,水泥用量无疑会大幅增加,且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还需采取桩点周边注浆等额外措施,这都会导致工程费用增加,目前,该类问题仍旧是行业界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方法,在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中遇到大面积的高灵敏土和液化土质互层交错、同场并存等复杂地基时可有效解决该类难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灌注桩泥浆孔中抛填粒径≤240mm的建渣砖块到孔底,抛填厚度为2~3m;第二步,桩点附近设置拌合取料钻孔;孔内拌制质量比为1:1的建渣、干水泥混合填料,建渣最大粒径≤120mm;第三步,采用双层底锥筒钻斗,从取料孔正钻,装取建渣、干水泥混合填料;第四步,关好阀门后利用钻杆和锥筒钻斗迅速将混合填料送至泥浆孔内的塌孔部位;第五步,用锥筒钻斗在孔底挤压抛填的建渣砖块,然后锥桶钻斗反向旋转、将砖块挤压、旋扩至软塑、流塑层形成孔壁;第六步,锥筒钻斗触底正转,打开阀门后提升2米继续匀速正转,利用重力将钻斗内建渣、干水泥混合填料排出;第七步,旋挖钻头反向旋转,在塌孔部位反复升降,将混合填料均匀扩挤、填充至孔壁;第八步,静置72小时后继续钻孔施工,如在下方再次塌孔,重复以上步骤。
[0005]所述灌注桩泥浆孔的塌孔部位深度大于6m。
[0006]所述取料钻孔的直径与灌注桩直径相同,深度不超过3m,钻成孔后,下设护筒,孔底铺设一层建渣。
[0007]所述抛填的建渣砖块的抛填量按塌方范围计算,且最大厚度不超过3米。
[0008]所述混合填料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2.5;每次拌料量为取料钻孔体
积的3/4位置。
[0009]所述锥筒钻斗运送混合填料的时间控制在3min之内。
[0010]在反向旋转形成砖混护壁时,所述旋挖钻头的升降幅度控制在3m内。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 在地基中存在大厚度的流塑层或大面积的高灵敏土和液化土质互层交错、同场并存等复杂地基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施工速度块、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0012]2. 在泥浆护壁灌注桩中处理大面积桩点塌孔时能节约大量水泥。
[0013]3. 本专利技术中的砖混填充材料能有效改良流塑、软塑层地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孔口抛填建渣砖块示意图;图2为钻头运送混合料示意图;图3为钻头利用重力将混合料排出示意图;图4为钻筒反复升降后形成砖混水泥、泥浆护壁示意图;其中:1灌注桩孔口抛填建渣砖块;2

锥筒钻斗;2.1

钻斗阀门;3

混合填料;4

砖混水泥、泥浆护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所示,一种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步骤:1、设置取料孔在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前,可在泥浆池附近采用旋挖钻就近钻孔,直径与工程桩相等,深度不宜超过三米,钻成孔后下设护筒,孔底部铺设一层建渣。
[0017]2、配比桩孔内建渣材料采用标号42.5级的普通硅酸盐干水泥和、粒径≤120mm的建渣作为填充材料,建渣和干水泥按质量比1:1配比,拌合时,每次拌料量为该料孔体积的3/4位置。
[0018]3、判断塌孔部位当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时出现进度缓慢,出渣量明显增大时,立即停止施工,关停泥浆循环泵,并对照地勘资料的流塑层标尺判断塌孔位置。
[0019]4、抛填建渣砖块在灌注桩泥浆孔中抛填粒径≤240mm的建渣砖块到孔底,抛填厚度为2~3米。
[0020]5、装取建渣、干水泥混合填料从钻孔中提升锥筒钻斗,打开钻头阀门后在取料孔中正转,将拌合好的建渣、干水泥填料装入钻筒,然后反转关好阀门。
[0021]6、运送混合填料利用钻杆和锥筒钻斗快速将填充材料送至泥浆孔内的塌孔部位,时间控制在3min之内,转筒触底正转,将钻头的两侧阀门打开,然后提升钻头少许后匀速正转,利用重力将钻头中的混合填料倾泻至钻头周边。
[0022]7、形成砖混水泥、泥浆护壁
钻筒在底部反复升降、反向匀速旋转20分钟,将填充材料均匀扩挤、填充至孔壁,钻筒的升降幅度应控制在3米以内;7、间隔时间待砖混水泥、泥浆护壁稳固后,将钻头提出,依据地下温度低和水泥稀释度等特征,应待其凝固不少于72小时后方可重新钻进,在此期间严禁在相邻桩点钻孔施工。
[0023]8、连续施工处理好的砖混水泥、泥浆护壁凝固时间达到以后,启动钻机继续钻进,当软塑、流塑层厚度较大,该孔下部再遇塌孔,可重复以上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灌注桩泥浆孔中抛填粒径≤240mm的建渣砖块到塌陷部位,抛填厚度为2~3m;第二步,桩点附近设置拌合取料钻孔;孔内拌制质量比为1:1的建渣、干水泥混合填料,建渣最大粒径≤120mm;第三步,采用双层底锥筒钻斗,从取料孔正钻,装取建渣、干水泥混合填料;第四步,关好阀门后利用钻杆和锥筒钻斗迅速将混合填料送至泥浆孔内的塌孔部位;第五步,用锥筒钻斗在孔底挤压抛填的建渣砖块,然后锥桶钻斗反向旋转、将砖块挤压、旋扩至软塑、流塑层形成孔壁;第六步,锥筒钻斗触底正转,打开阀门后提升2米继续匀速正转,利用重力将钻斗内建渣、干水泥混合填料排出;第七步,旋挖钻头反向旋转,在塌孔部位反复升降,将混合填料均匀扩挤、填充至孔壁;第八步,静置72小时后继续钻孔施工,如在下方再次塌孔,重复以上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渣砖块+干水泥、泥浆护壁的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东郭伟林刘克祥崔宝峰杨霖侯春泉李继兵李维清张洁玙王为家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