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70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敞口的电解槽,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电解槽内部连通的注水管和出水管,电解槽的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电解组件。该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通过对分解后的水源进行超氧工艺结合纳米投射处理,显著增加了超氧在水中的单位浓度和持续时间,强力灭杀水中的细菌,强力打散和打断已形成水垢中的由细菌分泌物形成的黏泥,让疏松后失去粘结力的水垢,便于后续的冲击脱落,显著增加超氧的单位浓度,延长电化学阴极板结垢的时间,加速氯离子转换成氯气的效率,以及加速氯气逸出水体的速度。以及加速氯气逸出水体的速度。以及加速氯气逸出水体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工业冷却上,单个水系统小则几千吨小时,大的时候有几万吨小时,工业冷却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70%以上,工业用水占比国家用水总量的90%以上,我国水资源匮乏,所以谈节水不能离开循环冷却水,大幅度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少排水甚至做到“近零排放”是政策导向和水处理科技发展的目标。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大力提倡中水回用,中水处理后,回用到循环水上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趋势。由于中水即使处理过后,大多存在着TDS,氯离子,硬度,碱度,以及COD,BOD,和各种有机物等指标远超地表水,市政自来水等新鲜用水,因此给循环冷却水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工业企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所处的地域不同,气候不同,补水条件不同,实际使用工况不同,这都决定了工业冷却水系统运行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问题。当前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治理上,使用单一的工艺手段,比如电化学,化学药剂,电子处理器,超声波,臭氧氧化,紫外线等,就像西医一样,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对于解决整体疾病,就差的很远了。比如现在循环水设备,是采用电化学除垢设备,强化了阴极板除垢效果,在杀菌灭藻上,大多时候就效率很低,同时在阻垢功能上也效果差强人意。比如臭氧循环水处理设备,也论述了臭氧氧化技术可以用在循环水上,国外也都有过相关文献研究,研究中提到臭氧阻垢作用,可以在TDS≤1700毫克升,硬度≤724毫克升的工况下,有效的阻止水体结垢。但在我国的工业实践中,很多地区新鲜补充水的TDS指标>500毫克升以上,硬度>300毫克升以上,更不用说在中水回用之后,补充水水质指标会更高,当前国家政策引导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尽量做到4~6倍甚至更高要求下,臭氧氧化的阻垢也失去了作用。当前循环冷却水的管理上亟需一种新的技术能够适应这种新的工况,能够从整体上来解决循环水系统这种综合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通过对分解后的水源进行超氧工艺结合纳米投射处理,显著增加了超氧在水中的单位浓度和持续时间,强力灭杀水中的细菌,而且通过纳米投射处理,显著增加了超氧的单位浓度,延长电化学阴极板结垢的时间,加速氯离子转换成氯气的效率,加速氯气逸出水体的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氯离子进行处理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敞口的电解槽,所述壳体的背
面固定连接有与电解槽内部连通的注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电解槽的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电解组件,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出管,且排出管的一端通过增压泵与电解槽的内部连接,所述排出管分别设置有文丘里管和打散组件,所述排出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高压电离仪器,所述高压电离仪器通过进气管与文丘里管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控制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高压电离仪器连接的注气管,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淀组件,所述电解槽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污管,且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沉淀组件的内部连接,所述壳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电解槽内部连通的导出框,所述导出框和排污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铰接有门板,开口的底部设置有楼梯架,所述壳体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挂耳,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箱。
[0008]优选的,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入电解槽内部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极板,若干个电极板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刮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刮板上下驱动的驱动件,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置为V形状。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通过支架固定于盖板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底端转动于盖板的顶部,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块,两个所述顶块的底部均延伸至盖板的底部,两个所述顶块的底部均固定于刮板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打散组件包括固定于排出管上的套筒,且套筒的内部与排出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套筒的内部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组旋转扇叶,所述文丘里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进气管上的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部与进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活动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出气口连通的锥形状的环形块,所述活动框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入环形块内部的锥形活塞,所述活动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移动板上下调节的调节件。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移动板底部的第一倾斜块以及滑动于活动框内壁底部的第二倾斜块,所述第一倾斜块和第二倾斜块的倾斜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第二倾斜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沉淀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底部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沉淀区、第二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沉淀区的内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的抽取端通过管线分别与第一沉淀区和第二沉淀区的内部连接,所述沉淀池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清水区内部连接的引出管。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解槽的设置,可以对污水进行分解,电化学设备阳极附近发生强氧化反应,产生羟自由基、氧自由基氯自由基、臭氧等强氧化物质具有非常好的杀菌效果,
在电化学设备阴极附近发生还原反应,使钙离子、镁离子等以固体的形式析出,降低水质硬度、碱度,起到除垢效果,通过在对分解后的水源进行超氧工艺结合纳米投射处理,显著增加了超氧在水中的单位浓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强力灭杀水中的细菌,氧化去除循环水中的COD、BOD、氨氮、总磷,强力打散和打断已形成水垢中的由细菌分泌物形成的黏泥,让疏松后失去粘结力的水垢,在水流的冲击下,变得极易脱落、易于去除,而且通过纳米投射的设置,起到了类似催化剂的作用,显著增加超氧的单位浓度,延长电化学阴极板结垢的时间,加速氯离子转换成氯气的效率,加速氯气逸出水体的速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件的设置,可以对移动板上下调节,而移动板上下的调节,即可控制锥形活塞上下驱动,通过锥形活塞向上的运动,即可以插入环形块的内部,形成堵塞,通过调节锥形活塞插入环形块内部的深度,即可实现臭氧流通量的控制,满足不同实际情况的臭氧投射工作,提高其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敞口的电解槽(2),所述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电解槽(2)内部连通的注水管(3)和出水管(22),所述电解槽(2)的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电解组件(4),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出管(5),且排出管(5)的一端通过增压泵(23)与电解槽(2)的内部连接,所述排出管(5)分别设置有文丘里管(6)和打散组件(7),所述排出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高压电离仪器(8),所述高压电离仪器(8)通过进气管(9)与文丘里管(6)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9)上设置有用于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控制组件(10),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高压电离仪器(8)连接的注气管(11),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淀组件(12),所述电解槽(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污管(13),且排污管(13)的另一端与沉淀组件(12)的内部连接,所述壳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电解槽(2)内部连通的导出框(14),所述导出框(14)和排污管(13)上均设置有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正面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铰接有门板(15),开口的底部设置有楼梯架(16),所述壳体(1)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挂耳(17),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箱(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组件(4)包括盖板(41),所述盖板(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入电解槽(2)内部的密封板(42),所述密封板(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极板(43),若干个电极板(43)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刮板(44),所述盖板(4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刮板(44)上下驱动的驱动件,所述电解槽(2)的底部设置为V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纳米投射电化学耦合工艺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通过支架固定于盖板(41)顶部的电机(45),所述电机(4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46),且丝杆(46)的底端转动于盖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菡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