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43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涉及视力恢复器械领域,包括设置于视力恢复仪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的固定带,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开设于视力恢复仪本体上的收纳室、连通收纳室用于固定带通过的固定带通道、设置在收纳室内的连接轴、连接于连接轴上的弹力机构及设置在固定带通道内用于对固定带长度进行锁定的锁止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固定带与穿戴者头部的充分接触,并且固定带对头部尤其是后脑部分提供充分的束缚作用力,显著提升了束缚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现有市场上成熟的弹力机构作为主要构件,大大降低了成本。大大降低了成本。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视力恢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视力恢复是指合理的有针对性地对近视的使用者进行眼部周围肌肉的锻炼,进而刺激视神经细胞的增长、改变眼角膜的曲率,使得受损的视力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过程。
[0003]现有的视力恢复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头型大小进行调节治疗仪的固定带,即在佩戴时为了佩戴效果紧固去调整固定带的长短以达到调整松紧目的,因限于不同人群的头围的大小不同,效果却并不理想。专利号为202122015045.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该结构通过收缩组件实现头部束缚的松紧,通过束缚带(固定带)的输出长短及定位实现稳定佩戴。该结构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效果不算太好,原因在于改进的视力恢复仪束缚带设置在托架末端部,并且在束缚带与恢复仪本体之间设置耳机,这种结构将束缚带的束缚作用大大削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用依托托架束缚效果佳的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视力恢复仪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的固定带,
[0006]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开设于视力恢复仪本体上的收纳室、连通收纳室用于固定带通过的固定带通道、设置在收纳室内的连接轴、连接于连接轴上的弹力机构及设置在固定带通道内用于对固定带长度进行锁定的锁止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力机构为卷簧;所述连接轴的上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卷簧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槽内、另一端连接收纳室的侧壁。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包括开设在固定带通道一侧的滑槽及限位于滑槽内在锁止固定带的第一位置及释放固定带的第二位置滑动的滑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通道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背离收纳室一侧高度逐渐变高;
[0010]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及连接滑块本体的施力部,所述滑块本体正对限位块且朝向收纳室一侧高度逐渐变高。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视力恢复仪本体上的浮动眼槽,所述浮动眼槽设置在镜筒外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浮动眼槽包括眼槽本体及连接在眼槽本体底部的球形连接部;
[0013]所述镜筒的上下位置的视力恢复仪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球形连接部连接的腰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眼槽本体包括与眼眶适配的椭圆形眼槽部,所述眼槽部的底面开
设镜筒穿过孔,所述眼槽部外侧设置有用于贴合外侧的延伸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球形连接部设置在镜筒穿过孔的上部及下部,所述球形连接部连接于腰孔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视力恢复仪本体上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两相对侧壁设置固定柱,所述固定带的一端部连接固定柱。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带上的垫片,所述垫片长度大于视力恢复仪本体两镜筒之间距离。
[0018]该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及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直接通过上述两连接机构实现与视力恢复仪本体的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实现固定带的长度的调节,以及通过锁止件实现固定带长度的固定。本技术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舍弃托架的结构与设置在视力恢复仪本体上的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连接,实现固定带与穿戴者头部的充分接触,并且固定带对头部尤其是后脑部分提供充分的束缚作用力,显著提升了束缚效果。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现有市场上成熟的弹力机构作为主要构件,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的侧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去除一镜筒及浮动眼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连接机构处的剖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浮动眼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浮动眼槽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视力恢复仪本体;11、腰孔;12、收纳槽;2、第二连接机构;21、连接轴;22、卷簧;3、固定带;4、收纳室;5、固定带通道;51、限位块;6、镜筒;7、锁止件;71、滑块;711、滑块本体;712、施力部;713、滑槽;8、浮动眼槽;81、眼槽本体;82、球形连接部;83、镜筒穿过孔;84、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

7所示,该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视力恢复仪本体1两侧的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2的固定带3,
[0031]第二连接机构2包括开设于视力恢复仪本体1上的收纳室4、连通收纳室4用于固定带3通过的固定带通道5、设置在收纳室4内的连接轴21、连接于连接轴21上的弹力机构及设置在固定带通道5内用于对固定带3长度进行锁定的锁止件7。
[0032]该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2及固定带3,固定带3的两端直接通过上述两连接机构实现与视力恢复仪本体1的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实现固定带3的长度的调节,以及通过锁止件7实现固定带3长度的固定。本技术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舍弃托架的结构与设置在视力恢复仪本体1上的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2连接,实现固定带3与穿戴者头部的充分接触,并且固定带3对头部尤其是后脑部分提供充分的束缚作用力,显著提升了束缚效果。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现有市场上成熟的弹力机构作为主要构件,大大降低了成本。
[0033]弹力机构为卷簧22;连接轴21的上部开设有固定槽,卷簧22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槽内、另一端连接收纳室4的侧壁。本实施例中,收纳室4内顶面设置连接凸起,卷簧22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凸起上,在使用时,通过拉动固定带3使得卷簧22获得恢复力,在达到预设长度后通过锁止件7进行锁止;在使用完毕后,通过锁止件7对固定带3释放,固定带3在恢复力作用下被收卷。
[0034]该锁止件7包括开设在固定带通道5一侧的滑槽713及限位于滑槽713内在锁止固定带3的第一位置及释放固定带3的第二位置滑动的滑块71。本实施例中,锁止件7为滑动设置在滑槽713内,通过滑动位置的不同实现对固定带3的释放或锁止,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锁止件7还可为其他结果如
技术介绍
披露的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包括设置于视力恢复仪本体(1)两侧的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2)的固定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2)包括开设于视力恢复仪本体(1)上的收纳室(4)、连通收纳室(4)用于固定带(3)通过的固定带通道(5)、设置在收纳室(4)内的连接轴(21)、连接于连接轴(21)上的弹力机构及设置在固定带通道(5)内用于对固定带(3)长度进行锁定的锁止件(7);所述弹力机构为卷簧(22);所述连接轴(21)的上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卷簧(22)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槽内、另一端连接收纳室(4)的侧壁;所述锁止件(7)包括开设在固定带通道(5)一侧的滑槽(713)及限位于滑槽(713)内在锁止固定带(3)的第一位置及释放固定带(3)的第二位置滑动的滑块(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通道(5)内设置有限位块(51),所述限位块(51)背离收纳室(4)一侧高度逐渐变高;所述滑块(71)包括滑块本体(711)及连接滑块本体(711)的施力部(712),所述滑块本体(711)正对限位块(51)且朝向收纳室(4)一侧高度逐渐变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恢复仪伸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视力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炎军王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世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