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负压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36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乳腺负压引流器,外壳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口,进液管的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与引流管的一端连接,外壳的下方安装液体容器,外壳通过出液口与液体容器内腔连通,负压泵安装在外壳外侧,负压泵与外壳之间通过负压导管连通,外壳的顶部螺纹设置有螺杆,螺杆位于外壳外部的一端设有手轮,位于外壳内部的一端设有塞子,塞子能够插入到出液口内将出液口堵塞,也可以从出液口内抽出将出液口打开;液体容器的外侧下方安装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乳腺负压引流器,当积液在液体容器内累积到一定量以后,无需医护人员停机进行处理,患者或家属就可以进行操作,将液体容器内的积液清理出,以维持乳腺负压引流器的持续抽吸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负压引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乳腺负压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乳腺外科引流手术,作为外科手术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手术手段,在乳腺炎等一些乳腺外科疾病的治疗上经常作为一种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在临床手术上,先对病人进行切开引流或者穿刺引流,再将患者的乳腺部位积聚的脓、血、液体引导至体外,在患者的伤口好转之后,再进行手术。引流一般分为穿刺引流和切口引流,而穿刺引流由于创伤小,痛苦小,对皮肤外观影响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穿刺引流是指在辅助检查的指引下,用注射器或者是穿刺针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抽吸治疗。一般多用于冷脓肿,即不发生红肿的脓肿,脓腔多位于患者的胸部内部。如果乳房局部的创伤较小,位置较表浅,局部可能不会有渗出液,术后一般不需要引流,但是针对比较大的良性肿瘤,比如患者乳房的良性肿瘤大小在7

8cm,甚至10cm时,一般在良性乳腺术后,医生需给患者进行引流以防止积液,促进局部愈合恢复,在术后需放置引流管2

4天,直到引流液明显减少或消失,医生再将患者的引流管进行拔除。另外,乳腺切除术等乳腺手术也会导致胸腔积液的形成,即术后积液。这些积液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使患者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手术。因此,对于乳腺手术患者而言,对各种积液渗出液进行引流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0003]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抽吸装置,随着抽吸的持续进行,积液持续流入积液容器中,随着积液的累积,容器内可存储积液的空间越来越少,当积液累积的量达到积液容器容量的三分之二以后,就需要对积液进行处理,对积液容器进行排空,这时就需要将负压抽吸装置停止,然后由医护人员处理后,再重新启动,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抽吸装置在对积液进行抽吸时,当积液在积液容器内累积到一定量以后,需要医护人员停机对积液进行处理,处理完毕以后再重新开启负压抽吸装置,导致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停机即可对积液进行处理,且患者或患者家属即可操作的乳腺负压引流器。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乳腺负压引流器,包括外壳、液体容器、负压泵和引流管;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口,所述进液管的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的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液体容器实现内腔连通,所述负压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负压泵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负压导管连通,所述外壳的顶部螺纹设置有竖直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一端设有手轮,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设有塞子,所述塞子能够插入到所述出液口内将所述出液口堵塞,也可以从所述出液口内抽出将所述出液口打开;所述液体容器的外侧下方安装有带机械阀门的排液管。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
槽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旋盖,所述旋盖的中心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放置有取样袋,所述取样袋连接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的自由端从所述圆孔处穿出,且所述取样管的自由端一体连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能够套插在所述排液管的出口处。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体容器的外侧固定有卡扣,所述取样管能够卡在所述卡扣内。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体容器为透明的塑料或玻璃材质,外侧设置有用于指示容量的刻度值。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封闭,所述进液管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上,所述螺杆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上。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包括伸缩挠性部、套管部、对接部和密封胶圈;所述伸缩挠性部能够伸缩且定型,所述伸缩挠性部的一端一体连通所述套管部,所述伸缩挠性部的另一端一体连通所述对接部,所述对接部末端口径逐渐减小,在所述对接部的外缘固定有所述密封胶圈。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外侧固定有支撑座,所述负压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上方。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的中心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避震器,所述避震器的自由端之间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中心固定有外螺纹柱,所述负压泵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内螺纹插槽,所述负压泵通过所述内螺纹插槽螺纹套接在外螺纹柱上。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螺纹套设在所述螺杆的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部分上,且具有朝向所述外壳一侧的锥形;所述外壳的用于安装所述螺杆的位置,绕所述螺杆一周设有柔性包裹结构;所述螺杆螺旋转动至目标位置后,所述密封螺母在所述螺杆上向下旋转,所述锥形从所述柔性包裹结构的外侧向下移动,并向着所述螺杆的方向挤压所述柔性包裹结构,使所述柔性包裹结构挤压在所述螺杆外周,起到密封作用。
[001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的乳腺负压引流器,正常抽液时,旋转手轮,带动螺杆向上移动,使塞子脱离出液口,出液口处于打开状态,启动负压泵,负压导管与外壳内部导通,此时液体容器的内部呈负压状态,利用引流管抽吸积液,进入进液管,落入外壳内部后,通过出液口进入液体容器内;
[0016]当液体容器内部的液体量占液体容器内部容积的三分之二后,如果此时依然需要持续进行抽液,则旋转手轮带动螺杆向下移动,使塞子进入出液口内,将出液口封闭,此时抽取的积液进入外壳内部,然后打开排液管上的机械阀门,将积液排出,腾出液体容器的空间;排出积液后,关闭阀门,旋转手轮,以使得塞子再次脱离出液口,暂存在外壳内的积液顺着出液口进入液体容器内,恢复正常的持续抽液;
[0017]本技术的乳腺负压引流器,当积液在液体容器内累积到一定量以后,无需医护人员停机进行处理,患者或家属就可以进行操作,将液体容器内的积液清理出,以维持乳腺负压引流器的持续抽吸工作。
[0018]2.本技术的乳腺负压引流器,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依靠波纹管的设计具有可弯曲性,可以根据手术区域的特殊情况进行弯曲定型固定处理,避免了过度牵拉肌肉和组织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0020]图1为本技术乳腺负压引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乳腺负压引流器正常抽液时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积液取样/排液时的剖视图。
[0024]图5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外壳;2、液体容器;201、外螺纹管;202、排液管;3、负压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负压引流器,包括外壳(1)、液体容器(2)、负压泵(3)和引流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进液管(6)和出液口(13),所述进液管(6)的位于所述外壳(1)外部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引流管(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壳(1)的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所述液体容器(2),所述外壳(1)通过所述出液口(13)与所述液体容器(2)实现内腔连通,所述负压泵(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外侧,所述负压泵(3)与所述外壳(1)之间通过负压导管(301)连通,所述外壳(1)的顶部螺纹设置有竖直的螺杆(1302),所述螺杆(1302)位于所述外壳(1)外部的一端设有手轮(1303),所述螺杆(1302)位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端设有塞子(1301),所述塞子(1301)能够插入到所述出液口(13)内将所述出液口(13)堵塞,也可以从所述出液口(13)内抽出将所述出液口(13)打开;所述液体容器(2)的外侧下方安装有带机械阀门的排液管(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2)的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旋盖(12),所述旋盖(12)的中心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凹槽(9)内部放置有取样袋(10),所述取样袋(10)连接有取样管(11),所述取样管(11)的自由端从所述圆孔处穿出,且所述取样管(11)的自由端一体连通设置有套管(1101),所述套管(1101)能够套插在所述排液管(202)的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2)的外侧固定有卡扣,所述取样管(11)能够卡在所述卡扣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2)为透明的塑料或玻璃材质,外侧设置有用于指示容量的刻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口处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飙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