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及射频手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717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及射频手术系统。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包括手柄、导管以及工作电极,其中导管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工作电极连接,导管开设有贯穿自身两端的引流通道,所述工作电极包括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一侧的第一电极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件另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件分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所述支撑件开设有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的引流口。上述双极射频手术器械能通过引流通道将血水及微小组织排出体外避免了血水及微小组织阻挡医生视野,保证了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的安全顺利进行。的安全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及射频手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及射频手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射频手术器械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微创外科的发展,改革并创新了多种临床微创外科手术方式,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操作难度,同时也减轻了病患的痛苦。射频手术器械主要功能包括切割、消融和凝血,用于清除病灶组织,同时保持正常组织的活性。
[0003]然而在临床外科手术时,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在清除病灶组织过程中,病灶区域会产生部分血水及漂浮部分微小组织,导致医生通过内窥镜观察的视野变差,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清除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水以及细小组织,以提高医生视野问题,提供一种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及射频手术系统。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包括手柄、导管以及工作电极,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电极连接,所述导管开设有贯穿自身两端的引流通道,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手柄电性连接,所述工作电极开设有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的引流口,所述工作电极包括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一侧的第一电极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件另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件分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所述支撑件开设有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的引流口。
[0007]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连接板分隔为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第一安装位以及所述分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安装位以及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和/或,
[0009]所述工作电极整体呈圆柱体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连接板以及分隔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相对设置并均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并且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引流口,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并分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还设有贯穿自身两端的第一导线通道以及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穿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导线通道穿设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通道与所述第二导线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引
流通道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线通道与所述引流通道之间形成有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所述第二导线通道与所述引流通道之间形成有第二分隔壁,所述第二分隔壁与所述第二立板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设有用于电连接至主机的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一导线以及所述第二导线电性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极射频手术器械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套设在所述导管外并与所述手柄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靠近所述工作电极的一端形成喇叭状的扩口结构。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极射频手术器械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并连通至所述引流通道,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抽吸装置。
[001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射频手术系统,包括主机、抽吸装置以及上述的双极射频手术器械,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手柄与所述工作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抽吸装置通过所述手柄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抽吸装置用于向所述导管提供负压。
[0018]上述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在临床使用时可通过手柄连接至主机以及抽吸装置,通过主机向工作电极提供电信号,能使得工作电极产生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从而使得工作电极周围组织振荡摩擦产热直接损毁病灶组织,进而实现对病灶组织进行切割、消融及止血治疗。在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对病灶组织进行清除的同时,通过抽吸装置向导管的引流通道提供负压,从而使病灶区域产生的血水及微小组织能通过引流口进入引流通道,并经由引流通道排出体外,从而避免了血水及微小组织阻挡医生视野,保证了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在导管的一端连接支撑件,并且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固定在支撑件的两侧,从而起到了稳定支撑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作用,避免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工作中发生位移。并且通过将引流口开设在支撑件上,避免了支撑件堵塞引流通道。并且通过支撑件分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能避免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发生短路。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一实施例的双极射频手术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所示的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图1中所示双极射频手术器械的横截图;
[0024]图4为图1中所示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所示的B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6为图1中所示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在又一视角下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7为图6中所示的C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手柄;11、引流管;12、线缆;20、导管;21、引流通道;22、第一导线通道;221、第一导线;222、第一分隔壁;23、第二导线通道;231、第二导线;232、第二分隔壁;30、工作电极;31、支撑件;311、引流口;312、第一立板;313、第二立板;314、连接板;315、分隔板;322、第一电极;323、第二电极;40、支撑管;41、扩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具体地,参见图1到图7,一实施例的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包括手柄10、导管20以及工作电极30,其中导管20的一端与手柄10连接,导管20的另一端与工作电极30连接,导管20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包括手柄、导管以及工作电极,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电极连接,所述导管开设有贯穿自身两端的引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包括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一侧的第一电极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件另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件分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所述支撑件开设有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的引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连接板以及分隔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相对设置并均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并且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引流口,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并分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连接板分隔为第一安装位与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安装位以及所述分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安装位以及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和/或,所述工作电极整体呈圆柱体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射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还设有贯穿自身两端的第一导线通道以及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穿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李自力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