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10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属于接地模块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一侧连通有进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扇叶、连接套、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转动,对原料进行混合制备,通过扇叶会对外部空气进行抽取,滤网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加热器加热后,再通过输风管、固定套、第一内腔和单向出风口喷出,在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搅拌的同时对原料进行辅助针对性烘干,防止其原料因湿润产生结块现象,同时防止其原料各粒度之间缝隙较小,导致对其烘干效果造成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烘干效率和使用性能。高了装置的烘干效率和使用性能。高了装置的烘干效率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接地模块制备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日趋增强,能源分布与存在需求的逆向性使得资源需进行大规模优化配置,促使长距离高压直流输电发展出现新的趋势,目前我国已建设多项HVDC项目。截止2020年,全国建成高压直流输电工程38项,输电容量1.91亿千瓦。我国大规模原油、成品油以及天然气长输管道分布广泛,截止2020年,全国油气输送管道总长度达15万公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与油气管道不可避免地存在交叉或近距离平行,基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其接地极对附近金属构筑物特别是油气管道会产生一定的直流干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与油气输送管道在多个区域形成共用走廊,使得直流输电工程对附近埋地金属管道的电磁干扰影响日益突出,尤其在接地极单极大地运行时会在管道上产生较高幅值的干扰电位,可能会给管道带来人员触电、设备烧损、管体腐蚀、氢脆等安全风险。
[0003]一般直流干扰的缓解方法有排流保护、跨接保护、阴极保护等,我国颁布的直流干扰防护标准GB 50991

2014提出了多种缓解措施。某些严重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干扰的范围广、入地电流大,远超一般直流干扰的水平,应对直流入地电流影响的电网侧和管道侧综合防护措施还缺乏统一的解决措施。目前,针对邻近高压直流接地极的一些埋地油气管道均需要进行排流,其中,采用接地泄流模块是最为常用的解决方案。<br/>[0004]在对埋地管道接地泄流模块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先需对导电微粒体(一般包括石墨微片、膨润土、金属短纤维、短碳纤维等导电微粒)等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由于导电微粒自身粒度较小,在其储存过程中容易因潮湿出现导电微粒结团现象,导致对装置的搅拌混合均匀性造成影响,且由于导电微粒各粒度之间缝隙较小,导致对装置的烘干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对装置的制备效率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埋地管道接地泄流模块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先需对导电微粒体等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由于导电微粒自身粒度较小,在其储存过程中容易因潮湿出现导电微粒结团现象,导致对装置的搅拌混合均匀性造成影响,且由于导电微粒各粒度之间缝隙较小,导致对装置的烘干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对装置制备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连通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与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
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固定箱的内部后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后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周侧呈线性分布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清洁组件,所述辅助清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辅助烘干组件,所述辅助烘干组件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所述辅助烘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破碎组件;
[0008]所述辅助烘干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轴的外周侧,且隔板固定连接在固定箱的内部顶侧,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周侧,所述扇叶的外周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固定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两侧均连通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的另一端设置并连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轴的外周侧,且固定套的底部与固定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转轴、连接套、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相接处均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一侧连通有多个单向出风口,单向出风口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上。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加热器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盖板开设的第一通孔内,且滤网通过螺钉与滤网固定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凸轮转动以带动滑动块移动,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气气囊,所述储气气囊的另一侧与固定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气气囊的一侧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内设置有延伸至进料口内部的破碎块,输气管通过连接块驱动破碎块移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固定箱和进料口之间,且连接块的一侧与固定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与输气管相连通,所述输气管通过所述充气气囊驱动所述破碎块移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充气气囊远离输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料口的内部后固定连接有破碎块,所述破碎块和连接杆均滑动连接在进料口的内部。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破碎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振动筛网,所述振动筛网设置在进料口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外周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滑动板和连接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储气气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滑动块和固定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辅助清洁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套,两个安装套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的两侧,且两个安装套均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周侧,所述安装套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设置在远离安装套的一侧。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第三内腔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记忆合金,所述记忆合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块,所述吸热块设置在安装块的内部,所述安装块上连接有刮板,所述第一搅拌叶片驱动所述刮板转动时,所述吸热块将吸收到的热量传递给所述记忆合金,所述记忆合金产生变形以使所述刮板朝向远离所述箱体的内侧壁的方向移动。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所述记忆合金远离吸热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三内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块的外侧后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导杆滑动密封在安装块的内部。
[002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扇叶、连接套、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的一侧连通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底部与盖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延伸至固定箱(2)的内部后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底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后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片(10),所述第二搅拌叶片(10)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的外周侧呈线性分布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9),所述第一搅拌叶片(9)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清洁组件(7),所述辅助清洁组件(7)的上方设置有辅助烘干组件(5),所述辅助烘干组件(5)设置在固定箱(2)的内部,所述辅助烘干组件(5)的一侧设置有破碎组件(6);所述辅助清洁组件(7)包括两个安装套(701),两个安装套(701)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9)的两侧,且两个安装套(701)均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4)的外周侧,所述安装套(701)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702),所述安装块(702)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三内腔(703),所述第三内腔(703)设置在远离安装套(701)的一侧;所述第三内腔(703)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记忆合金(704),所述记忆合金(7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块(705),所述吸热块(705)设置在安装块(702)的内部,所述安装块(702)上连接有刮板(708),所述第一搅拌叶片(9)驱动所述刮板(708)转动时,所述吸热块(705)将吸收到的热量传递给所述记忆合金(704),所述记忆合金(704)产生变形以使所述刮板(708)朝向远离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烘干组件(5)包括隔板(501),所述隔板(501)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转轴(4)的外周侧,且隔板(501)固定连接在固定箱(2)的内部顶侧,所述隔板(501)的上方设置有扇叶(502),所述扇叶(502)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4)的外周侧,所述扇叶(502)的外周侧设置有加热器(503),所述加热器(503)与固定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01)的底部两侧均连通有输风管(504),所述输风管(504)的另一端设置并连通有固定套(505),所述固定套(505)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转轴(4)的外周侧,且固定套(505)的底部与固定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505)、所述转轴(4)、连接套(8)、第一搅拌叶片(9)和第二搅拌叶片(10)相接处均开设有第一内腔(506),所述第一内腔(506)的一侧连通有多个单向出风口,单向出风口设置在第一搅拌叶片(9)和第二搅拌叶片(1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地极邻近天然气管道杂散排流接地模块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上茂刘青松贾磊刘刚彭翔吴瀛廖民传蔡希鹏孙勇屈路胡泰山邓军张义陈伟蔡汉生杨育丰吴泳聪冯瑞发梅琪刘浩姚成祁汭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电力科研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