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099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包括壳体、隔板、储氢模块、压缩组件、加氢组件和检测控制模组,隔板设置于壳体内以将壳体至少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通风系统,储氢模块和压缩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腔室内和第二腔室内,储氢模块与制氢设备连通,压缩组件与储氢模块连通,加氢组件设置于壳体外部,储氢模块与加氢组件连通,检测控制模组设置于壳体内,检测控制模组与储氢模块连接以检测储氢模块的压力信息,检测控制模组分别与压缩组件和制氢设备连接以控制压缩组件和制氢设备的运行,因此,本设计能够将储氢设备、压缩设备和加氢设备集成并提升防爆性能以适用于小型应用场所。所。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加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氢能源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设备能够通过氢能源进行驱动,对加氢站的需求也日益加大,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集成式加氢站是将加氢设备与压缩设备集成设置。
[0003]但由于这种集成式加氢站对防爆性能的要求较高,因此加氢站的储氢设备需要另外安置,导致这种集成式加氢站的集成度低且占地面积较大,不适用于工业园区、工矿企业、公交站场等小型应用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能够提升防爆性能并将储氢设备、压缩设备和加氢设备集成从而适用于小型应用场所。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包括:壳体;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至少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壳体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通风系统;储氢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储氢模块与制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至少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壳体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通风系统;储氢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储氢模块与制氢设备连通以获取氢气并存储;压缩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位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压缩组件与所述储氢模块连通;加氢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储氢模块与所述加氢组件连通;检测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检测控制模组与所述储氢模块连接以检测所述储氢模块的压力信息,所述检测控制模组与所述压缩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压缩组件的运行,所述检测控制模组与所述制氢设备连接以控制所述制氢设备的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模块包括缓冲组件和储氢组件,所述制氢设备与所述缓冲组件连通以能够对所述制氢设备提供的氢气进行缓冲处理,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压缩组件连通以能够将所述缓冲组件提供的氢气进行压缩,所述压缩组件与所述储氢组件连通以将压缩后的氢气进行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爆型储氢加氢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模组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缓冲组件内以检测所述缓冲组件的压力信息并转化为相应的压力信号输出,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以输出压力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将压力信号转化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压缩组件和所述制氢设备连接以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压缩组件和所述制氢设备的运行;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缓冲组件的压力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制氢设备以第一速率运行以为所述缓冲组件提供氢气;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缓冲组件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压缩组件开始运行;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缓冲组件的压力大于第三压力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制氢设备以低于所述第一速率的第二速率运行;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缓冲组件的压力小于第三压力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第四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制氢设备以所述第一速率运行。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孙文艺罗紫强郑剑雄林权洪林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