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长亮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侧撑托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08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侧撑托臂,包括液压缸体、缸套、上缸盖、下缸盖、外空心杆、内空心杆、活塞环、杆帽和关节环;上缸盖和下缸盖分别设于缸套的上下端,下缸盖具有第一通孔,外空心杆滑动密封穿设第一通孔,外空心杆的上部设有与缸套滑动配合的活塞环,活塞环将缸套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空心杆设于外空心杆的内侧,内空心杆的上部与外空心杆的上部通过封堵环连接,杆帽均与外空心杆的下端、内空心杆的下端固接,在外空心杆的上部设有第二通孔,杆帽具有通过内空心杆与上腔体连通的第一进出油接头A和通过第二通孔、外空心杆与内空心杆之间的空间与下腔体连通的第二进出油接头A,该液压侧撑托臂行程长、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命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侧撑托臂


[0001]本技术涉及支撑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侧撑托臂。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液压杆包括液压缸体和托臂,其中,托臂的内端滑动设于液压缸体内,液压缸体通过改变活塞环两侧的空间大小实现托臂滑动,该类液压杆承重力相对较低,活塞环和下缸盖易于磨损,使得液压杆的行程相对较低,使用寿命偏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液压侧撑托臂,可提高缸套拓展行程和延长液压侧撑托臂的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侧撑托臂,包括:液压缸体、缸套、上缸盖、下缸盖、外空心杆、内空心杆、活塞环、杆帽和关节环;
[0005]所述缸套的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上缸盖固设于缸套的上端口,所述上缸盖的上端面设有连接部,所述下缸盖固设于缸套的下端口,所述下缸盖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
[0006]所述外空心杆的主体滑动密封穿设第一通孔,所述外空心杆的上部外周设有与缸套内周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将缸套内腔分隔成腔体大小活动变化的上腔体和下腔体;
[0007]所述内空心杆设于外空心杆的内侧,且与外空心杆同轴,所述内空心杆的上部外周与外空心杆的上部内周通过封堵环连接,所述杆帽位于缸套的外部且均与外空心杆的下端、内空心杆的下端固接,在外空心杆的上部且位于封堵环的下方开设有连通外空心杆内腔与下腔体的第二通孔,所述杆帽具有通过内空心杆与上腔体连通的第一进出油接头A和通过第二通孔、外空心杆与内空心杆之间的空间与下腔体连通的第二进出油接头A,所述杆帽的下端面设有关节环;
[0008]所述液压缸体具有第一进出油接头B和第二进出油接头B,所述第一进出油接头B与第一进出油接头A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油接头B与第二进出油接头A通过管路连通。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且沿外空心杆周向均匀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缸套的下部至少滑动设有一个导向连接套,所述导向连接套用于将液压侧撑托臂连接在承载体上。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围绕上缸盖中心均匀设置的多个螺纹盲孔。
[0013]优选的,所述内空心杆的内径介于5mm

10mm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内空心杆的外周与缸套的内周的直线长度介于35mm

45mm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缸套的外径介于80mm

100mm之间。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的液压侧撑托臂,利用外空心杆和内空心杆输送液压油,可使第一进出油接头A 与第二进出油接头A近距离设置,且不影响缸套的行程,同时,该液压侧撑托臂使用时,由于导向连接套承载缸套的部分作用力,活塞环和下缸盖不存在压弯作用力,由此可降低活塞环和下缸盖的磨损速率,同时增加缸套的承重力,延长液压侧撑托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液压侧撑托臂的正视图;
[0020]图2是图1去除液压缸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的内部示意图;
[0022]液压缸体10、缸套11、上腔体111、下腔体112、上缸盖12、螺纹盲孔121、下缸盖13、外空心杆14、第二通孔141、内空心杆15、活塞环16、杆帽17、第一进出油接头A171、第二进出油接头A172、封堵环18、导向连接套19、关节环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液压侧撑托臂,其包括液压缸体10、缸套11、上缸盖12、下缸盖13、外空心杆14、内空心杆15、活塞环16、杆帽17和关节环20;
[0025]如图2所示,缸套11的两端均为开口端,上缸盖12固设于缸套11的上端口,上缸盖 12的上端面设有连接部,下缸盖13固设于缸套11的下端口,下缸盖13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
[0026]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围绕上缸盖12中心均匀设置的多个螺纹盲孔121,通过设置多个螺纹盲孔121方便液压侧撑托臂连接带螺杆的被支撑体。
[0027]如图3所示,外空心杆14的主体滑动密封穿设第一通孔,外空心杆14的上部外周设有与缸套11内周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环16,活塞环16将缸套11内腔分隔成腔体大小活动变化的上腔体111和下腔体112;
[0028]内空心杆15设于外空心杆14的内侧,且与外空心杆14同轴,内空心杆15的上部外周与外空心杆14的上部内周通过封堵环18连接,杆帽17位于缸套11的外部且均与外空心杆 14的下端、内空心杆15的下端固接,在外空心杆14的上部且位于封堵环18的下方开设有连通外空心杆14内腔与下腔体112的第二通孔141,杆帽17具有通过内空心杆15与上腔体 111连通的第一进出油接头A171和通过第二通孔141、外空心杆14与内空心杆15之间的空间与下腔体112连通的第二进出油接头A172,杆帽17的下端面设有关节环20;
[0029]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41为多个,且沿外空心杆14周向均匀设置,设置多个第二通孔141有助于增加外空心杆14内腔液压油与下腔体112液压油的流动速率。
[0030]液压缸体10具有第一进出油接头B和第二进出油接头B,第一进出油接头B与第一
进出油接头A171通过管路连通,第二进出油接头B与第二进出油接头A通过管路连通。
[0031]本申请提供的液压侧撑托臂,当需要向上推动缸套11上升时,液压缸体10通过第二进出油接头B向第二进出油接头A172注油,进入第二进出油接头A172的液压油依次经过外空心杆14与内空心杆15之间的空间、第二通孔141后进入下腔体112内,同时,上腔体111 内的液压油依次通过内空心杆15、第一进出油接头A171、第一进出油接头B进入液压缸体 10,从而实现缸套11上升;反之,当需要推动缸套11下降时,液压缸体10通过第一进出油接头B向第一进出油接头A171注油,进入第一进出油接头A171的液压油通过内空心杆15 进入上腔体111内,同时,下腔体112内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二通孔141、外空心杆14与内空心杆15之间的空间、第二进出油接头A172、第二进出油接头B进入液压缸体10内,从而实现缸套11下降。
[0032]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缸套11的下部滑动设有至少一个导向连接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侧撑托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体(10)、缸套(11)、上缸盖(12)、下缸盖(13)、外空心杆(14)、内空心杆(15)、活塞环(16)、杆帽(17)和关节环(20);所述缸套(11)的两端均为开口端,所述上缸盖(12)固设于缸套(11)的上端口,所述上缸盖(12)的上端面设有连接部,所述下缸盖(13)固设于缸套(11)的下端口,所述下缸盖(13)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外空心杆(14)的主体滑动密封穿设第一通孔,所述外空心杆(14)的上部外周设有与缸套(11)内周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环(16),所述活塞环(16)将缸套(11)内腔分隔成腔体大小活动变化的上腔体(111)和下腔体(112);所述内空心杆(15)设于外空心杆(14)的内侧,且与外空心杆(14)同轴,所述内空心杆(15)的上部外周与外空心杆(14)的上部内周通过封堵环(18)连接,所述杆帽(17)位于缸套(11)的外部且均与外空心杆(14)的下端、内空心杆(15)的下端固接,在外空心杆(14)的上部且位于封堵环(18)的下方开设有连通外空心杆(14)内腔与下腔体(112)的第二通孔(141),所述杆帽(17)具有通过内空心杆(15)与上腔体(111)连通的第一进出油接头A(171)和通过第二通孔(141)、外空心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长亮
申请(专利权)人:田长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