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73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梁装置,包括横梁本体和连接锁,横梁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横梁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三连接凸起;连接锁设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锁能相对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移动;当相邻两个横梁装置拼接时,其中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凸起插入所述另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中,然后操作所述连接锁,使所述连接锁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移动以抵紧所述第三连接凸起,以实现了第一横梁装置的拼接面和第二横梁装置的拼接面的找平,避免显示屏拼接后出现亮暗线。免显示屏拼接后出现亮暗线。免显示屏拼接后出现亮暗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横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ED显示屏因为其高亮度和高分辨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舞台或展会等场合。显示屏的安装分为座装和吊装。座装即将横梁安装在地上,然后将显示屏安装在和横梁上。吊装即将横梁挂在天花板等处,然后将显示屏安装在横梁上。专利技术人发现,现在的横梁之间拼接后,横梁之间可以在横梁厚度方向上晃动,造成横梁的拼接面不平,从而造成显示屏安装时容易有亮暗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横梁之间拼接后不好找平,造成显示屏安装时容易有亮暗线。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横梁装置,包括:
[0006]横梁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横梁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三连接凸起;
[0007]连接锁,设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锁能相对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移动;
[0008]当相邻两个横梁装置拼接时,其中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凸起插入所述另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中,然后操作所述连接锁,使所述连接锁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移动以抵紧所述第三连接凸起。
[0009]进一步,所述连接锁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一凸起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内固定有螺母,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螺纹杆经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锁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连接锁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横梁本体设有第二孔,所述螺纹杆在周向上设有第一槽,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孔固定连接,且伸入到所述第一槽内。
[0013]进一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螺丝、弹簧和铆钉,所述定位螺丝、所述弹簧和所述铆钉均设于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定位螺丝与所述第二孔螺纹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螺丝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铆钉抵接,所述铆钉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槽内。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接凸起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内设有抵接块;当相邻两个横梁装置拼接时,其中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连接锁与另一个所述横梁装置的所述抵接块抵接。
[0015]进一步,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具有第四凸起,所述第三连接凸起与所述第四凸起之间形成第二连接口;当相邻两个横梁装置拼接时,其中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二凸起插入另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口中。
[0016]进一步,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面设有第一缺口;当相邻两个横梁装置拼接时,其中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一缺口与另一个横梁装置的所述第四凸起相匹配。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连接锁与第三连接凸起抵接,一方面,连接锁与第三连接凸起之间的摩擦力,让第一横梁装置和第二横梁装置之间不易分离,实现了第一横梁装置和第二横梁装置的连接;另一方面,第一横梁装置和第二横梁装置不能在厚度方向上相对晃动,实现了第一横梁装置的拼接面和第二横梁装置的拼接面的找平,避免显示屏拼接后出现亮暗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横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横梁装置的分解图;
[0021]图3为横梁装置的拼接示意图;
[0022]图4为B

B剖视图;
[0023]图5为局部放大视图D。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参加图1,一种横梁装置,包括横梁本体1和连接锁2,所述横梁本体1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第一端101在所述横梁本体1的厚度方向A上具有第一凸起103和第二凸起104,所述第一凸起103和所述第二凸起104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口105;所述第二端102设有第三连接凸起106。所述连接锁2设于所述第一凸起103,所述连接锁2能相对所述第一凸起103在所述厚度方向A上移动。参见图3,当相邻两个横梁装置(为了方便描述,其中一个横梁装置记为第一横梁装置10,另一个横梁装置记为第二横梁装置20)拼接时,第一横梁装置10的所述第三连接凸起106插入所述第二横梁装置20的所述第一连接口105中,
然后操作所述连接锁2,使所述连接锁2在所述厚度方向A上移动以抵紧所述第三连接凸起106。所述连接锁2与所述第三连接凸起106抵接,一方面,所述连接锁2与所述第三连接凸起106之间的摩擦力,让所述第一横梁装置10和所述第二横梁装置20之间不易分离,实现了所述第一横梁装置10和所述第二横梁装置20的连接;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横梁装置10和所述第二横梁装置20不能在所述厚度方向A上相对晃动,实现了第一横梁装置10的拼接面C和所述第二横梁装置20的拼接面C的找平,避免显示屏拼接后出现亮暗线。
[0028]参见图2、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03设有第一孔1031,所述第一孔1031内固定有螺母107。所述连接锁2包括螺纹杆201,所述螺纹杆201与所述螺母107螺纹连接,当转动所述螺纹杆201时,所述螺纹杆201相对所述第一凸起103在所述厚度方向A上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横梁装置10的螺纹杆201抵紧所述第二横梁装置20的所述第三连接凸起106(参见图4)。所述螺母107的外轮廓为非圆形,如所述螺母107的外轮廓为四边形或六边形等,以防止所述螺纹杆201转动时,所述螺母107跟随所述螺纹杆201一起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1031内也可以不设置螺母107,所述第一孔1031设置成螺纹孔,所述螺纹杆201与所述第一孔1031螺纹连接。
[0029]参见图2、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锁2还包括手柄202,所述手柄202与所述螺纹杆201固定连接,以方便操作所述螺纹杆201。具体的,所述手柄202套设在所述螺纹杆201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横梁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三连接凸起;连接锁,设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连接锁能相对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移动;当相邻两个横梁装置拼接时,其中一个所述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三连接凸起插入另一个所述横梁装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中,然后操作所述连接锁,使所述连接锁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移动以抵紧所述第三连接凸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锁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第一凸起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内固定有螺母,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螺纹杆经所述螺母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锁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锁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横梁本体设有第二孔,所述螺纹杆在周向上设有第一槽,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顺文谭志芳莫昌新黄友元蒙林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雷迪奥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