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48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解决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上眼睑下垂情况影响患者视野,前方障碍物无法及时避开,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包括眼镜框架,眼镜框架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眼镜镜片,两个眼镜镜片的下方均设置有反光镜片,眼镜框架的外部两侧均安装有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的前端设置有红外避障模块。通过眼镜镜片下面的可调节反光镜片,反光镜片将前方和上方的景象反射进去,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代偿的方式弥补患者的上方的视野,红外避障模块通过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进行检测工作,确保患者行走区域安全。确保患者行走区域安全。确保患者行走区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

技术介绍

[0002]重症肌无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中最常见的表现为眼睑下垂,上眼睑抬起不能。不仅会直接导致患者的视物障碍,影响患者的视物后在行走时候容易跌倒,撞到障碍物。
[0003]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上眼睑下垂情况影响患者视野,前方障碍物无法及时避开,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0004]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上眼睑下垂情况影响患者视野,前方障碍物无法及时避开,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包括眼镜框架,所述眼镜框架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眼镜镜片,两个所述眼镜镜片的下方均设置有反光镜片,所述反光镜片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眼镜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套筒与反光镜片之间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套筒,所述眼镜框架的外部两侧均安装有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的前端设置有红外避障模块,且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的后端安装有蜂鸣器和指示灯。
[0007]优选的,所述眼镜框架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方安装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和连接架均与眼镜镜片通过玻璃胶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安装有鼻梁夹,所述鼻梁夹通过固定螺丝与防护框,所述眼镜框架两侧的后端均安装有挂耳架,所述挂耳架通过铰链与眼镜框架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反光镜片的外部一侧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延伸至连接套筒内部与连接套筒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拨动旋钮,所述拨动旋钮与连接轴螺纹连接,且所述拨动旋钮与连接套筒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延伸至连接套筒与连接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延伸至固定套筒内部与固定套筒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通过固定螺丝与眼镜框架连接,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防撞条。
[0012]优选的,所述红外避障模块包括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纽扣电池,所述蜂鸣器嵌入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内部通过固定螺丝与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纽扣电池的输出端与红外避障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避障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管的输出端与比较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与蜂鸣器和指示灯的输入端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佩戴眼镜框架拓宽视野,可通过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进行辅助,通过红外避障模块的传感器检测,这种传感器模块对环境光线有很强的适应性,红外避障模块通过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进行检测工作,红外发射管发射出一定频率的红外光,当探测方向遇到障碍或反光面时,红外光反射回红外接收管,经比较器电路处理后,指示灯就会亮,同时输出信号接口输出数字信号,打开蜂鸣器提醒患者障碍物,患者随时调整,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随时监测,确保患者行走区域安全。
[0016]2.本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重症肌无力患者上眼睑下垂会导致患者看前方和上方有障碍,那么可以通过眼镜镜片下面的可调节反光镜片,反光镜片将前方和上方的景象反射进去,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代偿的方式弥补患者的上方的视野,另一方面前面如果有障碍物或者有人,或者物品都是可以看见的,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确保患者不发生意外损伤,另外反光镜片还可以根据患者下眼睑下垂,也就是上方视野缺损的程度调节与眼镜镜片的角度,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侧视的轴测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后视的轴测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反光镜片俯视的轴测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0021]图中:1、眼镜框架;101、连接架;102、防护框;103、鼻梁夹;104、挂耳架;2、眼镜镜片;3、反光镜片;301、拨动旋钮;302、连接套筒;303、伸缩杆;304、固定套筒;4、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401、红外避障模块;402、蜂鸣器;403、防撞条;404、指示灯;405、纽扣电池;406、红外接收管;407、红外发射管;408、比较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上眼睑下垂情况影响患者视野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图4,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4]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包括眼镜框架1,眼镜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眼镜镜片2,两个眼镜镜片2的下方均设置有反光镜片3,反光镜片3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固定套筒304,固定套筒304与眼镜框架1固定连接,且固定套筒304与反光镜片3之间安装有伸缩杆303,伸缩杆303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套筒302,眼镜框架1的外部两侧均安装有智能红外线避
障碍物装置4,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4的前端设置有红外避障模块401,且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4的后端安装有蜂鸣器402和指示灯404。
[0025]具体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佩戴眼镜框架1拓宽视野,可通过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4进行辅助,通过红外避障模块401的传感器检测,提醒患者障碍物,患者随时调整,确保患者行走区域安全,可以通过眼镜镜片2下面的可调节反光镜片3,反光镜片3将前方和上方的景象反射进去,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代偿的方式弥补患者的上方的视野,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确保患者不发生意外损伤。
[002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重症肌无力患者不方便佩戴近视眼镜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图2,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7]眼镜框架1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架101,连接架101的下方安装有防护框102,防护框102和连接架101均与眼镜镜片2通过玻璃胶固定连接。
[0028]防护框102的一侧安装有鼻梁夹103,鼻梁夹103通过固定螺丝与防护框102,眼镜框架1两侧的后端均安装有挂耳架104,挂耳架104通过铰链与眼镜框架1活动连接。
[0029]具体的,使用时,可通过将鼻梁夹103搭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包括眼镜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眼镜镜片(2),两个所述眼镜镜片(2)的下方均设置有反光镜片(3),所述反光镜片(3)的一侧上端安装有固定套筒(304),所述固定套筒(304)与眼镜框架(1)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套筒(304)与反光镜片(3)之间安装有伸缩杆(303),所述伸缩杆(303)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套筒(302),所述眼镜框架(1)的外部两侧均安装有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4),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4)的前端设置有红外避障模块(401),且所述智能红外线避障碍物装置(4)的后端安装有蜂鸣器(402)和指示灯(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框架(1)的中间设置有连接架(101),所述连接架(101)的下方安装有防护框(102),所述防护框(102)和连接架(101)均与眼镜镜片(2)通过玻璃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02)的一侧安装有鼻梁夹(103),所述鼻梁夹(103)通过固定螺丝与防护框(102),所述眼镜框架(1)两侧的后端均安装有挂耳架(104),所述挂耳架(104)通过铰链与眼镜框架(1)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重症肌无力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片(3)的外部一侧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延伸至连接套筒(302)内部与连接套筒(302)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芳何静詹蕾卢艳丽丁梅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济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