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35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包括显示器壳体与接线壳体,显示器壳体的正面安装有屏幕,接线壳体固定安装在显示器壳体的背面,接线壳体的表面设置有电源线接口与HDMI线接口,所述显示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走线壳体,所述走线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可制动的挡块组件,且挡块组件的一端伸出走线壳体外,另一端位于走线壳体的内腔中,所述走线壳体的表面开设有供挡块组件移动的导向轨道,所述走线壳体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出线缺口与进线缺口,且出线缺口距离显示器壳体的侧边比进线缺口距离显示器壳体的侧边近,所述挡块组件包括旋钮、控线挡块、防旋转块与螺纹块。防旋转块与螺纹块。防旋转块与螺纹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走线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显示屏的使用需要电源线和HDMI线,电源线一端与显示器电源线接口连接,另一端由插头插入插座,进而给显示器提供电源,HDMI线一端连接显示器上的HDMI接口,另一端连接主机HDMI接口,供显示器提供画面;
[0003]经检索,公开号CN216671051U公开了一种可内部走线的显示器,包括:屏幕、外壳和主板,外壳的正面具有容纳口,外壳的背面具有背板,屏幕固定在容纳口中,背板具有入线口、出线口和定位部分,入线口和出线口都贯穿背板,定位部分位于背板的外表面,主板固定在定位部分上,主板具有元件接口,入线口与元件接口的距离大于出线口与元件接口的距离;
[0004]上述专利
技术介绍
中描述连接外接设备摄像头、麦克风、音响等等连接线排设在显示器内部,使用非常方便,但目前生活中摄像头、麦克风、音响等等外接设备通常都通过蓝牙与显示器连接,无线路杂乱放置在显示器外壳外部,尤其是电源线与HDMI线是显示器必备线,更需要解决安置问题。
[0005]由于显示器与主机电源插座之间的距离不确定,无法确定电源线与HDMI线应该放线多长,把多长的线路留在显示器内,让使用者能自由控制线路从显示器伸出的长度,降低使用体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包括显示器壳体与接线壳体,显示器壳体的正面安装有屏幕,接线壳体固定安装在显示器壳体的背面,接线壳体的表面设置有电源线接口与HDMI线接口,所述显示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走线壳体,所述走线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可制动的挡块组件,且挡块组件的一端伸出走线壳体外,另一端位于走线壳体的内腔中,所述走线壳体的表面开设有供挡块组件移动的导向轨道,所述走线壳体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出线缺口与进线缺口,且出线缺口距离显示器壳体的侧边比进线缺口距离显示器壳体的侧边近。
[0008]优选地,所述挡块组件包括旋钮、控线挡块、防旋转块与螺纹块,所述旋钮与螺纹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控线挡块与防旋转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与控线挡块之间为螺纹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防旋转块为方形块,所述显示器壳体的背面配合开设有供防旋转块移动的防旋转轨道,所述螺纹块位于导向轨道内移动,所述旋钮位于走线壳体的外表面,控线挡块位于走线壳体的内腔中。
[0010]优选地,所述控线挡块的长度等于走线壳体内腔的深度,所述旋钮、控线挡块的直径均大于导向轨道的宽度。
[0011]优选地,所述导向轨道与防旋转轨道均为L型轨道,且防旋转轨道位于导向轨道的正前方。
[0012]优选地,所述走线壳体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半走线壳,两个半走线壳呈对称设置,且均与显示器壳体的背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0013]优选地,两个半走线壳的表面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插孔之间活动插设有U型插块。
[0014]优选地,所述显示器壳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卡块,且定位卡块位于出线缺口的正下方,所述显示器壳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位于出线缺口的上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移动挡块组件可以控制线路在走线壳体内需要走线的长度,从而控制线路从出线缺口处伸出的长度,当挡块组件位置越靠上,线路伸出的长度越短,挡块组件位置越靠下、越靠显示器的端边,线路伸出的长度越长,有利于让使用者可以根据主机、电源插头与显示器之间的距离,合理控制线路伸出的长度,提高线路摆设的美观、安全。
[0017]2.通过把走线壳体设置成由两个半走线壳组成,使得走线壳体变成可向两侧打开的结构,有利于方便调整走线壳体内线路的走线方向,防止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扭转力,且不方便卸力,导致线路扭断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走线壳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半走线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背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挡块组件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U型插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显示器壳体;2、接线壳体;3、走线壳体;4、U型插块;5、插孔;6、旋钮;7、控线挡块;8、防旋转块;9、导向轨道;10、防旋转轨道;11、定位卡块;12、导向块;13、螺纹块;14、出线缺口;15、进线缺口;16、电源线接口;17、HDMI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包括显示器壳体1与接线壳体2,显示器壳体1的正面安装有屏幕,接线壳体2固定安装在显示器壳体1的背面,接线壳体2的表面设置有电源线接口16与HDMI线接口17,显示器壳体1的背面安装有走线壳体3,走线壳体3内供电源线和HDMI线走线,可防止多余线路暴露
在外面,造成线路摆放混乱,走线壳体3的表面设置有可制动的挡块组件,且挡块组件的一端伸出走线壳体3外,另一端位于走线壳体3的内腔中,使用者通过移动伸出走线壳体3外的挡块组件来移动挡块组件,控制挡块组件的位置,从而控制线路从走线壳体3内伸出的长度,走线壳体3的表面开设有供挡块组件移动的导向轨道9,设置导向轨道9可使挡块组件能按一定的轨迹移动,并能通过旋转旋钮6使得旋钮6与控线挡块7夹紧导向轨道9的边缘达到制动挡块组件的目的,走线壳体3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出线缺口14与进线缺口15,且出线缺口14距离显示器壳体1的侧边比进线缺口15距离显示器壳体1的侧边近,通过设置出线缺口14比进线缺口15更靠近显示器壳体1的侧边,使得实现,挡块组件位置越靠上,线路伸出的长度越短,挡块组件位置越靠下、越靠显示器的端边,线路伸出的长度越长。
[0027]进一步的,挡块组件包括旋钮6、控线挡块7、防旋转块8与螺纹块13,旋钮6与螺纹块13之间为固定连接,控线挡块7与防旋转块8之间为固定连接,螺纹块13与控线挡块7之间为螺纹连接,有利于实现旋转旋钮6能使得旋钮6与控线挡块7夹紧导向轨道9的边缘,防旋转块8为方形块,显示器壳体1的背面配合开设有供防旋转块8移动的防旋转轨道10,有利于防止旋转旋钮6,控线挡块7也跟着旋转达不到夹紧导向轨道9边缘的目的,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包括显示器壳体(1)与接线壳体(2),显示器壳体(1)的正面安装有屏幕,接线壳体(2)固定安装在显示器壳体(1)的背面,接线壳体(2)的表面设置有电源线接口(16)与HDMI线接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壳体(1)的背面安装有走线壳体(3),所述走线壳体(3)的表面设置有可制动的挡块组件,且挡块组件的一端伸出走线壳体(3)外,另一端位于走线壳体(3)的内腔中,所述走线壳体(3)的表面开设有供挡块组件移动的导向轨道(9),所述走线壳体(3)的下端表面开设有出线缺口(14)与进线缺口(15),且出线缺口(14)距离显示器壳体(1)的侧边比进线缺口(15)距离显示器壳体(1)的侧边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组件包括旋钮(6)、控线挡块(7)、防旋转块(8)与螺纹块(13),所述旋钮(6)与螺纹块(1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控线挡块(7)与防旋转块(8)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13)与控线挡块(7)之间为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式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转块(8)为方形块,所述显示器壳体(1)的背面配合开设有供防旋转块(8)移动的防旋转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根田清艳潘杰辉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万泰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