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00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及发声装置,涉及电声技术领域,所述壳体应用于发声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复合材料壳体,所述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碳纤维预浸料层和软磁金属材料层,且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至少为两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体,解决了现有发声装置的壳体难以同时满足轻量化和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兼具轻量化和优良的电磁屏蔽效果的壳体,有利于满足电子设备的轻量化以及低磁干扰的实际需求。备的轻量化以及低磁干扰的实际需求。备的轻量化以及低磁干扰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及发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声
,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及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发展,对于发声装置的结构轻量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塑料因密度较低,常用于制作发声装置的壳体。然而,随着5G、6G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磁辐射对发声装置内部组件的干扰越来越明显,塑料虽然能够满足发声装置的轻量化要求,但电磁屏蔽效果较差,采用塑料材质壳体的发声装置,发声装置内部的元件在外部电磁场下,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影响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导致用户的听音效果较差,用户使用体验降低,同时发声装置内部的磁泄漏会对安装有发声装置的电子设备中其它元件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及发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发声装置的壳体难以同时满足轻量化和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的要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应用于发声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复合材料壳体,所述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碳纤维预浸料层和软磁金属材料层,且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至少为两层。
[0005]可选地,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与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交替叠加设置;
[0006]或,所述复合材料壳体中的至少相邻的两层由相同材料制成。
[0007]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最外层为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
[0008]或,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最外层为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
[0009]或,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两个表皮层中的一个为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两个表皮层中的另一个为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
[0010]可选地,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的饱和磁化强度Bs≥0.5/T,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的相对磁导率μ≥200。
[0011]可选地,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包括树脂主体以及穿插于所述树脂主体中的连续性碳纤维,所述连续性碳纤维分布方式包括层内单向平行分布、层间多向交替分布或编织交替分布中的一种。
[0012]可选地,所述树脂主体中的树脂包括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中的一种;
[0013]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苯硫醚、聚苯醚、聚砜、聚酰亚胺、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0014]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中的一种。
[0015]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厚度为0.1~2.0mm,其中,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的厚度大于0.005mm,各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之和为0.01~1.2mm。
[0016]可选地,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由软磁金属基体和包覆于所述软磁金属基体表面的底涂剂膜组成,其中,所述底涂剂膜为环氧底涂剂膜、酚醛树脂底涂剂膜、丙烯酸底涂剂膜、聚氨酯底涂剂膜、聚酰胺底涂剂膜或有机硅偶联剂底涂剂膜;
[0017]且/或,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中的软磁金属包括晶体材料、非晶体材料和纳米晶材料中的一种;
[0018]且/或,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呈箔状、网状、泡沫状或编织布状。
[0019]可选地,所述发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复合材料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前声腔和/或后声腔对应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厚度的3倍。
[0020]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弯曲模量≥10GPa;
[0021]且/或,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密度小于5g/cm3。
[0022]可选地,所述壳体全部由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组成。
[00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及发声装置,所述壳体应用于发声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复合材料壳体,所述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碳纤维预浸料层和软磁金属材料层,且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至少为两层。碳纤维具有高导电率,低电阻率,在高频电磁波干扰时,可以产生涡流方向磁场,抵消外来电磁波的干扰,从而达到电磁屏蔽效果,而软磁金属材料在低频时具有高磁导率以及高饱和磁化强度的优点;通过设置两层软磁金属材料层,可以实现对高低频电磁波的电磁屏蔽,分别对壳体两侧的磁力线进行约束,既可以避免发声装置外部的磁场影响到发声装置内部元件的正常工作,提高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又可以避免发声装置内部的磁泄漏对发声装置外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电子元件产生干扰。另一方面,碳纤维密度低,可以有效降低壳体重量。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现有发声装置的壳体难以同时满足轻量化和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兼具轻量化和优良的电磁屏蔽效果的壳体,有利于满足电子设备的轻量化以及低磁干扰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复合材料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技术及对比例的频响曲线对比图。
[0028]实施例附图标号说明:
[0029][003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在本技术壳体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壳体应用于发声装置,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复合材料壳体,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碳纤维预浸料层10和软磁金属材料层20,且软磁金属材料层20至少为两层。
[0033]在本实施例中,发声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声单体,发声单体用于进行电声转换,实现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其中,发声单体可以为扬声器单体。发声装置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复合材料壳体。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碳纤维预浸料层10和软磁金属材料层20,其中,软磁金属材料层20至少为两层,碳纤维预浸料层10可以为一层或多层。
[0034]可选地,碳纤维预浸料层与软磁金属材料层交替叠加设置;
[0035]或,复合材料壳体中的至少相邻的两层由相同材料制成。
[0036]在本实施例中,在复合材料壳体中,碳纤维预浸料层与软磁金属材料层可以交替叠加设置,也可以包括相邻的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应用于发声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复合材料壳体,所述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碳纤维预浸料层和软磁金属材料层,且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至少为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与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交替叠加设置;或,所述复合材料壳体中的至少相邻的两层由相同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最外层为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或,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最外层为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或,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两个表皮层中的一个为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壳体的两个表皮层中的另一个为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的饱和磁化强度Bs≥0.5/T,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层的相对磁导率μ≥20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包括树脂主体以及穿插于所述树脂主体中的连续性碳纤维,所述连续性碳纤维分布方式包括层内单向平行分布、层间多向交替分布或编织交替分布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主体中的树脂包括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苯硫醚、聚苯醚、聚砜、聚酰亚胺、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所述热固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龙刘慧慧凌风光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