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耀吾专利>正文

采用覆盖法治理荒漠化解决生态、能源、粮食危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580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覆盖法治理荒漠化解决生态、能源、粮食危机的方法。它引用引风器风幕治风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在沙漠的风口、戈壁的风路处设置引风器,选择沙漠、戈壁、沙化土地,建筑覆盖式且密闭的生态温室大棚,利用棚内的土地种植农作物,以及选择沙漠或移动沙漠的沙丘上撒入草种或沙生植物种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该法覆盖沙漠制取的生物能源不仅替代了石油、煤炭能源,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粮食的危机。其大面积的覆盖沙漠将拉动建筑、钢铁、水泥化工、机械和金融业的发展以及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同时减少了沙漠地区年蒸发水量,促使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从根本上阻挡了荒漠化扩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能源
,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覆盖法治理荒 漠化解决生态、能源、粮食危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见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戈壁与土地的沙化。荒漠化与其 不断扩张,已成为当今的难题,因而被世界许多科学家公认为"地球的癌症"。据查,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将扩展到陆地总面积的40%, 我国的荒漠化面积也将扩展到占国土面积的34.6% 。人类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是土地、能源和粮食,而能源主要靠石 油与煤矿,有限的能源将枯竭而导致的危机是人类经济危机的开始。 由于大量使用石油与煤炭,已导致排放的co2、 S等有害气体对大气 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建设用地与退耕土地面积的不断增加,而 新开发耕地面积的难度加大,人类仅靠提高单产致使粮食潜在危机增 大。综上所述的荒漠化扩张和生态、能源与粮食存在的危机,人们主 要采取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的治理方法去防止荒漠化扩张,同 时还采取节能减排,发展核能、水电及生物能源去解决生态、能源、 粮食的危机。由于大气环流形成的风,加之沙漠地面条件及狭窄的地 形、地貌形成的大风口与风路,则加速了地面风的速度,因此单靠植 树造林、种草等,不能从根本上阻挡荒漠化扩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的荒漠化扩张和生态、能源与 粮食存在的危机问题,提供一种。《科学中国人》杂志,1999年第7期"利用引风器风幕治理荒漠 化";2001年第3期"再论我国荒漠化、干旱、沙尘暴、水灾的治理" 的二篇论文所述当风从山隘(风口)、沟谷(风路)向沙漠、戈壁沿 地面吹来,进入预先设置于该处的引风器的引风口,在引风器的引导 下,风将以更高的速度垂直向上喷出形成风幕。当吹来的风力越强, 形成的风幕越高,对主导风向产生的阻力越大,从而达到了以风治风 的目的。所述的引风器,主要用于以风治风,增加主导风向的阻力, 从而降低西风气流的强度和地面风风速,达到治理荒漠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在引用引风器风幕治风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在 沙漠的风口、戈壁的风路处设置引风器,选择沙漠、戈壁、沙化土地, 建筑复盖式且密闭的生态温室大棚,该大棚的迎风面设置有可导流风 向的斜坡墙。大棚的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相邻立柱的间距为2m 5m,其顶部采用"#"字形支撑架连接,支撑架上紧固有塑料薄膜或 透明玻璃或透明玻璃钢。大棚内的土地用于种植农作物,包括耐旱、 高产的蕃薯、土豆、瓜果和其它粮食等作物。蕃薯、土豆收获后可制 取成生物能源的乙醇或甲醇。为节省治理荒漠化的投资,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地恢复沙漠地区的 绿色植被,达到解决生态平衡问题,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可在每3000m X3000m面积的的沙漠或移动沙漠的沙丘上撒入草种或沙生植物种芽,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覆盖前,采用高度为0.7111 1111的竹钎,并按 lm 2m见方插入沙土中固牢,竹钎上覆盖的塑料薄膜与沙土空间距 离至少保持0.311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覆盖沙漠制取的生物能源不仅替代了石油、煤炭能 源,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粮食的危机。大面积的覆盖沙漠将拉动建筑、 钢铁、水泥化工、机械和金融业的发展以及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同时减少了沙漠地区年蒸发水量,促使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从根本 上阻挡了荒漠化扩张。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首先在沙漠的风口、戈壁的风路处设置引风器, 然后在沙漠、戈壁、沙化的土地上建筑复盖式且密闭的生态温室大棚。该大棚能防风沙,其面积一般为3000mX3000m,每年单个大棚内种 植的耐旱、高产的蕃薯、土豆可制取6.75万吨生物能源,其年产值高 达2亿元以上。大棚的迎风面设置可导流风向的斜坡砖墙或预制水泥墙,该墙用 于阻挡冬、春季节的强大的风沙。大棚的立柱采用直径X高-0.2m ~ 0.3mX2m 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邻立柱的间距为2m 5m,其 顶部采用"#"字形支撑架连接,支撑架可采用竹杆或角钢或其它材料, 支撑架上紧固有塑料薄膜或透明玻璃或透明玻璃钢。大棚内的土地用于种植耐旱、高产的蕃薯、土豆等农作物,并在 充分利用沙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提供热能的有利条件下,可形 成每年2 3季的耕作制度。除种植的耐旱、高产的蕃薯、土豆可制取 成生物能源的乙醇或甲醇外,其它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粮食,可提供给 人们食用,从而解决了粮食危机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沙漠大面积的覆盖后,使沙漠地区高达 2000mm以上的水量不会被蒸发,致使被覆盖下的大棚内会变得湿润 潮湿,从而确保薯类及其它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促使沙漠地区地下 水位的快速提升。为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地恢复沙漠地区的绿色植被,达到解决生态 平衡问题,从而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可在每3000mX3000m面积的沙 漠或移动沙漠的沙丘上撒入草种或沙生植物种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 盖。覆盖前,采用高度为0.7m lm的竹钎,并按lm 2m米见方插 入沙土中固牢,竹钎上覆盖的塑料薄膜与沙土空间距离至少保持0.3111, 从而确保植物的生长。权利要求1、一种在沙漠的风口、戈壁的风路处设置引风器,,其特征在于选择沙漠、戈壁、沙化土地,建筑复盖式且密闭的生态温室大棚,棚内的土地用于种植农作物,以及选择沙漠或移动沙漠的沙丘上撒入草种或沙生植物种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温室大棚的立柱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相邻立柱的间距为2m 5m,其顶部采用"#"字 形支撑架连接,支撑架上紧固有塑料薄膜或透明玻璃或透明玻璃钢。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温室大棚的迎风 面设置有可导流风向的斜坡墙。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3000ffiX3000m 面积的沙漠或移动沙漠的沙丘上采用高度为0.7m ~ lm的竹钎,并按 lm ~ 2m见方插入沙土中固牢,竹钎上覆盖的塑料薄膜与沙土空间距 离至少保持0.3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它引用引风器风幕治风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在沙漠的风口、戈壁的风路处设置引风器,选择沙漠、戈壁、沙化土地,建筑覆盖式且密闭的生态温室大棚,利用棚内的土地种植农作物,以及选择沙漠或移动沙漠的沙丘上撒入草种或沙生植物种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该法覆盖沙漠制取的生物能源不仅替代了石油、煤炭能源,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粮食的危机。其大面积的覆盖沙漠将拉动建筑、钢铁、水泥化工、机械和金融业的发展以及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同时减少了沙漠地区年蒸发水量,促使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从根本上阻挡了荒漠化扩张。文档编号A01G9/14GK101578953SQ20091010262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耀吾 申请人:李耀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沙漠的风口、戈壁的风路处设置引风器,采用覆盖法治理荒漠化解决生态、能源、粮食危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沙漠、戈壁、沙化土地,建筑复盖式且密闭的生态温室大棚,棚内的土地用于种植农作物,以及选择沙漠或移动沙漠的沙丘上撒入草种或沙生植物种芽,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吾
申请(专利权)人:李耀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