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耐磨童装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79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童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耐磨童装生产工艺,包括步骤一:粗裁、步骤二:细裁、步骤三:铺展、步骤四:双面布胶、步骤五:缝制、步骤六:低温熨烫、步骤七:安装配件和步骤八:终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增加布料成本、不降低透气性和舒适性的情况下,为爬行阶段的婴幼儿提供一种耐磨的童装及生产工艺。通过提高衣物重要部位,如裆部、膝盖和肘部等处的耐磨性,避免因这些易磨损区域的布料破损而导致皮肤与外界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菌耐磨童装。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耐磨童装。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耐磨童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耐磨童装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童装加工
,具体为一种抗菌耐磨童装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卫生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喜欢具有抗菌保健作用的衣物。对于皮肤薄、细菌防御能力较弱的婴幼儿来说,衣物中的针对性保护更是必不可少。
[0003]目前,技术可以通过改善婴幼儿衣物的布料,采用抗菌、抗磨损等特性的材料,例如含有银纤维、莫代尔等。这些布料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滋生,但相比常规纯棉布料,它们成本更高。此外,由于婴幼儿生长速度快,更换衣物的频率也增加。而婴幼儿的器官发育不成熟,衣物也容易弄脏,比如被唾液、呕吐物或排泄物弄脏。因此,在同一时期内,婴幼儿需要购买更多的衣物。因此,使用成本较高的抗菌布料会导致婴幼儿衣物的成本急剧上涨。
[0004]同时,为避免湿疹、皮肤敏感等问题,婴幼儿衣物需要整体使用透气性好、轻薄的布料。然而,轻薄透气的服装布料往往不太耐磨,特别是处于爬行和初步学会站立的婴幼儿,他们的活动量较大,衣物磨损更为严重。在一些重要部位,如裆部、膝关节、肘关节等位置,磨损问题更为突出。在这些部位上,衣物布料的磨损会导致皮肤直接和外界接触,甚至引发细菌感染的风险。如果增加这些部位的布料厚度,就需要增加缝制的区域和步骤,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增加布料厚度还会降低衣物的透气性,导致穿着不舒适。而且,在膝关节和肘关节等位置增加布料厚度还会影响婴幼儿的活动,不利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
[0005]因此,在布料成本未增加、透气性不下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婴幼儿衣物的耐磨性,从而提高整体抗菌性,是童装制造业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不增加布料成本、不降低透气性和舒适性的情况下,为爬行阶段的婴幼儿提供一种耐磨的童装及生产工艺。通过提高衣物重要部位,如裆部、膝盖和肘部等处的耐磨性,避免因这些易磨损区域的布料破损而导致皮肤与外界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0007]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菌耐磨童装生产工艺,包括:
[0008]步骤一:粗裁,根据生产所需的尺寸从布匹上进行粗裁切,分割成生产所需的最小布料单位,布料的原料往往是以卷轴的布匹形式进行出售,在卷轴形式的布匹上无法进行准确的裁切,因此需将布料从布匹上拉出至平整面上,再闸刀式手动裁布刀或往复式电动裁布机进行裁切分割。
[0009]步骤二:细裁,根据生产所需的形状对粗裁切后的布料进行裁切,细裁后布料的边缘位置均为缝线位置。
[0010]使用全自动激光裁布机时可跳过粗裁步骤,根据设计和款式的不同,在全自动激光裁布机上直接裁切出生产所需的布料形状;在没有全自动激光裁布机的条件下,将多片粗裁的布匹进行堆叠,根据所需的布料形状制版,使用复式电动裁布机将粗裁的布料根据
预制的版型进行裁切。
[0011]步骤三:铺展,将细裁后的单块布料铺展在模具上,要确保每个布料的中心线和模具的中心线对齐,以保证后续的裁剪和缝制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模具上设置有夹持部和吹气部,夹持部固定好布料一侧,吹气部从夹持部向非夹持部吹气,以清洁布料表面的切屑和粘结物,防止布碎、棉絮、灰尘等杂质影响布料和硅胶带的粘连性,提高后工序双面布胶的牢固程度,同时因布料在吹气后得以充分展开,便于更好检查布料缺陷,以及检查是否有一层以上的布料被放在模具上,夹持部可以采用气动件实现压紧夹持也可以采用弹簧实现压紧夹持,同时利用上模和下模的闭合运动,配合夹持部,对位于下模的布料进行沿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拉伸,对布料进行全面张紧,可防止布料因褶皱重叠而无法实现准确布胶,进一步的,对布料进行张紧,所有的皱褶和褶痕都会被强制性地消除,能够更容易地定位和控制刀具对布料的冲孔,尤其是拉紧的布料更容易被良好地支撑和加压,这使冲孔所需的力度更低,对刀具的锋利度要求更低且切口可以更规则更准确。
[0012]步骤四:双面布胶,使用模具对铺展并检查合格的布料的两面进行硅胶带布设,布设的位置为布料成衣后的臀部、膝部、肘部,所述硅胶带包括多个环带和多个连接带,所述环带为垂直于肢体的延伸方向上均匀分布的条形,所述连接带为垂直于环带布设的条形,连接带和环带所组成的网形结构有利于提高整个硅胶带的受力情况,防止爬行过程单个粘连点脱落,所述膝部、肘部的连接带至少为三个且位置分别为串联每个环带的起点连线和串联每个环带的终点的连线以及衣物侧骨线,串联每个环带的起点的连线和串联每个环带的终点的连线,将多个单独受力的点变为连续受力的线,可以提高端点位置的粘接强度,布料两面的硅胶带通过注胶机压力注射

风冷

光固化方式与布料固定,多种促凝方式并用可以提高硅胶的硬化过程,提高效率,每个所述硅胶带的截面均为半圆形,且通过模具保证上下两侧的硅胶带重合,半圆形能降低应力集中情况,所述模具包括垂直活动的上模和固定设置的下模,所述上模上设有刀具,在对布料的两面进行硅胶带布设前,利用上模和下模的闭合运动,从而带动刀具运动,所述刀具对环带和连接带位置的布料进行带皮开孔,开孔可将布料两侧的硅胶带进行融合连接,提高强度,所述带皮开孔的最大孔径为硅胶带直径的二分之一,可以保证硅胶将孔径完全封闭覆盖,避免布料在后续受力中因应力集中而发生大面积布料撕裂,不选用完全冲孔的原因是:完全冲孔后需增设一个工序将冲落产生的布屑清除,否则布屑落在布料和硅胶带的接合面上导致粘接不牢固,增加清除布屑的工序会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0013]双面布胶的作用是:布料外侧的硅胶带能直接与外界接触,提高硅胶带附近的耐磨程度,与此同时,布料内侧的硅胶带能直接和皮肤接触,增加皮肤和布料的摩擦,防止衣物因持续摩擦而发生位置偏移,从而防止衣物位置偏移后无硅胶带的布料和外界发生过多摩擦。
[0014]步骤五:缝制,将双面布胶后的布料依据设计要求和生产流程缝制为成衣结构,且全部缝线均避开布胶区域,布料缝制后膝部、肘部对应位置上的环带形成围绕肢体的多环形筒状结构,连接带垂直连接每个环带,在对衣物的膝部、肘部进行缝合之前,需要仔细核对硅胶带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并避免将缝线缝接到硅胶带上,以确保硅胶带能够有效地发挥其防滑作用,同时,可以防止缝针割伤硅胶带而降低硅胶带的强度,从而降低耐磨程度。
[0015]步骤六:低温熨烫,对试衣和最终成品进行熨烫和整理,熨烫温度不高于130摄氏
度且熨烫位置避开布胶区域,以免熨烫过度导致硅胶带出现表面裂纹、变色或剥落等问题,对于一些质地轻薄的布料,需要再套一层纱布或其他织物进行熨烫,以防止轻薄衣物过快导热而损伤硅胶带。
[0016]步骤七:安装配件,在服装上加装拉链、扣钮等配件。
[0017]步骤八:终检,对成衣进行出厂前的检查,包括检查线头,避免产品在使用前出现线头松动和断裂等问题,同时检查配件样式、配件位置、熨烫平整度等,确保产品外观一致性和整洁程度。
[0018]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菌耐磨童装,使用上述加工工艺进行生产,以确保抗菌耐磨童装臀部、膝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装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粗裁,根据生产所需的尺寸从布匹上进行粗裁切;步骤二:细裁,根据生产所需的形状对粗裁切后的布料(3)进行裁切,细裁后布料(3)的边缘位置均为缝线位置;步骤三:铺展,将细裁后的布料(3)铺展在模具(1)上,吹气清洁布料(3)表面,检查布料(3)缺陷;步骤四:双面布胶,使用模具(1)对铺展并检查合格的布料(3)的两面进行硅胶带(2)布设,布设的位置为布料(3)成衣后的臀部、膝部、肘部,所述硅胶带(2)包括多个环带(201)和多个连接带(202),所述环带(201)为垂直于肢体的延伸方向上均匀分布的条形,所述连接带(202)为垂直于环带(201)布设的条形,所述膝部、肘部的连接带(202)至少为三个;步骤五:缝制,将双面布胶后的布料(3)依据设计要求和生产流程缝制为成衣结构,且全部缝线均避开布胶区域,布料(3)缝制后膝部、肘部对应位置上的环带(201)形成围绕肢体的多环形筒状结构,连接带(202)垂直连接每个环带(201);步骤六:低温熨烫,对试衣和最终成品进行熨烫和整理,熨烫温度不高于130摄氏度且熨烫位置避开布胶区域;步骤七:安装配件;步骤八:终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装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布料(3)两面的硅胶带(2)通过注胶机压力注射

风冷

光固化方式与布料(3)固定,每个所述硅胶带(2)的截面均为半圆形,且通过模具(1)保证上下两侧的硅胶带(2)重合,所述模具(1)包括垂直活动的上模(101)和固定设置的下模(102),所述上模(101)上设有刀具(107),在对布料(3)的两面进行硅胶带(2)布设前,利用所述上模(101)和下模(102)的闭合运动,所述刀具(107)对环带(201)和连接带(202)位置的布料(3)进行带皮开孔,所述带皮开孔的最大孔径为硅胶带(2)直径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童装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铺展工序的工作台为下模(102),所述下模(10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布料(3)的夹持部,所述下模(102)上设置有与步骤三配合的吹气部,所述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李辰灵陈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览尚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