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735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包括锁体、锁舌和拉回机构,锁舌可以弹出与门框上的锁扣盒配合,拉回机构包括两个内外设置的执手拨叉,两个内外的执手拨叉分别连接两个内外的执手,所述锁体上设有锁芯反锁机构、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和执手上提反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锁舌数量少,噪音小,用内执手和锁芯进行解锁时阻力比较小,机构不容易损坏,产品使用寿命长;锁舌通过执手上提转动即可驱动进行反锁,无需钥匙操纵锁芯,操作比较便捷;下压内执手就能在带动锁舌缩回,解锁时内执手所需的转动角度小,操作更加灵敏。操作更加灵敏。操作更加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

技术介绍

[0002]逃生锁是发生危急情况时可从室内快速开门的锁具,由锁体、内外执手、盖板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逃生锁上锁时,外执手只能带动斜舌缩回,无法解除方舌的锁定,所以在门外只能用钥匙带动拨轮打开方舌后再扳动外执手开门;而内执手就能在带动斜舌缩回的同时解除方舌的锁定并带动方舌缩回,所以在室内遇到危急情况仅需扳动内执手就能快速开门逃生。在公开号为CN201377227Y的中国专利中一种逃生锁锁体,包括锁座、方舌、方舌连板、托板、斜舌、斜舌连杆、上下方条拨叉以及夹在上下方条拨叉之间的方条摆片,上下方条拨叉抵接于斜舌连杆,方条摆片与方舌连板之间的联动机构为驱动条,驱动条中部的限位凹槽用于推动托板,解除托板对方舌连板的锁定并对托板限位,驱动条上的弧形驱动槽用于带动方舌连板缩回。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1、锁舌数量多,用内执手和锁芯进行解锁时阻力比较大,机构容易损坏;2、方舌需要钥匙或旋钮带动锁芯转动才能驱动进行反锁,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通过上提执手即可完成反锁操作,再下压内执手即可实现快速解锁。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包括锁体、锁舌和拉回机构,锁舌滑动安装在锁体上,可以弹出锁体并与门框上的锁扣盒配合,拉回机构包括两个内外设置的执手拨叉,执手拨叉转动连接安装在锁体上,可以拨动锁舌缩回锁体内,两个内外的执手拨叉分别连接两个内外的执手,所述锁体上设有锁芯反锁机构、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和执手上提反锁机构;
[0005]所述锁芯反锁机构用于锁芯转动时进行开锁和反锁操作,锁芯反锁机构包括锁芯拨轮和受锁芯拨轮驱动的拨叉锁止件,锁芯拨轮和拨叉锁止件之间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拨叉锁止件与锁体滑动连接;当锁芯拨轮正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驱动拨叉锁止件与内外的执手拨叉结合,限制其正向转动的角度,实现反锁;当锁芯拨轮继续反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驱动拨叉锁止件与内外的执手拨叉分离,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实现开锁;
[0006]所述执手下压解锁机构用于内执手正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驱动拨叉锁止件与内外的执手拨叉分离,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实现开锁,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设置在内执手与拨叉锁止件之间;
[0007]所述执手上提反锁机构用于内和/或外的执手反向转动一定角度时驱动拨叉锁止件与内外的执手拨叉结合,限制其正向转动的角度,实现反锁;执手上提反锁机构包括第三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设置在内和/或外的执手与拨叉锁止件之间。
[0008]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均包括有传动连
板,传动连板与锁体转动连接,传动连板上设有从动臂,从动臂用于驱动拨叉锁止件进行滑动。
[0009]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连板上的动力槽,所述动力槽与锁芯拨轮相配合。
[0010]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下压拨轮和驱动件,内执手方条上固定安装下压拨轮,下压拨轮上固定安装驱动件,传动连板上设有主动臂,主动臂与驱动件相铰接;所述驱动件上设有用于对下压拨轮的正向转动进行阻挡的第一下压限位槽孔。
[0011]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上提拨轮和上提拨板,内和/或外的执手上连接上提拨轮,上提拨轮上固定安装上提拨板,上提拨板与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提拨板上设有用于对上提拨轮的反向转动进行阻挡的上提限位槽孔。
[0012]进一步完善,所述上提拨轮上还固定安装有内和/或外的执手拨叉,内和/或外的执手拨叉上设有用于对上提拨轮的正向转动进行阻挡的第二下压限位槽孔。
[0013]进一步完善,所述下压拨轮和上提拨轮上设有外六角扳动块,所述第一下压限位槽孔、上提限位槽孔和第二下压限位槽孔为内六角梅花槽,内六角梅花槽与外六角扳动块相配合,内六角梅花槽对外六角扳动块在一个转动方向上阻挡,在另一个转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0014]进一步完善,所述锁舌和锁扣盒之间可以磁性吸合,所述锁舌与锁体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内执手拨叉、外执手拨叉与锁体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0015]进一步完善,所述上提拨板上设有凸柱,驱动件上设有与凸柱配合的弧形限位槽。
[0016]进一步完善,所述从动臂上设有拨动柱,拨叉锁止件上设有拨动槽,拨动柱与拨动槽相配合。所述拨叉锁止件上设有若干竖滑槽,所述锁体上设有若干导向柱,导向柱与竖滑槽对应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与拨动柱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
[0017]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锁舌数量少,噪音小,用内执手和锁芯进行解锁时阻力比较小,机构不容易损坏,产品使用寿命长;2、锁舌通过执手上提转动即可驱动进行反锁,无需钥匙操纵锁芯,操作比较便捷;3、下压内执手就能在带动锁舌缩回,解锁时内执手所需的转动角度小,操作更加灵敏。4、反锁后,外执手无法进行下压操作,可以延长门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锁芯反锁机构在开锁状态时执手拨叉复位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锁芯反锁机构在执手拨叉下压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锁芯反锁机构处于反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在(参照图3)反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在(参照图2)内执手下压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在(参照图1)内执手复位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执手上提反锁机构在(参照图6)复位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执手上提反锁机构在(参照图4)执手上提反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执手上提反锁机构在(参照图3)上提拨板复位常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锁具总装在反锁时在(参照图9和图3)复位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锁具总装在(参照图5和图2)内执手下压进行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锁具总装在解锁时在(参照图6和图1)复位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锁具总装在上提反锁时(参照图8和图6)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为两个内外的执手方条上分别固定安装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两个内外的执手方条的安装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1、锁体,2、锁舌,3、执手拨叉,4、锁芯拨轮,5、拨叉锁止件,6、传动连板,7、从动臂,8、动力槽,9、下压拨轮,10、驱动件,11、主动臂,12、第一下压限位槽孔,13、上提拨轮,14、上提拨板,15、上提限位槽孔,16、第二下压限位槽孔,17、外六角扳动块,18、凸柱,19、第一复位弹簧,20、第二复位弹簧,21、拨动柱,22、拨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包括锁体(1)、锁舌(2)和拉回机构,锁舌(2)滑动安装在锁体(1)上,可以弹出锁体(1)并与门框上的锁扣盒配合,拉回机构包括两个内外设置的执手拨叉(3),执手拨叉(3)转动连接安装在锁体(1)上,可以拨动锁舌(2)缩回锁体(1)内,两个内外的执手拨叉(3)分别连接两个内外的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上设有锁芯反锁机构、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和执手上提反锁机构;锁芯反锁机构包括锁芯拨轮(4)和受锁芯拨轮(4)驱动的拨叉锁止件(5),锁芯拨轮(4)和拨叉锁止件(5)之间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拨叉锁止件(5)与锁体(1)滑动连接;执手下压解锁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设置在内执手与拨叉锁止件(5)之间;执手上提反锁机构包括第三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设置在内和/或外的执手与拨叉锁止件(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均包括有传动连板(6),传动连板(6)与锁体(1)转动连接,传动连板(6)上设有从动臂(7),从动臂(7)用于驱动拨叉锁止件(5)进行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连板(6)上的动力槽(8),所述动力槽(8)与锁芯拨轮(4)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下压拨轮(9)和驱动件(10),内执手连接下压拨轮(9),下压拨轮(9)上固定安装驱动件,传动连板(6)上设有主动臂(11),主动臂(11)与驱动件(10)相铰接;所述驱动件(10)上设有第一下压限位槽孔(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反锁和内开的门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璁孔庆文朱旭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亿德装饰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