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48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包含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与EPS填充层,还包含设置在基底层与EPS填充层之间用于阻挡水渗漏至基底层的排水层及设置在EPS填充层上下表面用于过滤泥沙并加固保护EPS填充层的过滤加筋层。为增强路基结构的防水性,设置了排水层。排水层设置在基底层与EPS填充层之间,水最后止流于排水层,避免了再向下渗漏至地下建筑。过滤加筋层可为无纺布、纳米限位膜等建筑用土工布材料。无纺布等材料一方面由于自带孔洞,能够过滤阻隔泥沙,防止下移的泥沙移动磨损EPS材料;另一方面平铺固定在EPS材料表面后,与用线绳绑扎物体类似,相当于将所有的EPS块绑定固定在一起,分散应力,避免出现集中载荷。避免出现集中载荷。避免出现集中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聚苯乙烯泡沫(简称EPS)具有超轻性、耐压缩性、自立性及耐水性等优点,可以用作填土、结构物背面填料等。在路基施工中,使用EPS换填部分路基填土的施工方法具有减轻路基沉重,减少路基沉降的作用。例如在地下建筑顶部使用EPS换填技术能够降低地下建筑顶部所受荷载,保证安全。
[0003]公开号为CN209482075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采用EPS路基板块填充的路堤结构,包括路面结构层、填充层、基底等。基底置于最底层,填充层与路面结构层依次置于基底上方。填充层为多层EPS路基板块相互错缝搭接铺设而成。路面结构层包括设置在填充层上方的磨耗层、钢筋混凝土盖板和砂石找平层等。EPS路基板质量轻,能够防止路基沉降,但该路堤结构仍存在以下缺陷:路面结构层中的砂石层等结构直接铺设在填充层上方,造成填充层磨损且EPS块受到超出其承受负荷的力后易移位,使路基沉降不平整;防水性能差,水大量向下渗透且当该路堤结构位于地下建筑如地下车库之上时,易向下渗水至地下建筑,造成地下建筑漏水等问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该路基结构减轻地下建筑顶部所受荷载的同时防水性能好,水经过该路基结构不易下漏至地下建筑内部;EPS模块不易被磨损移位,路基结构牢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r/>[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包含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与EPS填充层,还包含设置在基底层与EPS填充层之间用于阻挡水渗漏至基底层的排水层及设置在EPS填充层上下表面用于过滤泥沙并加固保护EPS填充层的过滤加筋层。
[0007]由此,基底层位于最底部,置于地下建筑上方,可为水泥板、钢筋板等结构。EPS填充层作为路基填充材料,置于基底层上方,以替代以往较重的砂石桩柱等结构,可为若干个EPS块拼接而成。为增强路基结构的防水性,设置了排水层。排水层设置在基底层与EPS填充层之间,水最后止流于排水层,从而阻止水向下渗水至基底层,避免了再向下渗漏至地下建筑。
[0008]由于路基结构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砂石填充覆盖在EPS填充层上方,便于后续在上层种植树木或加设其他的路基材料。当雨水向下渗漏时,会带动EPS填充层上表面的泥沙向下移动,一方面泥沙会造成EPS材料磨损降低寿命,另一方面会堵塞排水板层,造成渗漏。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在EPS填充层上下表面均加设了过滤加筋层,过滤加筋层可为无纺布、纳米限位膜等建筑用土工布材料。无纺布等材料一方面由于自带孔洞,能够过滤阻隔泥
沙,防止下移的泥沙移动磨损EPS材料;另一方面平铺固定在EPS材料表面后,与用线绳绑扎物体类似,相当于将所有的EPS块绑定固定在一起,分散应力,避免出现集中载荷。EPS填充层上下均被固定后能够防止移位,避免出现路基沉降。另外,无纺布等柔性材料不易破坏柔性性质的EPS材料。
[0009]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层包含顶部带有进水口的积水盒体,积水盒体包含出水口;积水盒体内底面设有用于将水导流至出水口的导流槽。
[0010]作为优选,所述EPS填充层包含多个EPS路基板块,该路基结构还包含用于拼接EPS路基板块的联结件;所述联结件包含安装座及多个与安装座连接用于固定EPS路基板块的连接部。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座的上方或下方。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含插接刺,所述EPS路基板块包含与插接刺适配的插孔。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包含插接孔与插接杆,相邻的安装座之间通过插接孔与插接杆可拆卸的拼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加筋层包含铺设在EPS填充层上下表面的无纺布。
[0015]作为优选,无纺布通过固定钉刺破固定至EPS填充层。
[0016]作为优选,相邻所述EPS路基板块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0mm。
[0017]作为优选,相邻的EPS路基板块之间填充有砂石。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排水层设置在基底层与EPS填充层之间,水最后止流于排水层,从而阻止水向下渗水至基底层,避免了再向下渗漏至地下建筑。
[0020]2、排水层包含顶部带有进水口的积水盒体,积水盒体包含出水口;积水盒体内底面设有用于将水导流至出水口的导流槽。下渗的水从积水盒体顶部的进水口进入盒体内部,再经过导流槽的导流自动流向出口,排出盒体内部。导流槽的坡度越靠近出水口越大,从而将水引流至出水口排出。
[0021]3、在EPS填充层上下表面均加设了过滤加筋层,过滤加筋层可为无纺布、纳米限位膜等建筑用土工布材料。一方面由于自带孔洞,能够过滤阻隔泥沙,防止下移的泥沙移动磨损EPS材料;另一方面平铺固定在EPS材料表面后,与用线绳绑扎物体类似,相当于将所有的EPS块绑定固定在一起,分散应力,避免出现集中载荷。EPS填充层上下均被固定后能够防止移位,避免出现路基沉降。
[0022]4、包含用于拼接多个EPS路基板块的联结件;联结件包含安装座及多个与安装座连接用于固定EPS路基板块的连接部。每个连接部连接一个EPS路基板块,从而将多个EPS路基板块固定在同一个联结件上,便于集中安装固定。
[0023]5、为固定上下两层EPS路基板块,连接部活动连接于安装座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座的上方或下方,从而能够同时固定上下两层EPS路基板块,防止各层EPS路基板块易发生相对滑动。
[0024]6、同层的联结件相互连接固定后一体化,形成牢固的基底,增强路基结构的牢固稳定性。安装座包含插接孔与插接杆,相邻的安装座之间通过插接孔与插接杆可拆卸的拼接。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排水层的示意图;
[0027]图3是联结件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基底层,2、EPS填充层,21、EPS路基板块,3、排水层,31、积水盒体,311、导流槽,4、联结件,41、安装座,42、连接部,421、插接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2]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包含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1与EPS填充层2,还包含设置在基底层1与EPS填充层2之间用于阻挡水渗漏至基底层1的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包含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1)与EPS填充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在基底层(1)与EPS填充层(2)之间用于阻挡水渗漏至基底层(1)的排水层(3)及设置在EPS填充层(2)上下表面用于过滤泥沙并加固保护EPS填充层(2)的过滤加筋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3)包含顶部带有进水口的积水盒体(31),积水盒体(31)包含出水口;积水盒体(31)内底面设有用于将水导流至出水口的导流槽(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EPS填充层(2)包含多个EPS路基板块(21),该路基结构还包含用于拼接EPS路基板块(21)的联结件(4);所述联结件(4)包含安装座(41)及多个与安装座(41)连接用于固定EPS路基板块(21)的连接部(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下建筑顶部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2)活动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一帆胡静静刘春阳吴斌海施维竺栋明俞明华郑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