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47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一种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其依次包括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第三结构层、第四结构层、第五结构层、第六结构层和第七结构层,第一结构层用于表面保护,由透明材料制成;第二结构层用于光线扩散,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内部混合有若干扩散粒子;第三结构层用于过滤环境光;第四结构层用于对射入的投影光进行反射,其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球状微透镜;第五结构层用于使穿过第四结构层的投影光向后渗透,由透明材料制成;第六结构层用于使从第五结构层渗透过来的投影光向前方反射;第七结构层用于保护及遮挡后侧环境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由七层结构复合而成,其有益于提高投影画面的对比度、均匀度和可视角,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


[0001]本技术涉及投影屏幕,特别涉及一种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

技术介绍

[0002]投影屏幕是与投影仪配合来显示图像、视屏等影像的工具,通常用于商业广告、教学、办公、家庭或影院娱乐等场合。投影屏幕通常分为正投幕和背投幕两种。正投幕是依靠反射原理,投影设备放置于投影屏幕的前方(与观众位于同一侧),投影屏幕对投影光进行反射。背投幕是依靠透射原理,投影设备放置于投影屏幕的背侧(与观众分别位于投影屏幕的两侧),投影光透射过投影屏幕而进入人眼。正投幕可以做成任意尺寸,但是需要控制环境光才能得到很好的观看效果。当环境光越强,画面对比度就越低,呈现出的投影画面就会发白发灰,从而降低画面质量,影响观看体验。因此,对于正投幕,若能降低环境光的干扰、提高画面对比度,便能大大提升画质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第三结构层、第四结构层、第五结构层、第六结构层和第七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用于表面保护,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结构层用于光线扩散,其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内部混合有若干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结构层用于过滤环境光;所述第四结构层用于对射入的投影光进行反射,其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球状微透镜;所述第五结构层用于使穿过第四结构层的投影光向后渗透,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六结构层用于使从第五结构层渗透过来的投影光向前方反射;所述第七结构层用于保护及遮挡后侧环境光。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结构层为中性灰度滤镜。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结构层为通光量由中心至左右两侧呈线性递增的中性灰度渐变滤镜。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0~100n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球状微透镜由透明材料制成,其表面涂覆有反射材料。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结构层由透明材料填充于所述球状微透镜的后侧而形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六结构层由具有反射能力的黑色玻璃纤维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七结构层由黑色油漆涂布于所述第六结构层的表面而形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的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不同。
[0013]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设有可过滤环境光的中性灰度滤镜,其可减少环境光的干扰而提高画面对比度。此外,本技术还设有可使投影光线沿各个方向反射的球状微透镜及用于使渗透光向前反射的黑色玻璃纤维,其可加强投影光线的反射能力,以及提高投影光线的反射角,从
而可提高投影屏幕的画面均匀度及可视角度。本专利技术的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由七层结构复合而成,其有益于提高投影画面的对比度、均匀度和可视角,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第一结构层1、第二结构层2、扩散粒子21、第三结构层3、第四结构层4、球状微透镜41、第五结构层5、第六结构层6、第七结构层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依次包括第一结构层1、第二结构层2、第三结构层3、第四结构层4、第五结构层5、第六结构层6和第七结构层7。
[0019]所述第一结构层1用于表面保护,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结构层1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ET材质、PVC材质、EVA材质、PC材质、PMMA材质、TPU材质等。所述第一结构层1可以是硬质结构层,也可以是软质结构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层1优选为PET膜层,其呈透明状,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其收卷以后易于恢复原状,从而能够保持投影屏幕的平整度,使得投影屏幕不会因为多次收卷和展开而变形,进而提高投影屏幕的商业使用价值。
[0020]所述第二结构层2用于光线扩散,其由透明材料制成。为使光线扩散而提高可视角度,在透明材料中混合有扩散粒子21。所述扩散粒子21可对光线进行扩散,从而改变投影光线的传输角度,以使得投影光线的入射角度及出射角度多样化,进而提高可视角度。所述第二结构层2的透明材料可选用公知的透明材料,其包括但不限于PET材质、PVC材质、EVA材质、PC材质、PMMA材质、TPU材质等。所述扩散粒子21可由公知材料制成,其粒径优选为10~100nm。
[0021]为进一步提高光线传输角度的多样化,所述第一结构层1和第二结构层2的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不同,这样,当光线经过第一结构层1和第二结构层2的结合处时,角度便会发生变化,从而利于改变投影光线的传输角度。
[0022]所述第三结构层3用于过滤环境光,其为中性灰度滤镜。所述第三结构层3在可见光范围内有一致的吸收特性,其可降低通光量而具有阻光作用,其阻光的同时对色彩无影响。当环境光和投影光到达第三结构层3时,在中性灰度滤镜的作用下,环境光可被阻挡而被过滤掉,投影光也会被阻挡一些而损失一些光通量,但是,由于投影光的光强远大于环境光的光强,因此,投影光所损失的光通量,相对于整个投影光而言是极少一部分,而环境光所损失的光通量,则是到达滤镜层的整体环境光的极大部分甚至全部,因此,经过第三结构层3后,环境光可基本被过滤掉,而投影光只有极少部分的损失。当环境光被过滤掉后,就不会对投影光造成干扰,投影画面的对比度就可以大大提升。而投影光极少部分的损失,只会造成亮度的细微变化,因此,整体所呈现出现来的视觉效果便是肉眼可见的对比度提高了。
[0023]进一步地,为使投影画面整体更均匀,所述第三结构层3可选用通光量由中心至左右两侧呈线性递增的中性灰度渐变滤镜,其中间区域的阻光能力最强,两边缘区域的阻光能力最弱,这样,就可以使得投影光经过第三结构层3后,轻微的削减一下中间区域的亮度而使得中间与两侧的亮度更均匀。需说明的是,虽然中性灰度渐变滤镜对环境光的过滤能力也是中间强,两侧弱,但是,通过选择性能合适的中性灰度渐变滤镜,可以使得渐变滤镜中阻光能力最弱的两侧区域也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环境光,从而使得环境光通过该中性灰度渐变滤镜后可基本都被过滤掉。而投影光的光强较大,其通过中性灰度渐变滤镜时,其边缘位置被过滤的光通量小于中间位置被过滤的光通量,从而可以改变投影光的光通量分布,使得投影画面中间位置和两侧位置显示的画面亮度更均匀。
[0024]所述第四结构层4用于对射入的投影光进行反射。所述第四结构层4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球状微透镜41。所述球状微透镜41由透明材料制成,其表面涂覆有反射材料,因而其球状表面能对投影光进行反射。所述球状微透镜41的直径小于15um,每平方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第一结构层(1),用于表面保护,由透明材料制成;第二结构层(2),用于光线扩散,其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内部混合有若干扩散粒子(21);第三结构层(3),用于过滤环境光;第四结构层(4),用于对射入的投影光进行反射,其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球状微透镜(41);第五结构层(5),用于使穿过第四结构层(4)的投影光向后渗透,其由透明材料制成;第六结构层(6),用于使从第五结构层(5)渗透过来的投影光向前方反射;第七结构层(7),用于保护及遮挡后侧环境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层(3)为中性灰度滤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七层结构的滤镜正投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层(3)为通光量由中心至左右两侧呈线性递增的中性灰度渐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赛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