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537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电解生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为解决收卷轴上多孔区域出现打皱现象的难题,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超薄锂电铜箔为收卷对象;使用物理方法在超薄锂电铜箔表面制出多孔区域,收卷时多孔区域也一直连续收卷;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即调整好剥离辊、导向辊、各张力辊和超薄锂电铜箔之间的平行度、张力;超薄锂电铜箔经过切刀辊时,使用切刀把多孔区域单独切出来。使用切刀把多孔区域单独切出来。使用切刀把多孔区域单独切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电解生箔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铜箔的需求量逐级递增。在电子行业中,铜箔作为覆铜板(CCL)和印刷电路板(PCB)的主要材料。在储能领域,铜箔的优良导电性使其成为锂电集流体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生产铜箔的方法中,电沉积制铜法由于其成本、工艺等优势成为国内外铜箔生产的主流工艺。
[0003]为了提升电池的储能性能,开发了带有微孔的铜箔。为满足多孔铜箔能连续收卷生产的需求,需要对多孔区域的铜箔收卷进行处理,以此制备所需宽幅和米数的多孔铜箔。多孔区域的铜箔由于面密度和其它区域不均匀,收卷时同一张箔受的拉力不同,就容易出现打皱,这样就导致铜箔收卷不良,无法正常生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该方法能有效的解决多孔铜箔打皱的问题,提高了多孔铜箔连续收卷的米数,提高了多孔铜箔的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超薄锂电铜箔为收卷对象;随着动力电池往轻量化(原有的基础上减重30%~40%),续航里数高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对电池的负极集流体做出相关改进,在超薄锂电铜箔上面制一定规则的孔,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负极材料的集流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降低电池的重量。超薄锂电铜箔减重对于一线电池动力厂商具有核心竞争力。
[0006]步骤2,使用物理方法在超薄锂电铜箔表面制出多孔区域,收卷时多孔区域也一直连续收卷。
[0007]步骤3,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即调整好剥离辊、导向辊、各张力辊和超薄锂电铜箔之间的平行度、张力;因为多孔区域和其它区域面密度差别很大,铜箔在生产时对各个辊子的张力非常敏感,辊子和铜箔的平行度、张力不一致会对多孔铜箔收卷效果产生影响。
[0008]步骤4,超薄锂电铜箔经过切刀辊时,使用切刀把多孔区域单独切出来。
[0009]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超薄锂电铜箔的厚度为5~6μm。
[0010]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多孔区域的幅宽为100mm~300mm,孔的直径为100~500μm,孔的间距为400~800μm。
[0011]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使用物理方法在超薄锂电铜箔表面制出多孔区域,具体方法为:用胶水在阴极辊上面制点,点对电流具有一定的绝缘作用,能阻止CuSo4在阴极辊析出铜,进而形成多孔区域。可持续生产收卷。
[0012]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连续收卷达3000~5000m。
[0013]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使用切刀把多孔区域单独切出来,具体方法为:在多孔区域两边各放一把切刀,把多孔区域和其他区域切开,用两个收卷辊收卷,一个收多孔区域的超薄锂电铜箔,另一个收其它区域的超薄锂电铜箔。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收卷装置正面示意图,其中:
①‑
切刀辊;
②‑
收卷辊1;
③‑
收卷辊2;
④‑
多孔箔;
⑤‑
非多孔箔;图2为收卷装置侧面示意图,其中:
①‑
多孔箔收卷路径;
②‑
非多孔箔收卷路径;图3为收卷装置整体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利用如图1至如3所示的收卷装置实现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超薄锂电铜箔为收卷对象,其厚度为5~6μm;步骤2,使用物理方法在超薄锂电铜箔表面制出多孔区域:用胶水在阴极辊上面制点,点对电流具有绝缘作用,阻止CuSo4在阴极辊析出铜,进而形成多孔区域。多孔区域的幅宽为100mm~300mm,孔的直径为100~500μm,孔的间距为400~800μm,收卷时多孔区域也一直连续收卷,能独立收卷3000~5000m;步骤3,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即调整好剥离辊、导向辊、各张力辊和超薄锂电铜箔之间的平行度、张力;步骤4,超薄锂电铜箔经过切刀辊时,使用切刀把多孔区域单独切出来:在多孔区域两边各放一把切刀,把多孔区域和其他区域切开,用两个收卷辊收卷,一个收多孔区域的超薄锂电铜箔,另一个收其它区域的超薄锂电铜箔。
[0018]具体实施时:
实施例1
[0019]超薄锂电铜箔的多孔区域位于中间,宽幅在100mm,孔的直径为100μm,孔的间距为400μm,收卷到收卷辊2上;其它区域两侧对称,收卷到收卷辊1上,除去饵料收卷,箔分为3部分。经实验结果,多孔箔收卷3000m左右,收卷状态良好。
实施例2
[0020]超薄锂电铜箔的多孔区域位于中间,宽幅在200mm,孔的直径为200μm,孔的间距为500μm,收卷到收卷辊2上;其它区域两侧对称,收卷到收卷辊1上,除去饵料收卷,箔分为3部分。经实验结果,多孔箔收卷2800m左右,收卷状态良好。
实施例3
[0021]超薄锂电铜箔的多孔区域位于中间,宽幅在300mm,孔的直径为300μm,孔的间距为600μm,收卷到收卷辊2上;其它区域两侧对称,收卷到收卷辊1上;除去饵料收卷,箔分为3部分。经实验结果,多孔箔收卷2500m左右,收卷状态良好。
实施例4
[0022]超薄锂电铜箔的多孔区域位于齿轮端,幅宽在100mm,孔的直径为400μm,孔的间距为700μm,收卷到收卷辊2上;其它区域位于非齿轮端,收卷到收卷辊1上;除去饵料收卷,箔分为2部分。经实验结果,多孔箔收卷3500m左右,收卷状态良好。
实施例5
[0023]超薄锂电铜箔的多孔区域位于齿轮端,幅宽在200mm,孔的直径为500μm,孔的间距为800μm,收卷到收卷辊2上;其它区域位于非齿轮端,收卷到收卷辊1上;除去饵料收卷,箔分为2部分。经实验结果,多孔箔收卷3000m左右,收卷状态良好。
实施例6
[0024]超薄锂电铜箔的多孔区域位于齿轮端,幅宽在300mm,孔的直径为100μm,孔的间距为400μm,收卷到收卷辊2上;其它区域位于非齿轮端,收卷到收卷辊1上;除去饵料收卷,箔分为2部分。经实验结果,多孔箔收卷2700m左右,收卷状态良好。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超薄锂电铜箔为收卷对象;步骤2,使用物理方法在超薄锂电铜箔表面制出多孔区域,收卷时多孔区域也一直连续收卷;步骤3,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即调整好剥离辊、导向辊、各张力辊和超薄锂电铜箔之间的平行度、张力;步骤4,超薄锂电铜箔经过切刀辊时,使用切刀把多孔区域单独切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薄锂电铜箔的厚度为5~6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铜箔的收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多孔区域的幅宽为100mm~300mm,孔的直径为100~500μm,孔的间距为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涛董朝龙范晓涛何博通邵宇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