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84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进行使用时,将电缆本体放入两个弧形固定板的顶部,无卤阻燃管的底部与其中两个防滑垫的顶部贴合在一起,接着转动两个盖板,将其覆盖在电缆本体的上方,此时另外两个防滑垫与无卤阻燃管贴合在一起,接着依次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的底部逐渐拧进对应的螺纹槽内部,从而将电缆本体固定在两个移动底座的上方,通过拉动杆即可拉动左侧的移动组件并带动右侧的移动组件移动,从而带动电缆本体移动,不需要人工拖动,省时省力,且避免了电缆本体在地面上拖动,减少摩擦。少摩擦。少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随着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产品也有惊人的发展速度。从过去的简单的电话电报线缆发展到几千对的话缆、同轴缆、光缆、数据电缆,甚至组合通信缆。该类产品结构尺寸通常较小而均匀,制造精度要求高。而无卤阻燃耐火电缆不仅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同时电缆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
[0003]现有的,如中国专利号:CN217880880U,公开了一种电缆,所述缆芯的外侧等角度绞合有五个铜芯,五个所述铜芯的外侧套设有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的内侧等角度固定安装有五个固定夹。本技术通过将铜芯螺旋式缠绕到一根缆芯上,然后在铜芯的外部套设一个外绝缘层,在外绝缘层的内侧等角度卡接五个固定夹,将固定夹等距安装在内绝缘层的内部,然后在外绝缘层的外侧等距固定安装弯折层,将弯折层设置在保护层的内侧,这样在电缆扭转的时候,缠绕在缆芯上的铜芯可以释放应力向两个相邻的固定夹之间进行弯折,同时可以进行转到,从而增加抗扭转性。
[0004]但现有技术中,无卤阻燃耐火电缆在移动时,大多为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直接拖动,电缆具有一定长度和重量,人工拖动的方式较为吃力,工作效率不高,且拖动电缆时,电缆外表面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容易导致电缆外表面的绝缘层受损,减少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存在无卤阻燃耐火电缆在移动时,大多为工作人员在地面上直接拖动,电缆具有一定长度和重量,人工拖动的方式较为吃力,工作效率不高,且拖动电缆时,电缆外表面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容易导致电缆外表面的绝缘层受损,减少了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无卤阻燃管,所述电缆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
[0007]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均包括移动底座,两个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固定板,两个所述移动底座靠近后表面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强板,多个所述加强板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所述加强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盖板,两个所述盖板的底部和两个弧形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两个所述盖板靠近前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嵌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移动底座靠近前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槽,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底座靠近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柱,另一个所述移动底座靠近一侧的
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固定槽。
[0008]优选的,所述电缆本体包括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底部设置有阻燃层,绝缘层保护内部线缆,防止触电,阻燃层可以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铁链条,两个所述铁链条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嵌设在两个固定槽的内部,通过插杆、铁链条和支撑柱的配合,方便将两个移动底座连接在一起,便于后续的移动。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防滑垫的外表面均与无卤阻燃管的外表面相贴合,多个所述防滑垫的截面均呈弧形设置,方便在防滑垫的作用下,增加摩擦力,防止电缆本体滑落。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螺纹杆外表面的宽度均与多个螺纹槽内部的宽度相匹配,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底座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动杆,通过将螺纹杆的底部拧进螺纹槽内部,便于将电缆本体固定在两个移动底座的上方,防止晃动。
[0012]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的底部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防火层可以阻止电缆火灾对外蔓延,可减少外界火灾对电缆的破坏,耐磨层可以提高电缆本体的耐磨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中,当进行使用时,两个移动底座的底部均设置有自带刹车的万向轮,将两个插杆分别插入两个固定槽内部,通过插杆、铁链条和支撑柱将两个移动底座连接在一起,将电缆本体放入两个弧形固定板的顶部,无卤阻燃管的底部与其中两个防滑垫的顶部贴合在一起,接着转动两个盖板,将其覆盖在电缆本体的上方,此时另外两个防滑垫的底部与无卤阻燃管的顶部贴合在一起,接着依次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的底部逐渐拧进对应的螺纹槽内部,从而将电缆本体固定在两个移动底座的上方,防止晃动,通过拉动杆即可拉动左侧的移动组件移动,在铁链条和插杆的连接下,带动右侧的移动组件移动,从而带动电缆本体移动,不需要人工拖动,省时省力,且避免了电缆本体在地面上拖动,减少摩擦,有利于保护电缆。
[0015]2、本技术中,当进行使用时,通过将插杆从固定槽内部滑出,即可将两个移动组件分开使用,电缆本体的外表面设置了无卤阻燃管,若遇到火灾时,高温会使得无卤阻燃管内部的阻燃剂分解并会化为水,接着海绵层会将这些水吸收,对燃烧的电缆进行阻燃,绝缘层采用硅橡胶绝缘材料,保护内部线缆,防止触电,阻燃层采用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热性、高弹性模量和阻隔性好的特点,防火层采用电缆防火涂料,耐火性能好,可以阻止电缆火灾对外蔓延,可减少外界火灾对电缆的破坏,耐磨层采用纳米耐磨陶瓷涂层,可以提高电缆本体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的正视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海绵层的结构展开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移动组件的结构展开立体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插杆的结构展开立体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1]图例说明:1、电缆本体;101、绝缘层;102、阻燃层;103、防火层;104、耐磨层;2、无
卤阻燃管;3、移动组件;301、移动底座;302、弧形固定板;303、防滑垫;304、螺纹槽;305、盖板;306、螺纹杆;307、固定杆;308、加强板;309、螺纹孔;310、支撑柱;311、插杆;312、固定槽;313、铁链条;4、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卤阻燃耐火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海绵层(4),所述海绵层(4)的外表面设置有无卤阻燃管(2),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移动组件(3);两个所述移动组件(3)均包括移动底座(301),两个所述移动底座(30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固定板(302),两个所述移动底座(301)靠近后表面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强板(308),多个所述加强板(308)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所述加强板(30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307),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杆(307)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盖板(305),两个所述盖板(305)的底部和两个弧形固定板(30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03),两个所述盖板(305)靠近前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309),多个所述螺纹孔(309)的内部均螺纹嵌设有螺纹杆(306),两个所述移动底座(301)靠近前表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螺纹槽(304),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底座(301)靠近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柱(310),另一个所述移动底座(301)靠近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新月曹昕耀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易森电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