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83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包括影像仪本体,所述影像仪本体的右上方安装有用于观看诊断影像的面板本体;还包括:散热通道,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右上方的内部,且所述散热通道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散热孔,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的左上方,且所述散热孔和所述散热通道相互连通,并且所述散热孔的内侧安装有散热片;防尘罩,螺栓固定在所述影像仪本体的左上方。该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设置有罩板,可控制罩板转动,并可对罩板的水平位置以及竖直位置进行调整,将罩板呈竖直方向卡到面板外部,对面板进行防护,且将罩板呈水平方向展开,可对面板进行使用,并可将需要使用的器械放置到罩板上,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影像仪
,具体为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影像仪是用于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仪器,是现代医学诊断学构成的重要辅助诊断工具,随着现代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医疗智能化诊断也在不断的提升,利用医疗影像仪可对人体内不易查出的疾病进行图像采集观测,利用医疗影像仪前的面板进行观察。
[0003]但是,现有的医疗影像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医疗影像仪上的观察面板不具有可调节的外罩,在不使用时,不能利用可调节的外罩对面板进行防护,且在医疗影像仪上的面板进行长时间使用时,内部热量累积,不能对热量进行快速发散,热量的长时间累积会损害医疗影像仪。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医疗影像仪面板不具有可调节的外罩,在不使用时,不能对面板进行防护,且在面板进行长时间时候时,内部热量累积,不能对热量进行快速发散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包括影像仪本体,所述影像仪本体的右上方安装有用于观看诊断影像的面板本体,且所述面板本体为碳纤维材质;
[0007]还包括:
[0008]散热通道,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右上方的内部,且所述散热通道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
[0009]散热孔,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的左上方,且所述散热孔和所述散热通道相互连通,并且所述散热孔的内侧安装有散热片;
[0010]防尘罩,螺栓固定在所述影像仪本体的左上方;
[0011]滑槽,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的右下侧,且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并且所述滑块的外端安装有安装板;
[0012]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上侧,且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利用压缩弹簧弹性连接有限位块,并且所述限位块的上侧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
[0013]连接杆,安装在所述阻尼转轴的外侧,且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阻尼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罩板。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且上方位置的所述散热片的主剖面为倒“7”字形结构,并且所述散热片贯穿所述散热孔,此设计可利用散热片加快热量的传导,使得热量快速从散热孔发散出去。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影像仪本体构成上下滑动结构,且所述
滑块的俯剖面为“T”形结构,此设计可灵活的对安装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罩板的位置进行调整,调节罩板和面板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侧剖面为“凸”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并与所述限位槽为左右滑动连接,此设计可对限位块的移动方位进行限定,避免限位块脱离限位槽。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罩板和所述限位块之间,且所述限位块的最高点高于所述安装板的最高点,此设计可利用限位块实现连接杆的转动和水平移动,对罩板的角度和水平位置进行调整。
[0018]优选的,所述罩板与所述面板本体为卡合连接,且所述罩板的内侧面为光滑状结构,此设计可利用罩板对面板进行防护,并可将展开的罩板当成支撑板使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该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设置有罩板,可控制罩板转动,并可对罩板的水平位置以及竖直位置进行调整,将罩板呈竖直方向卡到面板外部,对面板进行防护,且将罩板呈水平方向展开,可对面板进行使用,并可将需要使用的器械放置到罩板上,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0021](2)该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设置有散热扇和散热片,利用散热扇可对热量进行发散,配合散热片对热量的传导,可快速的将热量从散热孔处传输出去,实现热量的快速发散,避免面板长时间工作而造成热量累积,而面板本体为碳纤维材质,具有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安装板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展开状态下罩板主剖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滑块俯剖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影像仪本体;2、面板本体;3、散热扇;4、散热孔;5、散热片;6、防尘罩;7、滑槽;8、滑块;9、安装板;10、压缩弹簧;11、限位块;12、连接杆;13、罩板;14、限位槽;15、散热通道;16、阻尼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包括影像仪本体1,影像仪本体1的右上方安装有用于观看诊断影像的面板本体2,且面板本体2为碳纤维材质;
[0031]还包括:
[0032]滑槽7,开设在影像仪本体1的右下侧,且滑槽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8,并且滑块8的外端安装有安装板9;
[0033]限位槽14,开设在安装板9的上侧,且限位槽14的内侧利用压缩弹簧10弹性连接有限位块11,并且限位块1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16;
[0034]连接杆12,安装在阻尼转轴16的外侧,且连接杆12远离阻尼转轴16的一端连接有罩板13;
[0035]安装板9通过滑块8与影像仪本体1构成上下滑动结构,且滑块8的俯剖面为“T”形结构;限位块11的侧剖面为“凸”形结构,且限位块11位于限位槽14的内侧并与限位槽14为左右滑动连接;连接杆12连接在罩板13和限位块11之间,且限位块11的最高点高于安装板9的最高点;罩板13与面板本体2为卡合连接,且罩板13的内侧面为光滑状结构;
[0036]转动罩板13,罩板13通过阻尼转轴16进行转动,使得罩板13呈竖直方向,并向右拉动罩板13,罩板13端部安装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利用阻尼转轴16与限位块11连接,故可同步的拉动限位块11进行移动,此时限位块11压动压缩弹簧10在限位槽14内滑动,此时可避免面板本体2阻挡罩板13上移,向上拉动罩板13,控制罩板13向上移动,此时安装板9通过滑块8在影像仪本体1开设的滑槽7内滑动,直至罩板13的位置与面板本体2的位置对应,松开对罩板13向右拉动的拉扯力,压缩弹簧10便可驱动限位块11向左移动复位,从而驱动罩板13向左移动,将罩板13卡到面板本体2的外部,利用罩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疗影像仪前罩面板,包括影像仪本体(1),所述影像仪本体(1)的右上方安装有用于观看诊断影像的面板本体(2),且所述面板本体(2)为碳纤维材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通道(15),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1)右上方的内部,且所述散热通道(15)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扇(3);散热孔(4),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1)的左上方,且所述散热孔(4)和所述散热通道(15)相互连通,并且所述散热孔(4)的内侧安装有散热片(5);防尘罩(6),螺栓固定在所述影像仪本体(1)的左上方;滑槽(7),开设在所述影像仪本体(1)的右下侧,且所述滑槽(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8),并且所述滑块(8)的外端安装有安装板(9);限位槽(14),开设在所述安装板(9)的上侧,且所述限位槽(14)的内侧利用压缩弹簧(10)弹性连接有限位块(11),并且所述限位块(11)的上侧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16);连接杆(12),安装在所述阻尼转轴(16)的外侧,且所述连接杆(12)远离所述阻尼转轴(16)的一端连接有罩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中朱时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锐角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