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世兴专利>正文

一种防虫鸟滴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81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虫鸟滴灌带,涉及滴灌带的领域,其包括管带,所述管带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管带的外侧套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侧壁内含有驱鸟剂颗粒和苦参碱颗粒,且所述外护套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和出水孔位于同一侧,且所述通孔和出水孔对应设置。本申请具有减少虫鸟损坏管带的情况发生,并有助于保证对田地正常的灌溉作业的效果。于保证对田地正常的灌溉作业的效果。于保证对田地正常的灌溉作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虫鸟滴灌带


[0001]本申请涉及滴灌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虫鸟滴灌带。

技术介绍

[0002]滴灌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再经过安装在管道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中,使作物根系最发达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的湿度,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0003]相关技术中,一种滴灌带,包括管带,管带的内壁粘接固定有贴片,贴片与管带内壁贴合的一侧面开设有限流通道。贴片位于限流通道的一端处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与限流通道的一端连通,管带位于限流通道背离进水孔的一端处开设有出水孔,且出水孔与限流通道背离进水孔的一端连通。并且,贴片在管带内沿管带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与贴片一一对应。实际运用中,管带内通水,水液经进水孔进入限流通道,由限流通道对水液的流速进行限制,最后水液经出水孔滴出,并对土壤进行灌溉。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在实际使用滴管带时,滴灌带内具备充足的水液,鸟类往往会啄破滴灌带进行饮水,并且,田地里多虫类,虫类也往往会啃噬滴灌带,从而致使滴灌带损坏,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虫鸟破坏滴灌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虫鸟滴灌带。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虫鸟滴灌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虫鸟滴灌带,包括管带,所述管带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管带的外侧套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侧壁内含有驱鸟剂颗粒和苦参碱颗粒,且所述外护套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和出水孔位于同一侧,且所述通孔和出水孔对应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由外护套对管带进行保护,且外护套在遭到破坏或者水液侵蚀时,外护套内的驱鸟剂颗粒和苦参碱颗粒经得以逐渐释放,并驱鸟杀虫,减少虫鸟损坏管带的情况发生,并有助于保证对田地正常的灌溉作业。
[0009]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外侧还固定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位于外护套背离通孔的一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反光条反射光线,可以对鸟类进行驱逐;另一方面,对该滴灌带的放置进行定位,使得出水孔和通孔位于下方,方便对滴灌带在田地内的布设作业。
[0011]优选的,所述外护套为聚氯乙烯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具备良好的抗晒能力,有助于延长滴管带的使用寿命。
[0013]优选的,所述外护套位于通孔一侧向外凸起并形成有支撑脊,所述支撑脊的长度方向沿外护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外护套内侧位于支撑脊的位置向外凹陷,且所述通孔
位于支撑脊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支撑脊间隔出水孔和地表面,减少出水孔被土壤堵塞的情况发生。
[0015]优选的,所述管带相对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定位脊,两所述定位脊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管道的轴线,所述管带的侧壁上成型有定位槽,所述定位脊嵌入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与定位脊一一对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定位脊和定位槽进行配合,减少管带和外护套之间错误的情况发生。
[0017]优选的,所述管带的内壁粘接固定有贴片,所述贴片与管带内壁贴合的一侧面开设有限流通道,所述限流通道沿贴片长度方向呈连续弯折设置,所述限流通道的一端与出水孔连通,所述贴片背离出水孔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限流通道背离出水孔的一端连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流通道连续弯折设置,有助于延长限流通道的长度,并对水液的流速进行限制。
[0019]优选的,所述限流通道在贴片厚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且所述进水孔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限流通道的对应端部连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贴片时,贴片厚度方向的两侧均可以与管带内壁粘接固定,从而方便对贴边快速安装。
[0021]优选的,所述贴片的端部经倒圆角并形成有曲面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带在贴片处弯折时,减少贴片端部抵破管带的情况发生。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外护套对管带进行保护,且当外护套内的驱鸟剂颗粒和苦参碱颗释放时驱鸟杀虫,从而减少虫鸟损坏管带的情况发生,并有助于保证对田地正常的灌溉作业;
[0025]2.借助支撑脊间隔出水孔和地表面,减少出水孔被土壤堵塞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防虫鸟滴灌带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防虫鸟滴灌带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贴片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4为图3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贴片的结构。
[0030]附图标记:1、管带;11、出水孔;12、定位脊;2、外护套;21、通孔;22、驱鸟剂颗粒;23、苦参碱颗粒;24、支撑脊;25、反光条;26、定位槽;3、贴片;31、曲面端;32、限流通道;33、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虫鸟滴灌带。
[0033]参照图1和图2,防虫鸟滴灌带,包括管带1和套设于管带1外侧的外护套2,管带1的
下侧侧壁贯穿开设有出水孔11,出水孔11沿管带1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干个,外护套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与出水孔11位于管带1的同一侧,且通孔21与出水孔11一一对应设置。
[0034]具体地,图3和图4,管带1的内壁粘接固定有贴片3,贴片3的长度方向沿管带1的轴向设置,贴片3的一端掩盖出水孔11位于管带1内的一侧,且贴片3两端的四个边侧均经倒圆角并均形成有曲面端31。贴片3与管带1内壁贴合的一侧面开设有限流通道32,限流通道32沿贴片3长度方向呈连续弯折设置,限流通道32的一端与出水孔11连通,贴片3背离出水孔1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进水孔33,进水孔33与限流通道32背离出水孔11的一端连通。为了方便贴片3的快速安装作业,限流通道32在贴片3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条,且两个限流通道32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与进水孔33连通。并且,贴片3与出水孔11一一对应。实际安装中,贴片3两侧均具备限流通道32,可以对贴片3较快地进行筛选和粘贴。灌溉作业中,水液经进水孔33进入到限流通道32内,并由限流通道32对水液的流速进行限制,之后水液经出水孔11滴出,对田地进行灌溉。
[0035]参见图,参见图1和图4,外护套2为聚氯乙烯管,外护套2侧壁内含有驱鸟剂颗粒22和苦参碱颗粒23。外护套2位于通孔21一侧向外凸起并形成有支撑脊24,外护套2内侧位于支撑脊24的位置向外凹陷,且支撑脊24的长度方向沿外护套2的长度方向设置,通孔21位于支撑脊24上。同时,外护套2的外侧还粘贴固定设置有反光条25(参见图1),反光条25位于外护套2背离通孔21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虫鸟滴灌带,包括管带(1),所述管带(1)上设置有出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带(1)的外侧套设有外护套(2),所述外护套(2)侧壁内含有驱鸟剂颗粒(22)和苦参碱颗粒(23),且所述外护套(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和出水孔(11)位于同一侧,且所述通孔(21)和出水孔(11)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虫鸟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2)的外侧还固定有反光条(25),所述反光条(25)位于外护套(2)背离通孔(2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虫鸟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2)为聚氯乙烯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虫鸟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2)位于通孔(21)一侧向外凸起并形成有支撑脊(24),所述支撑脊(24)的长度方向沿外护套(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外护套(2)内侧位于支撑脊(24)的位置向外凹陷,且所述通孔(21)位于支撑脊(2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虫鸟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带(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朝王志军董世兴吴俊林王琮王毅杨超飞吕晓辉闫凤丹
申请(专利权)人:董世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