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72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包括测量主体与定位结构;测量主体包括表头、表架,表头安装在表架上,表头的活动触头穿过表架,活动触头所在的一侧的表架上还安装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定位结构包括尺身及定位尺,表架与尺身通过凹槽滑道连接,使得尺身相较于表架能来回移动一定距离,定位尺安装在尺身上;活动触头、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的顶端均为球形结构,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之间的间距为活动触头、第一固定触头之间的间距活动触头直径小于固定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传统方式中测量位置不直观、不准确的弊端。不准确的弊端。不准确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


[0001]本技术属于石油套管螺纹的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石油套管的螺尾测量规。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套管以公母螺纹的形式进行连接,在螺纹设计时,经过计算确定了螺纹的退刀位置,保证螺纹具有足够连接强度的同时,并可防止螺纹拧接时的干涉,因此有必要检验螺纹退刀处的螺尾,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长度且为真实的螺尾。
[0003]检验螺纹加工是否存在提前退刀的工具是螺尾测量规,其工作原理是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理论,即百分表的活动触头(视为第三点)是否在两个固定触头所确定的直线上。
[0004]螺尾测量规的使用方法:将三个触头都置于螺纹的齿底,尤其是确定两个固定触头置于正常螺纹内,小幅度摆动螺尾测量规,找到最小值,将螺尾测量规整体沿着齿底向螺纹大径方向旋转,当活动触头进入检验区域时,通过螺尾测量规读数即可判断螺纹加工是否存在提前退刀的情况,如果指示表读数不大于+0.005in(+0.13mm),则螺尾视为合格。根据API 5B要求,螺尾测量规使用前需将百分表设置零位。对于偏梯形螺纹,规格不大于13.375in者,完整螺纹牙底在同一直线上,应以平面作为校正基准;对于规格不小于16in者,完整螺纹牙底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呈阶梯状,应以完整螺纹牙底作为校正基准(在校正量规前,应检验这些完整螺纹牙底的锥度是否合适);对于圆螺纹,使用方法不受规格限制。
[0005]螺尾测量位置的确定方法:根据API 5B规定,螺尾测量规的测量起始位置是螺纹退刀前1/4周或者三角形顶点前1/4周的螺纹齿底。距离管端特定距离的平面垂直于螺纹轴线,由于螺纹具有螺旋升角,螺尾测量规转动时,活动触头轨迹线与此平面只能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测量的起始位置;
[0006]查询关于螺尾测量规的相关申请文件,存在专利申请“管外特殊螺距梯形螺纹螺尾测量装置(申请号201220255934.6)”、“一种应用于特殊螺纹接头的螺尾测量仪(申请号:2202120864442.6)”;该两件申请文件主要内容是在触头的形状上做改进,以适应不同的螺纹形式;两申请文件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测量装置无法准确定位螺尾测量的起始位置。石油套管螺纹牙型的齿槽宽度通常在1.5~4.5mm之间,在寻找螺尾测量的起始位置时,观察者以目视的方式进行确定平头深度尺顶端在某个螺纹齿底的中部位置,此位置与上述交点位置存在视觉判断误差,达到
±
0.5mm;以5牙每英寸的API偏梯形螺纹为例,在7.0in规格的管子上,螺纹升角约为0.5
°
,轴向
±
0.5mm所对应的径向圆周角大约是70
°
,极大干扰了对测量起始位置的准确判断;上述的两申请所公布的螺尾测量规都存在无法准确定位测量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该螺尾测量规配合多种直径规格的球头式触头能够适应多种螺纹形式,定位尺可设定测量的
起始位置,具有弹性连接的尺身与表架,实现了测量过程中活动触头与螺纹始终保持相对一致的测量位置。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包括测量主体与定位结构;所述测量主体包括表头、表架,所述表头安装在所述表架上,所述表头的活动触头穿过所述表架,所述活动触头所在的一侧的表架上还安装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尺身及定位尺,所述表架与尺身通过凹槽滑道连接,使得尺身相较于表架能来回移动一定距离,所述定位尺安装在所述尺身上;
[0010]所述活动触头、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的顶端均为球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触头与第二固定触头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活动触头与第一固定触头之间的间距活动触头直径小于固定触头,且差值不小于0.20mm。
[0011]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尺身上的凹槽内,且套设在凹槽内的导向柱上,所述尺身一端也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尺身沿所述导向柱移动时,压缩所述弹簧。
[0012]当利用所述螺尾测量规进行测量时,定位尺与工件的接触压力不超过2N。
[0013]定位尺的测量精度为0.1mm。
[0014]石油套管螺纹都是锥螺纹,螺纹锥线与轴线的夹角为α,当L为螺尾测量规的固定触头间距A时,螺纹轴向上的一定长度L在螺纹锥线上的距离为Ls,存在L=Ls*cosα,第一固定触头与第二固定触头的间距为A,当A>Ls,测量时,第二固定触头与螺纹齿底和螺纹承载侧完全接触;当A<Ls时,第一固定触头与螺纹齿底和螺纹承载侧完全接触。
[0015]其中,活动触头安装在表头上,固定触头安装在表架上,锁紧定位尺时,触头与定位尺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由弹簧控制;另一个方面,该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触头顶端为球头式的多种直径规格,能够适应多种螺纹形式的测量;在弹簧的拉紧作用下,第一固定触头或第二固定触头与螺纹的齿底和齿侧同时接触,在测量过程中,活动触头与螺纹始终保持相对一致的测量位置。
[0016]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触头顶端为球头式结构,在测量时,固定触头与齿底和齿侧以同时相切的方式接触,同时,活动触头直径小于固定触头,活动触头只与螺纹的齿底接触;在测量时,定位尺能够准确的确定测量的起点,弹簧机构实现了测量过程中活动触头与螺纹始终相对一致的测量位置,能够有效的保证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结构正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结构背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表架内部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定位尺设计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测量外螺纹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测量内螺纹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
表头,2

表架,3

尺身,4

定位尺,5

弹簧,6

导向柱,
[0027]7‑
公螺纹,8

母螺纹,101

活动触头,201

第一固定触头,
[0028]202

第二固定触头,22

锁紧螺丝,23

后盖螺丝,2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主体与定位结构;所述测量主体包括表头、表架,所述表头安装在所述表架上,所述表头的活动触头穿过所述表架,所述活动触头所在的一侧的表架上还安装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尺身及定位尺,所述表架与尺身通过凹槽滑道连接,使得尺身相较于表架能来回移动一定距离,所述定位尺安装在所述尺身上;所述活动触头、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的顶端均为球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触头、第二固定触头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活动触头、第一固定触头之间的间距活动触头直径小于固定触头,且差值不小于0.2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螺尾测量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尺身上的凹槽内,且套设在凹槽内的导向柱上,所述尺身一端也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尺身沿所述导向柱移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敬辉太倩楠张军雒胜起刘光运闫龙陈玉鹏陈涛吕春莉杨腾飞黄永智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