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及采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439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及采收方法,佛手果采摘器包括杆体,在杆体尾部设置有手柄,在杆体前端设置有钩体,所述钩体具有针尖结构,以使钩体能够插入佛手果中;采收方法步骤包括:握住佛手果采摘器的手柄,使钩体的针尖结构朝下;借助于臂力将佛手果采摘器的钩体插入佛手果中;转动佛手果采摘器,使佛手果与果柄分离;移动佛手果采摘器,将附有佛手果的钩体伸入指定位置,使佛手果从钩体上脱落并落至收集容器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极其简单且巧妙的方案实现了安全、高效地、轻松采收佛手果的效果。轻松采收佛手果的效果。轻松采收佛手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及采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佛手果采收
,具体涉及佛手果采摘器及采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佛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佛手的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

10月成熟,果(即佛手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
[0003]受限于当前佛手种植产业机械化水平低的限制,现有采摘佛手果的方式都是人工采收,具体是:采收人员背着背篓进入佛手种植区,然后戴上手套逐个摘取佛手果。由于佛手的枝干上具有很多硬锐刺,导致采收人员在采摘佛手果时经常被扎伤,即使带上手套也不可避免被扎伤,这也是佛手种植业一直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而且,需要采收人员扒开部分干涉的枝干才能摘取佛手果,操作时非常麻烦。更关键的是,现有采收佛手果的方式效率较低,即使是一名熟练的采收人员,针对单个重量在两斤以内的佛手果,通常也只有2

3个佛手果/分钟的采收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述采收效率是指将佛手果从支杆上摘下并放入指定容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至少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及采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它包括杆体,在杆体尾部设置有手柄,在杆体前端设置有钩体,所述钩体具有针尖结构,以使钩体能够插入佛手果中。
[0007]为了进一步降低佛手果的采摘难度,沿着所述钩体的根部到钩体尖端,所述钩体由粗变细。
[0008]为了防止附着在钩体上的佛手果掉落,所述钩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根部节段和针尖节段,针尖节段偏向手柄侧,根部节段与针尖节段之间具有150
°
至180
°
的夹角。
[0009]为了更顺利、更稳定地采摘佛手果,所述钩体具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钩体的朝向基本相同。
[0010]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所述钩体的根部节段连接在同一个U形部的端部,U形部的底部连接在杆体前端。
[0011]为了能够更容易地、更低成本的制造佛手果采摘器,所述的U形部与两个钩体一体成型,U形部的敞口朝向与杆体轴向方向一致。
[0012]为了更顺利、更稳定地采摘佛手果,两个所述钩体各自朝外侧倾斜,以使自钩体根部到钩体尖端,两个所述钩体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
[0013]一种采用前述佛手果采摘器的采收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握住佛手果采摘器的手柄,使钩体的针尖结构朝下;步骤2,借助于臂力将佛手果采摘器的钩体插入佛手果中;步骤3,转动佛手果采摘器,使佛手果与果柄分离;步骤4,移动佛手果采摘器,将附有佛手果的钩体伸入指定位置,使佛手果从钩体上脱落并落至收集容器中。
[0014]进一步地,步骤3中,转动的角度为30
°
~90
°
。采用这样的操作步骤,能够灵活、轻松的将佛手果与果柄分离。
[0015]作为优选方案,收集容器采用背篓,指定位置是指采收人员背着的背篓中;步骤4中,移动佛手果采摘器是指向后翻转佛手果采摘器,钩体在背篓中处于朝下的状态。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极其简单且巧妙的方案实现了安全、高效地、轻松采收佛手果的效果,采收佛手果时主要是先将佛手果采摘器的钩体插入佛手果中,然后转动佛手果采摘器,再移动佛手果采摘器,这个过程类似于“借助于钩子抓取东西后放到指定容器中”,不仅操作顺手,而且轻松、简单,且在远离硬锐刺的位置就能够顺利操作。相比于现有的手工采收方式,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优异的效果,一方面能够将采收人员的扎伤点(被硬锐刺扎伤的部位)由平均不低于20个/天降低到0~2个/天,另一方面能够将每名采收人员的采收效率由现有的2

3个佛手果/分钟提升到不低于15个佛手果/分钟。
附图说明
[0017]图1、图2为实施例1中佛手果采摘器立体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佛手果采摘器的针尖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图5为实施例4中佛手果采摘器立体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中佛手果采摘器的针尖结构立体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9]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包括杆体1,在杆体1尾部设置有手柄2,在杆体1前端设置有钩体3,钩体3具有针尖结构,以使钩体3能够插入佛手果中。本实施例中,沿着钩体3的根部到钩体尖端,钩体3由粗变细。其中,钩体3包括一体成型的根部节段31和针尖节段32,针尖节段31偏向手柄2侧,根部节段31与针尖节段32之间具有170
°
的夹角;钩体3具有两个,两个钩体3的朝向基本相同,两个钩体3的根部节段31连接在同一个U形部4的端部,U形部4的底部连接在杆体1前端;U形部4与两个钩体3一体成型,U形部4的敞口朝向与杆体1轴向方向一致。两个钩体3各自朝外侧倾斜,以使自钩体根部到钩体尖端,两个钩体3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本实施例中,两个钩体3的针尖节段32的截面呈矩形,这种针尖节段32类似于錾子的尖部所在节段。
实施例
[0020]附图编号参照实施例1对应的部分,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包括杆体1,在杆体1尾部设置有手柄2,在杆体1前端设置有钩体3,钩体3具有针尖结构,以使钩体3能够插入佛手果中。本实施例中,沿着钩体3的根部到钩体尖端,钩体3由粗变细。钩体3具有两个,两个钩体3的朝向基本相同,两个钩体3的根部节段31连接在同一个U形部4的端部,U形部4的底部连接在杆体1前端;U形部4与两个钩体3一体成型,U形部4的敞口朝向与杆体1轴向方向一致。两个钩体3各自朝外侧倾斜,以使自钩体根部到钩体尖端,两个钩体3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
实施例
[0021]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参照实施例1,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两个钩体3的针尖节段32的截面呈圆形,根部节段31与针尖节段32之间具有180
°
的夹角。
实施例
[0022]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包括杆体1,在杆体1尾部设置有手柄2,在杆体1前端设置有钩体3,钩体3具有针尖结构,以使钩体3能够插入佛手果中。本实施例中,沿着钩体3的根部到钩体尖端,钩体3由粗变细。其中,钩体3包括一体成型的根部节段31和针尖节段32,针尖节段31偏向手柄2侧,根部节段31与针尖节段32之间具有170
°
的夹角;钩体3具有三个,三个钩体3的朝向基本相同,三个钩体3的根部节段31连接在杆体1前端。两个钩体3各自朝外侧倾斜,以使自钩体根部到钩体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佛手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杆体(1),在杆体(1)尾部设置有手柄(2),在杆体(1)前端设置有钩体(3),所述钩体(3)具有针尖结构,以使钩体(3)能够插入佛手果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佛手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钩体(3)的根部到钩体尖端,所述钩体(3)由粗变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佛手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3)包括一体成型的根部节段(31)和针尖节段(32),针尖节段(31)偏向手柄(2)侧,根部节段(31)与针尖节段(32)之间具有150
°
至180
°
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佛手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3)具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钩体(3)的朝向基本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佛手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钩体(3)的根部节段(31)连接在同一个U形部(4)的端部,U形部(4)的底部连接在杆体(1)前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佛手果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部(4)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芳红陈果陈鹏光李隆云宋旭红王勇德吴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潼南区地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