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改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18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质改善机构,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布置在水箱内右侧,循环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水管,水管背离循环水泵的一端贯穿水箱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水体水面上侧且固定安装多个与水管相通的喷洒器,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贯穿隔水板,隔水板固定连接在水箱内,水箱左表面安装有用于延伸至水体内并与水箱相通的软管,软管背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硬质管,硬质管另一端固定安装过滤接头,硬质管的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编织绳,编织绳背离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漂浮板的下表面,通过对养殖池内的污水进行净化后循环使用,增加净化后水体的含氧量,改善了水体质量,为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了珍珠的产量。高了珍珠的产量。高了珍珠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改善机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水质改善机构,属于珍珠养殖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养殖珍珠,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在河道、湖泊等天然水域,向水中泼洒有机肥或化肥等培养浮游作物作为珍珠蚌的饵料,然而大量使用有机肥或化肥等,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吃剩的饵料残渣和珍珠蚌的粪便在水体底部沉积,导致水体底部有机物不断积累,易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水体严重缺氧,易造成珍珠产量低甚至引发珍珠蚌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质改善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增加含氧量,从而改善水体质量,为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质改善机构,包括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布置在水箱内右侧,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水管,所述水管背离循环水泵的一端贯穿水箱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水体水面上侧,所述水管处于水体水面上侧的部位固定安装多个与水管相通的喷洒器,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贯穿用于分隔水箱内部空间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固定连接在水箱内,所述水箱左表面安装有用于延伸至水体内并与水箱相通的软管,所述软管背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硬质管,所述硬质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过滤泥沙和水草等杂质的网筒,所述硬质管的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编织绳,所述编织绳背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漂浮板的下表面。
[0005]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板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所述漂浮板的左侧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插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面向螺纹孔的一面均匀开设有多个与限位螺丝相配合的盲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水板背离循环水泵的一侧设有活性炭网,所述活性炭网在水箱内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网背离隔水板的一侧设有过滤杂质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水箱内,所述过滤网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呈C字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表面左侧为开口状,所述水箱上表面左侧通过螺丝安装有用于封堵水箱开口部位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水箱之间安装有密封条,所述盖板上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左表面下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阀门,所述水箱的底部对称固定两个C形支撑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在循环水泵通电工作时,水体通过软管进入水箱与隔水板形成的空间内,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贯穿隔水板,从而水体进入循环水泵的进水端,并从循环水泵的出水端流出,循环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水管,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喷洒器,从而水体通过水管进入喷洒器内,进入喷洒器内的水分从上至下喷出,喷出的水分形成雾状与空气接触,使含氧量增加。
[0012]漂浮板通过编织绳和弹簧与硬质管相连接,因漂浮板漂浮在水面上部,实现使软管安装网筒的一端远离水体底部的淤泥层,从而防止循环水泵工作时水体底部的淤泥进入软管、循环水泵等内部,一方面防止水分浑浊,另一方面防止喷晒器被堵塞。
[0013]利用弹簧连接硬质管和编织绳,从而漂浮板受波浪影响而晃动时,因硬质管受水体阻挡作用不能实时随漂浮板的起伏而起伏,故弹簧被产生弹性形变用于中和漂浮板起伏高度与硬质管起伏高度的差,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编织绳与漂浮板连接部位断开。
[0014]调整漂浮块在漂浮板中空腔内的长度,进而漂浮板与漂浮块共同形成的结构的面积发生改变,使漂浮板与漂浮块形成的结构受到的浮力发生改变,便于根据软管安装网筒一端的重量调整浮力大小,使漂浮板始终保持在液面以上。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质改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质改善机构中水箱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水质改善机构中漂浮块与漂浮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中:1

水箱、2

水管、3

软管、4

喷洒器、5

循环水泵、6

隔水板、7

过滤网、8

活性炭网、9

出水阀门、10

C形支撑腿、11

漂浮板、12

漂浮块、13

限位螺丝、14

编织绳、15

弹簧、16

网筒、17

硬质管、18

盖板、19

第二把手、20

第一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质改善机构,包括循环水泵5,循环水泵5布置在水箱1内右侧,循环水泵5的进水端贯穿固定连接在水箱1内的用于分隔水箱1内部空间的隔水板6,隔水板6背离循环水泵5的一侧设有活性炭网8,通过活性炭网8可以截留水中悬浮的细小污染物,活性炭网8背离隔水板6的一侧设有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水箱1内的过滤网7,通过过滤网7防止水体内含有泥沙和水草进入循环水泵5内,过滤网7右侧面固定连接呈C字状的第一把手20,为过滤网7拆装提供抓握载体,水箱1左表面安装有用于延伸至水体内并与水箱1相通的软管3,循环水泵5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水管2,水管2背离循环水泵5的一端贯穿水箱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水体水面上侧,水管2处于水体水面上侧的部位固定安装多个与水管2相通的喷洒器4,循环水泵5工作时,隔水板6与水箱1形成空间内
的水分通过水管2进入喷洒器4内,进入喷洒器4的水分从上至下喷出,喷出的水分成雾状与空气接触,使含氧量增加。
[0023]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软管3背离水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硬质管17,通过在硬质管17远离软管3的一端安装网筒16,防止水体中的水草等杂质的进入软管3内,硬质管17的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弹簧15,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编织绳14,利用弹簧15连接硬质管17和编织绳14,从而使漂浮板11受波浪影响而晃动,因硬质管17受水体阻挡作用不能实时随漂浮板11的起伏而起伏,故弹簧15被产生的弹性形变用于中和漂浮板11起伏高度与硬质管17起伏高度的差,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编织绳14与漂浮板11连接部位断开。
[0024]如图3和图4所示,漂浮板11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盲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限位螺丝13,漂浮板11的左侧面开设有安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改善机构,包括循环水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5)布置在水箱(1)内右侧,所述循环水泵(5)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水管(2),所述水管(2)背离循环水泵(5)的一端贯穿水箱(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水体水面上侧,所述水管(2)处于水体水面上侧的部位固定安装多个与水管(2)相通的喷洒器(4),所述循环水泵(5)的进水端贯穿用于分隔水箱(1)内部空间的隔水板(6),所述隔水板(6)固定连接在水箱(1)内,所述水箱(1)左表面安装有用于延伸至水体内并与水箱(1)相通的软管(3),所述软管(3)背离水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硬质管(17),所述硬质管(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过滤泥沙和水草的网筒(16),所述硬质管(17)的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编织绳(14),所述编织绳(14)背离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漂浮板(11)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11)上表面左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13),所述漂浮板(11)的左侧面开设有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清华徐刚徐嘉文夏鹏尧徐一洋徐芳磊聂丽君袁明凤姚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万年清华珠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