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保护的
,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碰到坑洼路、上坡顶、路面障碍物、地面冲击物等引起的撞击电池包底部,会使电池包发生结构变形和破坏情况,而一些电池包整体高度低,底部防护结构设计思路不合理,同时底部防护性能差,底部撞击过程中容易挤压液冷板的流道区域,可靠性差,且液冷板容易破裂泄露,安全性无法保证,更严重的撞击会导致电芯外壳破裂从而引起起火爆炸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通过设置支撑体减少外部力量对液冷板流道区域的直接撞击,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包安全性的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包括多个贴合设置在所述液冷板底部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面与所述液冷板的非流道区域抵接,所述支撑体底面至所述液冷板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液冷板的流道区域的底面至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设置于电池包的液冷板(1)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贴合设置在所述液冷板(1)底部的支撑体(2),所述支撑体(2)的顶面与所述液冷板(1)的非流道区域(3)抵接,所述支撑体(2)底面至所述液冷板(1)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液冷板(1)的流道区域(4)的底面至所述液冷板(1)底面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区域(4)包括所述液冷板(1)内液体流动的区域,所述非流道区域(3)包括所述流道区域(4)之间的间隔区,多个所述支撑体(2)的顶面与所述间隔区的顶面完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为方钢或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体(2)成型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任飞,孙艳,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