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缝合线束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99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4
一种束紧缝合线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束紧器,所述束紧器具有被配置成捕获缝合线的缝合线捕获部分、与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联接的束紧器锁定件以及具有管腔的束紧器锚定件。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被延伸出所述管腔,以捕获所述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由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捕获。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牵拉到所述束紧器锚定件的所述管腔中。将所述缝合线束紧在所述束紧器锁定件和所述束紧器锚定件之间。紧器锁定件和所述束紧器锚定件之间。紧器锁定件和所述束紧器锚定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缝合线束紧器
[0001]关于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的声明
[0002]本专利技术是在国家科学基金(NSF)SBIR第一阶段授予的1912944号奖项的政府支持下完成的。政府对本专利技术拥有某些权利。
[0003]优先权
[0004]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10月23日提交的名称为“内窥镜缝合线束紧器及应用方法”、专利技术人为Azadeh Khanicheh和Amos G.Cruz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3/104,585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0005]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内窥镜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通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输送的缝合线束紧器(suture cinch)。

技术介绍

[0006]缝合线束紧器(束带)是打结的一种替代方法,以固定和锚固缝合线而使伤口闭合和组织逼近。束紧器既可被用于间断地缝合,也可被用于连续地缝合。这种束紧装置通常通过在两个同心圆柱形部件之间的压缩来固定缝合线。目前,可用的柔性内窥镜束紧装置在患者身体外部将缝合线装载到束紧器中。必须将缝合线的自由端(其为未附接到针的缝合线端)装载到位于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外部的束紧装置中。这种装置常常利用缝合线穿线器将缝合线穿入到束紧器中,从而使束紧器能够穿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前进。
[0007]通常使用内窥镜的圈套器将息肉、腺瘤或异物通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从胃肠道内去除。替代地,目前使用内窥镜钩进行内窥镜黏膜下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一种束紧缝合线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一种束紧器(cinch),该束紧器具有被配置成捕获缝合线的缝合线捕获部分、与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联接的束紧器锁定件以及具有管腔的束紧器锚定件。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延伸出所述管腔,以捕获所述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由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捕获。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牵拉到所述束紧器锚定件的所述管腔中。将所述缝合线束紧在所述束紧器锁定件和所述束紧器锚定件之间。
[0009]所述方法可以将所述束紧器定位到内窥镜的工作通道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被延伸出所述内窥镜的所述工作通道。
[0010]所述方法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手柄来克服阈值部署力而在患者体内部署所述束紧器锚定件。该方法还可以通过拉动所述手柄来克服阈值脱离力而使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从所述束紧器锁定件脱离。所述束紧器可以与手持式束紧装置的输送轴联接。所述输送轴可以被定位在所述内窥镜的附件端口中。所述附件端口可以通向位于插入管内部的工作通道。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以是相对于所述管腔和/或所述插入管可旋转的(例如,使用所
述手柄)。
[0011]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以包括圈套器。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以是柔性的。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以在其从输送壳体和/或所述锚定件延伸之后或延伸时扩展。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限定开口,该开口比所述管腔的直径大。这有利地允许所述圈套器/钩易于捕获所述缝合线。由于具有柔性,所以所述圈套器/钩(捕获部分)可以被牵拉到输送导管和锚定件壳体中。为此,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以由丝线形成。该丝线可以由不锈钢、镍钛诺、尼龙、编织聚酯、聚丙烯和/或丝绸线形成。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以具有介于约0.005英寸和约0.025英寸之间的粗细或厚度。
[0012]所述方法可以在捕获所述缝合线之前在患者体内缝合所述缝合线。所述方法还可以捕获位于所述患者体内的所述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可以借助所述束紧器锚定件和所述束紧器锁定件之间的过盈配合而被束紧。
[0013]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束紧系统包括具有插入管的内窥镜。所述插入管具有多个通道。该系统还包括具有与柔性驱动丝线可移动地联接的手柄的束紧装置。所述手柄被配置成使驱动丝线在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内向近端或向远端移动。所述束紧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丝线的远端联接的缝合线捕获部分。所述驱动丝线向远端方向的移动引起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向远端方向移动。所述束紧装置包括束紧器锚定件,所述束紧器锚定件具有供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行进穿过的管腔。所述束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联接的束紧器锁定件。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向远端方向的移动引起所述束紧器锁定件向远端方向的移动。以类似的方式,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向近端方向的移动引起所述束紧器锁定件向近端方向的移动。所述管腔的内径被配置成:当所述束紧器锁定件进入所述管腔时,提供与所述束紧器锁定件的过盈配合。
[0014]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束紧器锁定件与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脱离地联接。所述束紧器锚定件也可以与输送壳体可脱离地联接。
[0015]此外,该系统可以包括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可以在患者体内被缝合(例如,在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捕获所述缝合线之前)。所述束紧器锚定件还可以具有紧固部分,该紧固部分被配置成将所述束紧器锚定件与输送壳体联接。
[0016]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束紧装置包括输送壳体,该输送壳体被配置成装配在工作通道(例如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内。束紧器锚定件与所述输送壳体联接。所述束紧器锚定件具有从近端延伸到远端的管腔。缝合线捕获部分被可移动地定位在所述管腔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被配置成捕获缝合线。束紧器锁定件与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联接。所述束紧器锁定件被配置成:当所述束紧器锁定件进入所述管腔时,提供与由所述管腔形成的内径的过盈配合。
[0017]此外,该装置可以包括与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联接的用户操纵的驱动丝线。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是柔性的。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可以包括圈套器和/或丝线。
附图说明
[001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从如下参考下面紧接着概述的附图所讨论的“具体实施方
式”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优点。
[0019]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躺在医院环境中的手术台上的患者。
[0020]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内窥镜。
[0021]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的部分展示图。
[0022]图2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的远端。
[0023]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束紧装置。
[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束紧缝合线的过程。
[0025]图5A至图5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前进到接入端口缝合线中的输送轴。
[0026]图5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从工作通道延伸出的缝合线捕获部分。
[0027]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缝合线捕获部分的开始从输送壳体延伸出的部分。
[0028]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束紧器部署系统的剖面图。
[0029]图7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的捕获了缝合线的缝合线捕获部分。
[0030]图7B至图7E示意性地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束紧缝合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束紧器,所述束紧器包括:缝合线捕获部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被配置成捕获缝合线;束紧器锁定件,所述束紧器锁定件与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联接,以及具有管腔的束紧器锚定件;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延伸出所述管腔,以捕获所述缝合线;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牵拉到所述束紧器锚定件的所述管腔中;以及将所述缝合线束紧在所述束紧器锁定件和所述束紧器锚定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按压手柄来克服阈值部署力而在患者体内部署所述束紧器锚定件;和通过拉动所述手柄来克服阈值脱离力而使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从所述束紧器锁定件脱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延伸出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和将所述束紧器定位到所述内窥镜的所述工作通道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包括圈套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是柔性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包括丝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捕获所述缝合线之前在患者体内缝合所述缝合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线借助所述束紧器锚定件和所述束紧器锁定件之间的过盈配合而被束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束紧器与手持式束紧装置的输送轴联接,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输送轴定位在内窥镜的附件端口中。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管腔旋转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11.一种束紧系统,所述束紧系统包括: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具有至少一个工作通道;束紧装置,所述束紧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柔性驱动丝线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所述手柄被配置成使所述驱动丝线在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内向近端或向远端移动;缝合线捕获部分,所述缝合线捕获部分与所述驱动丝线的远端联接,其中,所述驱动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想象内窥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