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及智能教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333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及智能教室系统,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包括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以及集中供电设备,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与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集中供电设备用于电性连接市电供电电路,并将市电供电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及将直流电输入至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通过集中供电设备将市电供电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入至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无需为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配置一个对应的转换器,降低了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同时使用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教室电器设备同时使用过程中的电能损耗。教室电器设备同时使用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及智能教室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智能教室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及智能教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给学生展示更丰富、更生动的教学内容,目前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课堂教学已变得非常普遍,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每个学校的智能教室数量都在快速增长,数量多达数百间,每个教室都配置有多个电器设备,例如,计算机、投影仪、智慧大屏、空调、扩音音箱、摄像头、多媒体播放器、麦克风、智能教室灯以及智能黑板等。
[0003]目前,智能教室的每个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均需要配置一个对应的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AC)转换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的转换器,转换器用于将市电供电电路提供的AC转换为DC,并将DC输入至对应的电器设备。
[0004]然而,每个转换器在将市电供电电路提供的AC转换为DC的过程中,存在电能损耗,当多个电器设备同时使用时,对应的多个转换器同时将市电供电电路提供的AC转换为DC,导致电能损耗急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及智能教室系统,以克服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包括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以及集中供电设备,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用于电性连接市电供电电路,并将所述市电供电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及将所述直流电输入至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
[0007]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供电线路,所述第一供电线路设置于智能教室墙体的内部;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电器设备,每个第一电器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教室墙体;每个第一电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0008]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供电线路,所述第二供电线路设置于智能教室绝缘地板下方;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包括第二电器设备,多个第二电器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教室绝缘地板;每个第二电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0009]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多个无线发射线圈以及多个无线接收线圈,每个第二电器设备设置有一个储能模块,多个无线发射线圈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线路,每个无线接收线圈与一个无线发射线圈相对设置,每个无线接收线圈电性连接于一个储能模块,并与该储能模块形成闭合回路,该储能模块电性连接于对应的
所述第二电器设备;每个无线发射线圈用于在所述直流电的驱动下发射变化磁场至对应的一个无线接收线圈;每个无线接收线圈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变化磁场生成对应的感应电流,并将所述感应电流输入至对应的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电流,并储存所述感应电流对应的感应电能。
[0010]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网线电性连接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的设备状态。
[0011]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多个短路传感器以及多个智能开关,每个短路传感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该短路传感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一个智能开关的第一端,该智能开关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一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每个短路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的智能教室供电回路是否短路,并在检测到所述智能教室供电回路短路时,发送断开指令至对应的所述智能开关;每个智能开关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断开指令,并根据所述断开指令,切换开关状态至断开状态。
[0012]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教室桌椅位置对应的智能教室绝缘地板,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于多个智能开关;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教室桌椅对应的桌椅压力,并根据所述桌椅压力判断所述教室桌椅位置坐有学生时,控制多个智能开关闭合,以及根据所述桌椅压力判断所述教室桌椅位置未坐有学生时,控制多个智能开关断开。
[0013]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信息展示模块,所述信息展示模块通信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桌椅压力,判断所述学生是否缺课,并在判断出所述学生缺课时,生成并发送包含所述学生的学生信息的缺课信息至所述信息展示模块;所述信息展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缺课信息,并将所述缺课信息进行展示。
[0014]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警示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于多个智能开关,所述警示模块通信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智能教室的环境温度,并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每个智能开关的所述开关状态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所述温度传感器还用于监测学生的人体温度,并当所述人体温度异常时,生成并发送对应的体温警示指令至所述警示模块;所述警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所述体温警示指令,并生成对应的体温警示信息。
[00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教室系统,包括市电供电电路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所述市电供电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所述市电供电电路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至所述集中供电设备。
[0016]本申请提供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及智能教室系统中,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包括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以及集中供电设备,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与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集中供电设备用于电性连接市电供电电路,并将市电供电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及将直流电输入至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在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同时使用过程中,无需为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配置一个对应的转换器,降低了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同时使用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教室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得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以及集中供电设备,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用于电性连接市电供电电路,并将所述市电供电电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及将所述直流电输入至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供电线路,所述第一供电线路设置于智能教室墙体的内部;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电器设备,每个第一电器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教室墙体;每个第一电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供电线路,所述第二供电线路设置于智能教室绝缘地板下方;多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包括多个第二电器设备,每个第二电器设备安装于所述智能教室绝缘地板;每个第二电器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供电线路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无线发射线圈以及多个无线接收线圈,每个第二电器设备设置有一个储能模块,多个无线发射线圈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线路,每个无线接收线圈与一个无线发射线圈相对设置,每个无线接收线圈电性连接于一个储能模块,并与该储能模块形成闭合回路,该储能模块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器设备;每个无线发射线圈用于在所述直流电的驱动下发射变化磁场至对应的一个无线接收线圈;每个无线接收线圈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变化磁场生成对应的感应电流,并将所述感应电流输入至对应的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电流,并储存所述感应电流对应的感应电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网线电性连接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每个智能教室电器设备的设备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教室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短路传感器以及多个智能开关,每个短路传感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中供电设备,该短路传感器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墩方翔陈云伟廖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达信数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