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约为27.5%,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建筑总量将不断增加,建筑能耗总量和占全社会能耗比例都将持续增加。同时,建筑消费的重点将从“硬件(装修和耐用的消费品)”消费转向“软件(功能和环境品质)”消费,因此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所需的能耗(空调、通风、采暖、热水供应)将会迅速上升。在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占有主要比例,约为2/3左右。空气调节是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室内环境调节手段,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舒适高效的环境,同时消耗了大量的电力。为了降低空气调节的能耗,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热湿环境、污染物浓度、CO2浓度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热回收的新风机组。
[0003]新风热回收机组,通常以显热或者全热回收装置为核心,通过风机驱动新风、排风强制对流,实现新风对排风能量的回收。全热回收装置通常采用高分子膜或纸芯结构,使两端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差时实现湿量回收,热回收效率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空调系统(1)、脉动热管热回收系统(2)和热泵
‑
热管换热器连接结构(3);所述热泵空调系统(1)包括:压缩机(101)、室内换热器(102)、节流装置(103)、室外换热器(104)和四通换向阀(105),各部件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制冷剂在内循环流动;所述脉动热管热回收系统(2)包括:新风风道(205)、排风风道(206)和热管扁管;所述热管扁管穿过新风风道(205)和排风风道(206),新风风道(205)包括新风进风口(211)、新风送风口(212)和新风风机(203);排风风道(206)包括排风进风口(213)、排风出风口(214)和排风风机(204);热管扁管分为热管新风侧扁管(207)、热管绝热段扁管(208)、热管排风侧扁管(209)三段,热管绝热段扁管(208)位于新风风道(205)、排风风道(206)之间;所述热泵
‑
热管连接结构(3)包括第一旁通阀(301)、第二旁通阀(302)、支路扁管(303)、换热容器(304)和扁管铜管转接件(305);第一旁通阀(301)位于节流装置(103)和室内换热器(102)之间,第二旁通阀(302)位于室内换热器(102)和压缩机(101)之间;第一旁通阀(301)与一个扁管铜管转接件(305)连接,第二旁通阀(302)与另一个扁管铜管转接件(305)连接,支路扁管(3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扁管铜管转接件(305)连通;支路扁管(303)的一部分和热管新风侧扁管(207)的一部分置于换热容器(304)中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扁管(303)弯曲成U型结构,热管新风侧扁管(207)在换热容器(304)中也弯曲成U型结构,相邻两个热管新风侧扁管(207)的U型结构之间插入一个支路扁管(303)U型结构,热管新风侧扁管(207)的U型结构与相邻的支路扁管(303)U型结构接触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排风侧扁管(209)的外侧以及热管新风侧扁管(207)未伸入换热容器(304)中的部分外侧上设有翅片(210),翅片(210)在热管新风侧扁管(207)的覆盖宽度与热管新风侧扁管(207)总宽度之比在0.6
‑
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容器(304)位于新风风道(205)内,新风风道(205)内设有导流板(202),导流板(202)上开设有导流孔,其中对应换热容器(304)的导流孔设有百叶窗结构,将气流导向热管新风侧扁管(207)外侧上的翅片(210)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铜管转接件(305)包括分液腔,所述分液腔上设有铜管连接口和支路扁管(303)连接口,铜管连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旁通阀(301)和第二旁通阀(302)连接,支路扁管(303)连接口与支路扁管(30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扁管(303)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支路扁管(30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扁管铜管转接件(305)分液腔上的一个支路扁管(303)连接口连接,每个支路扁管(303)中部弯曲形成一个U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扁管(303)的数量为一个,支路扁管(3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扁管铜管转接件(305)分液腔上的一个支路扁管(303)连接口连接,支路扁管(303)中部弯曲形成多个U型结
构。8.根据权利要求1
‑
7任一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205)内设有过滤装置(201),所述过滤装置(201)位于新风进风口(211)和热管新风侧扁管(207)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冷源新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绝热段扁管(208)外部用聚氨酯类保温材料包裹;所述换热容器(304)内填充用于加强换热及其均匀性的液体。10.基于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孙瑜,张宇航,吴思远,赵日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