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朝光专利>正文

一种消除分梳腔积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23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消除分梳腔积留的方法,属于纱线技术领域。现有转杯纺纱机分梳腔容易积留纤维或杂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在分梳辊两端挡圈上设置通道,使使积留于分梳辊挡圈外壁和外圆表面与分梳腔壁之间的纤维活杂质能被机器负压顺利吸走,消除了分梳腔积留,保证了分梳辊能正常运转,保证纺纱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杯纺纱
,尤其与有关。
技术介绍
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设备,通过转杯高速旋转将分离的单纤维在转杯凝聚 槽集聚成纤维束,纤维束被引出,在引出过程中加捻使单纤维包缠形成纱线。单纤维是通过 分梳辊将喂给罗拉输送来的棉条梳理形成,单纤维通过机器负压被吸入转杯。分梳辊主要 由圆柱形辊体、套装于辊体上齿圈和设置于辊体两端的挡圈组成,挡圈内壁和辊体外圆表 面构成梳理腔,分梳辊安装于分梳腔中,进行梳理工作时分梳辊旋转,所以分梳棍的挡圈外 壁和外圆表面与分梳腔壁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分梳辊能旋转顺畅,但是,由于 间隙的存在也就使纤维和一些杂质容易在间隙中积留,影响分梳辊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 所纺纱线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转杯纺纱机分梳腔容易积留纤维或杂质的技术问 题,提供。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就是在分梳辊两端的挡圈上设置通道,使积 留于分梳辊挡圈外壁和外圆表面与分梳腔壁之间的纤维活杂质能被机器负压顺利吸走。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通道最好是设置于分梳辊挡圈外圆表面的斜凹槽。所述的通道还可以是贯通分梳辊挡圈内外壁的斜孔。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通道,使积留于分梳辊挡圈外壁和外圆表面 与分梳腔壁之间的纤维活杂质能被机器负压顺利吸走,消除了分梳腔积留,保证了分梳辊 能正常运转,保证纺纱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分梳辊主要由圆柱形辊体、套装于辊体上的齿圈和设置于辊体两端的挡圈组成, 挡圈内壁和辊体外圆表面构成梳理腔,分梳辊安装于分梳腔中。分梳辊分梳辊两端的挡圈 外圆表面设置有斜凹槽作为纤维通道,使积留于分梳辊挡圈外壁和外圆表面与分梳腔壁之 间的纤维活杂质能被机器负压顺利吸走。作为对上述专利技术方法的补充,所述的通道还可以是贯通分梳辊挡圈内外壁的斜 孔。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在分梳辊两端的挡圈上设置通道,使积留于分梳辊挡圈外壁和外圆表面与分梳腔壁之间的纤维活杂质能被机器负压顺利吸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最好 是设置于分梳辊挡圈外圆表面的斜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还可 以是贯通分梳辊挡圈内外壁的斜孔。全文摘要,属于纱线
现有转杯纺纱机分梳腔容易积留纤维或杂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方法为在分梳辊两端挡圈上设置通道,使使积留于分梳辊挡圈外壁和外圆表面与分梳腔壁之间的纤维活杂质能被机器负压顺利吸走,消除了分梳腔积留,保证了分梳辊能正常运转,保证纺纱质量。文档编号D01H4/32GK101929004SQ200910100039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朝光 申请人:王朝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分梳腔积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梳辊两端的挡圈上设置通道,使积留于分梳辊挡圈外壁和外圆表面与分梳腔壁之间的纤维活杂质能被机器负压顺利吸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光
申请(专利权)人:王朝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