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323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沟渠侧壁上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上设有开关阀,在所述开关阀的下游在所述引水管上设有流量监控装置,在所述流量监控装置的下游与所述引水管连接有过滤罐,在所述过滤罐的上端固定设有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罐内间隔设有多块滤沙膜,单块所述的滤沙膜与所述过滤罐的内壁间预留设有流沙通道,与最下一层的滤沙膜的下端设有进沙管道,所述进沙管道连接有沉沙罐,所述过滤罐的底部设有第一“V”形滤嘴,所述第一“V”形滤嘴连接有下水管,所述沉沙罐的底端设有第二“V”形滤嘴,所述第二“V”形滤嘴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下水管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家在加大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构建以监测站点监测为基础、常态化动态监测为主、定期调查为补充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完善全国和重点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深化监测评价和预报预警,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在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优化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布局,按照事权划分。按年度开展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时定量掌握全国各级行政区及重点流域、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成效。建立水土保持监测设备计量制度,保证监测数据质量。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推进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深度融合,强化水土保持监管、监测等信息共享和部门间互联互通,提高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围绕水土流失规律与机理、水土保持与水沙关系、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等,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水土保持领域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0003]所以针对地表坡面径流及泥沙含量、特定小流域产流量、水流含沙量、流域产沙量/输沙量以及野外径流小区、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坡面上述相关参数随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雨强的变化。等水流的浑浊度的监测,是直接反应野外水土流失的直接体现,目前传统的,例如申请号为“202122682394.1”的申请,均是通过人工进行到点进行测量,这样不仅采集水的样品不够全面,并且监测的数据不够准确,还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测量,费时费力,效率低,所以就需要一种自动监测装置,以便于收集和测量多个监测点水蚀过程的水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本技术通过控制处理单元控制开关阀打卡进水,通过引水管将沟渠内的水进入引水管,然后通过流量监控装置监测进入引水管的水量,水进入到过滤罐后,通过多层的滤沙膜对引水进行过滤,将泥沙从滤沙膜与过滤罐的内壁的流沙通道进入沉沙罐中,其中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再整个装置静置一段时候后,通过重量传感器记录打开开关阀后与打开开关阀前的整个装置的重量,并通过无线通讯单元传输到监控端,通过服务器进行记录各个监测点的进入的水量、装置增重的泥沙量,即可知晓水中的含沙量的数值,工作人员可通过智能终端或PC端进行连接服务器查看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本技术实用性强。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沟渠侧壁上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上设有开关阀,在所述开关阀的下游在所述引水管上设有流量监控装置,在所述流量监控装置的下游与所述引水管连接有过滤罐,在所述过滤罐的上端固定设有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罐
内间隔设有多块滤沙膜,单块所述的滤沙膜均呈倾斜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内部。
[0007]单块所述的滤沙膜与所述过滤罐的内壁间预留设有流沙通道,与最下一层的滤沙膜的下端设有进沙管道,所述进沙管道连接有沉沙罐,所述过滤罐的底部设有第一“V”形滤嘴,所述第一“V”形滤嘴连接有下水管,所述沉沙罐的底端设有第二“V”形滤嘴,所述第二“V”形滤嘴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下水管贯通连接,在所述排水管上固定设有重量传感器,在所述控制装置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所述重量传感器、开关阀、流量监控装置均与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有无线通讯单元,通过所述无线通讯单元连接有监控端,所述监控端包括与所述无线通讯单元连接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连接有PC端,通过无线连接有智能终端。
[0008]进一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80C51型单片机,所述流量监控装置采用SI5006型流量监控装置,所述重量传感器采用HZC

H1型重量传感器,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包括Lora单元、Wifi单元或4GDTU。
[0009]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并且所述智能终端为多个。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处理单元控制开关阀打卡进水,通过引水管将沟渠内的水进入引水管,然后通过流量监控装置监测进入引水管的水量,水进入到过滤罐后,通过多层的滤沙膜对引水进行过滤,将泥沙从滤沙膜与过滤罐的内壁的流沙通道进入沉沙罐中,其中过滤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再整个装置静置一段时候后,通过重量传感器记录打开开关阀后与打开开关阀前的整个装置的重量,并通过无线通讯单元传输到监控端,通过服务器进行记录各个监测点的进入的水量、装置增重的泥沙量,即可知晓水中的含沙量的数值,工作人员可通过智能终端或PC端进行连接服务器查看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本技术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处理单元的电路图;
[0015]其中,引水管1,开关阀11,流量监控装置2,过滤罐3,滤沙膜31,流沙通道32,控制装置4,进沙管道33,沉沙罐41,第一“V”形滤嘴34,第二“V”形滤嘴35,排水管5,重量传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沟渠侧壁上的引水管1,所述引水管1上设有开关阀11,在所述开关阀11的下游在所述引水管1上设有流量监控装置2,在所述流量监控装置2的下游与所述引水管1连接有过滤罐3,在所述过滤罐3的上端固定设有控制装置4,所述过滤罐3内间隔设有多块滤沙膜31,单块所述的滤沙膜31均呈倾斜设置在所述过滤罐3的内部。
[0018]单块所述的滤沙膜31与所述过滤罐3的内壁间预留设有流沙通道32,与最下一层的滤沙膜31的下端设有进沙管道33,所述进沙管道33连接有沉沙罐41,所述过滤罐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蚀过程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沟渠侧壁上的引水管(1),所述引水管(1)上设有开关阀(11),在所述开关阀(11)的下游在所述引水管上设有流量监控装置(2),在所述流量监控装置(2)的下游与所述引水管(1)连接有过滤罐(3),在所述过滤罐(3)的上端固定设有控制装置(4),所述过滤罐(3)内间隔设有多块滤沙膜(31),单块所述的滤沙膜(31)与所述过滤罐(3)的内壁间预留设有流沙通道(32),与最下一层的滤沙膜的下端设有进沙管道(33),所述进沙管道(33)连接有沉沙罐(41),所述过滤罐(3)的底部设有第一“V”形滤嘴(34),所述第一“V”形滤嘴(34)连接有下水管,所述沉沙罐(41)的底端设有第二“V”形滤嘴(35),所述第二“V”形滤嘴(35)连接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下水管贯通连接,在所述排水管(5)上固定设有重量传感器(6),在所述控制装置(4)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王宜瑞任永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网动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