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削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02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削自动铅笔。包括笔壳、设置在笔尖部的带有出芯孔的铅笔芯夹持组件、铅笔芯、用于容纳铅笔芯的贮芯管、铅笔芯轴向推进机构和止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笔芯由多段可分离的、一端呈锥形的铅芯段组成。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免削自动铅笔的铅笔芯由多段相同的铅芯段组成,每段铅芯段均为前段呈锥形的柱体,所以每次换芯后无需再削尖铅笔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削自动铅笔
技术介绍
自动铅笔由于能揿动出铅笔芯,可长时间连续书写,节约时间, 使用方便,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特别是这 类铅笔只要补充入铅笔芯后就可重复使用,同时不像传统铅笔那样需 消耗木材,因此更是符合环保的理念。随着需求的变化,技术的发展,还开发出免削自动铅笔,使用更加方便。如在专利号为96224916. 5, 名称为《自动免削笔具》,于1997年10月15日公告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 开的一种自动免削笔具,它由一外管、 一内管、 一弹簧、 一弹性簧片 组成,外管由后外管和前外管构成,内管前部穿过弹簧,从外管后部 进入后外管,内管前部装配弹性簧片,通过后外管的阳螺纹与前外管 的阴螺纹相旋接,内管中央有一内管中央孔道,用来装填笔芯,内管 前端有一夹持部,夹持部沿内管外璧有一沟槽,沟槽前半部完全贯穿 内管外璧,在沟槽尾端的内管本体上,有一与内管为一体的凸环,内 管尾端有一尾部,尾部中央有一补充孔道,与内管中央孔道贯通。该 自动免削笔具的笔芯在书写时,由于受簧片本体的支持,故书写时不 致回縮,且因尾部的挡芯片的作用,笔芯不致因外管的倒置而漏失。 使用者欲更换笔芯时,首先加压于尾部,使内管突出于外管,此时簧 片本体会顺着沟槽上提,而离开旧笔芯的尾端,使更新笔芯可以下滑, 然后使用者放松尾部,内管因弹簧的作用而回复至原有位置,簧片本 体亦顺着沟槽返回原位,使簧片本体抵住更新笔芯之尾部,向前将旧 笔芯推出内管,完成笔芯更换。这种自动免削笔具虽然解决了自动铅 笔的免削的问题,结构也较简单,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1、换 芯时,内管要有好长的一节突出于外管,与传统的自动笔区别较大,5使用者不易接受;2、书写时,笔芯是靠簧片本体的端部顶住防止后 退,所以笔芯受力不均匀,同时由于簧片本体具有一定的弹性,会导 致书写时笔芯不稳;3、该笔在换芯过程中,首先加压于尾部,使内 管突出于外管,此时簧片本体会顺着沟槽上提,而离开旧笔芯的尾端 和内管的内孔使更新笔芯可以下滑,然后使用者放松尾部,内管因弹 簧的作用而回复至原有位置,簧片本体亦顺着沟槽返回原位,使簧片 本体抵住更新笔芯之尾部,向前将旧的笔芯推出内管,完成笔芯的更 换动作。但长期使用会使内管的内孔磨损变大,当内管突出于外管时, 内管前端的夹紧力将完全消失,导致更新笔芯与旧笔芯一起滑出内管 前端,换芯失败。同样道理,对笔芯的直径一致性要求也比较高,不 能有太大的误差,适应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换芯可靠、 书写稳定、笔芯适应性更广、使用寿命更长的免削自动铅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削自动铅笔,包括笔壳、 由多段可分离的且一端呈锥形的铅芯段组成的铅笔芯、用于容纳铅笔 芯的贮芯管、铅笔芯轴向顶出式推进机构和止退机构,所述顶出式推 进机构包括一个露在笔壳外的推压件及与推压件联动的顶出件,所述 顶出件在出芯过程中至少有一段行程是进入贮芯管中顶在铅芯段锥 形端相对的另一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芯管外壁和笔壳内壁之间 分别设有卡位结构将贮芯管轴向定位地设置在笔壳中,在笔尖部设置 带有出芯孔的铅笔芯夹持组件,所述贮芯管的中心线与出芯孔中心线 重合,所述贮芯管内孔与出芯孔对接组成铅笔芯通道,所述铅笔芯通 道中设有一处通道截面略小于铅芯段后端截面且可弹性扩张的卡口 构成止退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免削自动铅笔,贮芯管中设有一 处截面略小于铅芯段后端截面且可弹性扩张的卡口构成止退机构,换 芯时由于斜面作用而弹性扩张让铅芯段通过,书写时铅芯段的后端是 顶在卡口上,因此非常稳定可靠,绝对不会后縮,换芯时也没有内管突出。此外,笔尖处的铅笔芯夹持组件即使在换芯时也始终保持有夹紧 力,因此更新笔芯不会与旧笔芯一起滑出,对笔芯的适应性也更广, 并且不怕铅笔芯夹持组件出芯孔磨损变大,使用寿命更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附图2-5为本专利技术换芯过程分步局部剖视示意附图6为局部放大示意附图7、 8为滑推式顶出式轴向推进机构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9、 10为侧按顶出式轴向推进机构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11为滑套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免削自动铅笔包括笔壳、设置在笔尖部的带有出芯 孔的铅笔芯夹持组件、铅笔芯、用于容纳铅笔芯的贮芯管、铅笔芯轴 向推进机构和止退机构。笔壳由管状笔杆6和近似锥形的尖套4组成, 铅笔芯由多段相同的铅芯段1组成,每段铅芯段1靠近书写端的一段 呈锥形,其余部分为柱形,根据不同情况和使用场合可以有所不同, 如铅笔芯的锥形部为楔形,柱形部为四楞柱体,方便在答题卡上使用。 但最常用的是锥形部为圆锥体,柱形部为圆柱体。铅笔芯动配合容置 于贮芯管中,铅芯段l的圆锥形端朝笔尖方向。免削自动铅笔中铅笔 芯轴向推进机构可以是铅芯段1夹持式推进机构或顶出式推进机构。 夹持式推进机构一般的结构是在贮芯管管壁上均匀设有两或三条轴 向透槽,贮芯管外管壁上动配合套设有带有中心通孔的爪状夹紧头, 夹紧头外设有与夹紧头外表面成斜面配合、且可轴向相对移动的锁紧 件,爪状夹紧头的爪指数与透槽相同,爪指头动配合伸入与透槽中夹 住铅芯段l柱面上,按压件与夹紧头联动设置,同时还设有弹性部件 使锁紧件与夹紧头弹性挤压接触。在按压件上加揿动力,夹紧头和被 夹住的铅笔芯一起向前产生一个铅芯段1长度的位移后脱离锁紧件, 这时夹紧头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爪片分开,在弹性部件作用下回位。 这种方式结构较复杂,笔壳的直径也将会较粗。 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尾端按压顶出式推进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尾端按压顶出式推进机构包括一个露在笔壳尾端外的推压件及与推压件联动的顶出件及其复位弹簧9,顶出件前端具有一 个在复位弹簧9作用下回位的书写位置和在外力推压推压件到位后 的出芯位置,顶出件在出芯过程即顶出件前端从书写位置移动至出芯 位置过程中至少有一段行程是进入贮芯管中顶在铅芯段1锥形端相 对的另一端上。其中贮芯管可以是一体的,也由一段中空的内杆5和 一段部分插入内杆5中的中空落芯管10连接而成以方便生产,总长 度基本与笔壳内腔长度相配。内杆5外壁和笔壳的笔杆6内壁之间分 别设有卡位结构将内杆5轴向定位地设置在笔壳中,防止出芯过程中 贮芯管移动导致出芯定位不准。内杆5内孔的中心线与铅笔芯夹持组 件的出芯孔的中心线重合,内杆5内孔的前端与出芯孔相对接,可以 略有间隙,但要保证铅芯段1能顺利进入铅笔芯夹持组件的出芯孔, 如图6所示,卡位结构可以是环筋12与环槽13的配合,内杆5和落 芯管10内径最好是相同并且与铅笔芯间隙配合。在构成贮芯管的内 杆5和落芯管10外动配合套设有管状揿动杆8,所述揿动杆8中的 内杆5上套设有螺旋弹簧构成复位弹簧9,螺旋弹簧两端分别抵在内 杆5端面和揿动杆8内壁的肩阶上,贮芯管由两段插接而成可以方便 复位弹簧9的设置。揿动杆8的尾端上设有帽形揿头11,揿头11端 部从笔杆6的后端露出构成推压件。导槽14可以设置在内杆5管壁 的中部,但导槽14最好是设置在内杆5管壁的前端,这是为了保证 能将贮芯管内的铅笔段用完,导槽14由宽度与顶出件相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削自动铅笔,包括笔壳、由多段可分离的且一端呈锥形的铅芯段组成的铅笔芯、用于容纳铅笔芯的贮芯管、铅笔芯轴向顶出式推进机构和止退机构,所述顶出式推进机构包括一个露在笔壳外的推压件及与推压件联动的顶出件,所述顶出件在出芯过程中至少有一段行程是进入贮芯管中顶在铅芯段锥形端相对的另一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芯管外壁和笔壳内壁之间分别设有卡位结构将贮芯管轴向定位地设置在笔壳中,在笔尖部设置带有出芯孔的铅笔芯夹持组件,所述贮芯管的中心线与出芯孔中心线重合,所述贮芯管内孔与出芯孔对接组成铅笔芯通道,所述铅笔芯通道中设有一处通道截面略小于铅芯段后端截面且可弹性扩张的卡口构成止退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爱国郑根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