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96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土栽培技术领域的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包括底座、立梁、顶板、储液箱、固定板、定位板和控制面板,所述立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梁的顶部,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处,所述储液箱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插接有水管,该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结构设计合理,可避免了由于日照不足或水分吸收过多导致的种植物萎靡,使得经济效益降低,也可避免种植物长期浸泡在营养液中导致的缺氧以及根系死亡,也可避免传统喷淋方式导致的营养液浪费,可起到节约营养液且又能维持种植物良好生长的作用。维持种植物良好生长的作用。维持种植物良好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


[0001]本技术涉及无土栽培
,具体为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以来发展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其中,作物并不是栽培在土壤里,而是种植在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使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而只需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就可以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且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是采用营养液来浇灌栽培的作物,所以被称为无土栽培,无土栽培由于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所以极大地拓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使得作物可以在不毛之地上进行生产,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泛,几乎是所有的植物工厂都会采用无土栽培模式。
[0003]而现有的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不能解决种植物的及时日照和及时避雨的问题,导致种植物容易缺乏日晒或者是雨季吸收水分过多导致腐烂,影响经济效益,且现有的种植架在输送营养液时通常采用浸泡或喷淋的方式,导致营养液的消耗过多,且种植物也由于吸收太多营养液使得长势萎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不能使种植物及时日晒和避雨以及灌溉营养液太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包括底座、立梁、顶板、储液箱、固定板、定位板和控制面板,所述立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梁的顶部,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处,所述储液箱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插接有水管,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所述立梁的内腔左右侧壁前侧和后侧之间,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壁左侧和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滑台,所述定位板焊接在所述立梁的内腔前后侧壁左侧和右侧之间,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控制面板内嵌在所述储液箱的前侧壁中间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与所述水泵和所述电动滑台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左侧中间处粘接有光敏传感器,所述顶板的顶部右侧中间处粘接有湿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与所述光敏传感器和所述湿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水管的末端贯穿所述储液箱的内腔左右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储液箱的上侧。
[0008]优选的,所述水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与所述雾化喷头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动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栽培室,所述栽培室滑动连接在所述定
位板的内侧壁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左右侧壁中间处焊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储液箱的的左右侧壁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定位板的外侧壁中间处焊接有第三支撑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通过电动滑台、定位板、栽培室和控制面板的配合使用,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滑台带动栽培室在定位板上前后滑动,让栽培室进行移动,以便于栽培室内的种植物获得充足的日照或者避雨,使种植物的营养吸收更均衡,长势更旺盛,避免了由于日照不足或水分吸收过多导致的种植物萎靡,使得经济效益降低。
[0013]2、该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通过储液箱、水泵、水管、雾化喷头和控制面板的配合使用,控制面板控制水泵抽出储液箱内的营养液,通过水管传输给雾化喷头,控制面板再把雾化喷头打开,使雾化喷头对栽培室内的种植物喷洒营养液,通过喷灌的方式,避免种植物长期浸泡在营养液中导致的缺氧以及根系死亡,也可避免传统喷淋方式导致的营养液浪费,可起到节约营养液且又能维持种植物良好生长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底座;200、立梁;300、顶板;310、光敏传感器;320、湿温度传感器;330、第一支撑块;400、储液箱;410、水泵;411、水管;412、雾化喷头;420、第二支撑块;500、固定板;510、电动滑台;511、栽培室;600、定位板;610、第三支撑块;70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可及时调整种植物进行日照和避雨,以及通过喷灌避免营养液的浪费,且保持种植物的良好生长,请参阅图1

4,包括底座100、立梁200、顶板300、储液箱400、固定板500、定位板600和控制面板700;
[0021]请再次参阅图1

4,立梁200固定连接在底座100的顶部四角,立梁200用于固定顶板300、固定板500和定位板600;
[0022]请参阅图1

3,顶板300固定连接在立梁200的顶部,顶板300用于固定光敏传感器310、湿温度传感器320和第一支撑块330;
[0023]请再次参阅图1

3,储液箱400固定连接在底座100的顶部中间处,储液箱400用于存储营养液,储液箱400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水泵410,水泵410用于抽取储液箱400内存储的营养液,水泵410的输出端插接有水管411,水管411用于输送营养液给雾化喷头412;
[0024]请再次参阅图1

4,固定板500焊接在立梁200的内腔左右侧壁前侧和后侧之间,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固定板500用于配合栽培室511进行滑动,固定板500的内侧壁左侧和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滑台510,电动滑台510用于带动栽培室511进行滑动;
[0025]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定位板600焊接在立梁200的内腔前后侧壁左侧和右侧之间,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定位板600用于固定电动滑台510;
[0026]请再次参阅图1

4,控制面板700内嵌在储液箱400的前侧壁中间处,控制面板700通过电线与水泵410和电动滑台510电性连接,控制面板700用于控制光敏传感器310、湿温度传感器320、水泵410、雾化喷头412和电动滑台510。
[0027]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4,为了便于检测环境中的日照强度及雨量大小,以调整种植物的位置,顶板300的顶部左侧中间处粘接有光敏传感器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立梁(200)、顶板(300)、储液箱(400)、固定板(500)、定位板(600)和控制面板(700),所述立梁(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四角,所述顶板(300)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梁(200)的顶部,所述储液箱(4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中间处,所述储液箱(400)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水泵(410),所述水泵(410)的输出端插接有水管(411),所述固定板(500)焊接在所述立梁(200)的内腔左右侧壁前侧和后侧之间,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固定板(500)的内侧壁左侧和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滑台(510),所述定位板(600)焊接在所述立梁(200)的内腔前后侧壁左侧和右侧之间,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控制面板(700)内嵌在所述储液箱(400)的前侧壁中间处,所述控制面板(700)通过电线与所述水泵(410)和所述电动滑台(510)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兼基质栽培用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00)的顶部左侧中间处粘接有光敏传感器(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士喆林雄林伟蔡振华蔡文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迈信智农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