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83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包括门框梁和联动机构,门框梁的下侧设有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三个门体上均设置有滑轮机构并均通过其滑动连接于门框梁,联动机构包括转轴件和对应三个门体设置的从动轮组件,转轴件转动连接于门框梁的一端,转轴件设有三个分别对应三个门体设置的同步轮,对应的同步轮与从动轮组件之间绕设有对应三个门体设置的同步带,同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对应门体移动的联动件,三个同步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尺寸比例被配置为1∶2∶3。通过上述结构,在实现多个门体同步联动的效果的同时,有利于使多个门体之间的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和减少门装置的体积。利于提高密封性能和减少门装置的体积。利于提高密封性能和减少门装置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门装置,部分设有多个活动门体,为实现多门体之间的联动,部分会设置卡指或卡勾结构,如当一个门体运动至使其上的卡指或卡勾与另一门体抵接时,可通过卡指或卡勾带动该另一门体活动,这种联动方式虽然简单,但不能够实现多个门体的同步联动。还有部分会采用基架、皮带和联动支架配合联动,如对于前、中、后门体三门体的门装置,在中门体的两侧门框上方分别设置两个基架,基架上设有轴承轮,皮带绕设于两个基架的轴承轮上,皮带上设有两个联动支架,两个联动支架分别设在毗邻中门体的前门体和后门体的门框上,推动前门移动时,前门通过固定在门框上的联动支架带动中门体同向移动。对于上述联动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多个门体的同步联动,但是由于门体之间需设置联动支架,因此门体之间的前后间隙距离设置得较大,导致门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较差,也导致了联动门的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同轴的多个不同分度圆直径的同步轮通过转轴件联动转动,带动不同的门体差速移动,有利于避免多个门体之间需设置联动支架联动,使多个门体之间的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和减少门装置的体积。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其包括门框梁和联动机构,所述门框梁的下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所述第一门体、所述第二门体和所述第三门体上均设置有滑轮机构并均通过所述滑轮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门框梁,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轴件、第一从动轮组件、第二从动轮组件和第三从动轮组件,所述转轴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框梁的一端,所述转轴件沿轴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之间绕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之间绕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组件之间绕设有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门体移动的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二同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门体移动的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三同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三门体移动的第三联动件,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三同步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尺寸比例被配置为:D1∶D2∶D3=1∶2∶3,其中,D1为所述第一同步轮的分度圆直径尺寸,D2为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分度圆直径尺寸,D3为所述第三同步轮的分度圆直径尺寸。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手动的方式推动第一门体、第二门体或第三门体中的其中一个门体,对应的门体通过滑轮机构相对门框梁移动,门体的移动带动对应的联动件移动,从而使对应
的同步带周转,使得对应的同步轮转动,由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三同步轮沿转轴件的轴向间隔设置,三者同轴设置,当其中一个同步轮转动时,另外两个同步轮一同转动,带动对应的另外两个同步带周转并通过对应的联动件带动相应的另外两个门体移动,实现同步联动的效果;由于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三同步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尺寸比例为1∶2∶3,因此,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对应同步带之间的周转线速度之比为1∶2∶3,三个同步带分别通过对应的联动件带动对应的门体以1∶2∶3的速度比差速移动,能够使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同步移动伸展打开或移动收叠。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同轴的多个不同分度圆直径的同步轮通过转轴件联动转动,带动不同的门体差速移动,有利于避免多个门体之间需设置联动支架联动,使得门体之间的前后间隙距离可相应设置得较小,使多个门体之间的结构较为紧凑,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和减少门装置的体积,便于使用。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框梁的下侧设有两个分隔件,两个所述分隔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门体和所述第三门体之间,所述分隔件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连接密封条的密封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件的上侧设有插接部,所述门框梁的下侧对应设有供所述插接部插入的插槽。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框梁设有供所述滑轮机构安装的安装内腔,所述安装内腔的下侧开口,所述分隔件的前后侧均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安装内腔的开口的第一遮挡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框梁的前后侧均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安装内腔的开口的第二遮挡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轮机构包括安装板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滑轮件,所述门框梁于所述滑轮件的下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轮件的周侧设有供所述滑轨卡入的环形凹槽。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轮机构还包括连接块、螺杆件、调节螺母,所述连接块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门体或所述第二门体或所述第三门体,所述螺杆件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螺杆件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配合。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至少部分所述滑轮机构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阻尼缓冲器,所述门框梁对应所述阻尼缓冲器设置有缓冲限位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至少部分所述滑轮机构的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横转轮,所述横转轮的转动轴线与竖直方向平行。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框梁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转轴件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转轴件转动。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6为图1中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附图标记:
[0024]门框梁100、安装内腔101、插槽102、第一门体110、第二门体120、第三门体130、分隔件140、密封槽141、插接部142、第一遮挡部143、第二遮挡部150、滑轨160、缓冲限位件170;
[0025]滑轮机构200、安装板210、滑轮件220、环形凹槽221、连接块230、螺杆件240、调节螺母250、阻尼缓冲器260、横转轮270;
[0026]联动机构300、转轴件310、第一同步轮311、第二同步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梁,所述门框梁的下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所述第一门体、所述第二门体和所述第三门体上均设置有滑轮机构并均通过所述滑轮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门框梁;联动机构,包括转轴件、第一从动轮组件、第二从动轮组件和第三从动轮组件,所述转轴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框梁的一端,所述转轴件沿轴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之间绕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之间绕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组件之间绕设有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门体移动的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二同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门体移动的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三同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三门体移动的第三联动件,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三同步轮之间的分度圆直径尺寸比例被配置为:D1∶D2∶D3=1∶2∶3,其中,D1为所述第一同步轮的分度圆直径尺寸,D2为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分度圆直径尺寸,D3为所述第三同步轮的分度圆直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梁的下侧设有两个分隔件,两个所述分隔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门体和所述第三门体之间,所述分隔件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连接密封条的密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门体联动的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才徐燕兵江泽钦胡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牛牛智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