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61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属于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S1:对施工地基范围进行超前钻作业,确定施工地基范围内的溶洞结构,并确定土洞和浅层溶洞位置;S2:结合溶洞结构、土洞和浅层溶洞结构对施工地基进行建模,计算得出所使用的桩阀基础中筏板和管桩的结构数据;S3:对土洞和浅层溶洞进行注浆施工;S4:在施工地基处施工管桩,并进行静载试验;S5:施工筏板,并使筏板与管桩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筏板和管桩结合的方式减少溶洞对地基施工的影响,通过建模计算保证管桩的竖向承载力满足,筏板和管桩结合的方式具有注浆量少,成本低,施工时间较短的优点。施工时间较短的优点。施工时间较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多层和高层建筑在建造时,需要先进行基础施工,当建筑处于溶洞发育场地,局部岩溶埋藏较浅,且其中充填物大部分为软弱土体,顶板岩石厚度较薄,为避免发生地面沉降和塌陷的危险,需采取地基基础处理措施。
[0003]现有技术中会采用旋挖灌注桩桩基施工方法,主要为使用旋挖机钻穿溶洞,填入一定填充物封闭溶洞后,重新旋挖至稳定的中(微)风化岩层,满足桩端入岩深度,从而达到设计的承载力的要求。然而,该做法在两次旋挖间隙期间若出现严重的漏浆情况,会导致护壁破裂,并造成塌孔,施工要求较高。另外一种施工方式是通过换填或注浆等方式,加固底板的范围,但是当地基处理范围较大时,会导致注浆的质量难以保证,并且施工量巨大,施工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施工量巨大,施工工期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包括:
[0006]S1:对施工地基范围进行超前钻作业,确定施工地基范围内的溶洞结构,并确定土洞和浅层溶洞位置;
[0007]S2:结合溶洞结构、土洞和浅层溶洞结构对施工地基进行建模,计算得出所使用的桩阀基础中筏板和管桩的结构数据;
[0008]S3:对土洞和浅层溶洞进行注浆施工;
[0009]S4:在施工地基处施工管桩,并进行静载试验;
[0010]S5:施工筏板,并使筏板与管桩相连接。
[0011]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在超前钻作业过程中,若超前钻钻探在15m内见岩,则继续钻入中微风化层5m后终孔;若超前钻在15m

30m范围内见岩,则继续钻入中微风化层3m后终孔;若超前钻超过30m见岩,进入土状强风化砂岩、块状强风化或糜棱岩8m后终孔。
[0012]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筏板具有加厚区,加厚区具有若干个,加厚区适于与地上建筑结构连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管桩选用单节管桩。
[0014]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管桩桩长8m

12m,承载力大于等于500kN
[0015]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包括:
[0016]S31:使用全站仪定出注浆孔的位置,注浆孔避开管桩的位置;
[0017]S32:使用钻机钻孔,直到钻入土洞层后停止钻孔;
[0018]S33:通过注浆管将套壳料注入到注浆孔内;
[0019]S34:将袖阀管插入到注浆孔底,待套壳料凝固后,在袖阀管内自下而上分段注浆;
[0020]S35:保持注浆压力不小于1MPa,当注入量小于1L/min

2L/min后,稳压10min

15min;
[0021]S36:结束注浆。
[0022]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4包括:
[0023]S41:通过静力压桩机将管桩吊起,并使用全站仪器和经纬仪从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检查管桩与地面的垂直度,使管桩与地面垂直;
[0024]S42:管桩通过静力压桩机压入土层;
[0025]S42:当管桩压入土层一半时,进行复核;
[0026]S43:当管桩压入设定高度时,施工完成;
[0027]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41中管桩垂直度偏差小于或等于0.3%。
[0028]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5中,管桩的顶部进入筏板50mm

100mm;管桩的顶部与筏板通过钢筋连接。
[0029]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在筏板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
[003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在应对溶洞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筏板和管桩结合的方式减少溶洞对地基施工的影响,通过建模计算调整管桩的布置形式与管桩长度,选取最优结果,保证基础的竖向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筏板和管桩结合的方式具有注浆量少,成本低,施工时间较短的优点。
[003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在筏板与地上建筑结构连接的处还设置有加厚区,加厚区能够防止筏板因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的破损。
[003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管桩选用单节管桩,在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下,减少“接桩”施工工序,提高成桩的可靠度;以统一的桩长作为终压控制要求,做到标准化成桩,缩短施工周期。
[0034]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筏板与管桩通过钢筋连接,钢筋连接具有连接强度高,施工方便的优点。
[0035]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在筏板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进一步增加筏板的耐久度。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的筏板与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的筏板与管桩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的筏板与管桩的连接示意
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管桩;2、筏板;21、加厚区;3、地上建筑结构;4、人工填土层;5、淤泥质黏土层;6、砾砂层;7、粉质黏土层;8、微风化石灰层;9、溶洞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S1:对施工地基范围进行超前钻作业,确定施工地基范围内的溶洞结构,并确定土洞和浅层溶洞位置;S2:结合溶洞结构、土洞和浅层溶洞结构对施工地基进行建模,计算得出所使用的桩阀基础中筏板(2)和管桩(1)的结构数据;S3:对土洞和浅层溶洞进行注浆施工;S4:在施工地基处施工所述管桩(1),并进行静载试验;S5:施工所述筏板(2),并使所述筏板(2)与所述管桩(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超前钻作业过程中,若超前钻钻探在15m内见岩,则继续钻入中微风化层5m后终孔;若超前钻在15m

30m范围内见岩,则继续钻入中微风化层3m后终孔;若超前钻超过30m见岩,进入土状强风化砂岩、块状强风化或糜棱岩8m后终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筏板(2)具有加厚区(21),所述加厚区(21)具有若干个,所述加厚区(21)适于与地上建筑结构(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管桩(1)选用单节管桩。5.根据权利要求4的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管桩(1)桩长8m

12m,承载力大于等于500kN。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基于溶洞地区的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鑫傅敖刘国辉魏厚波张浩李军陆姗姗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