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39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翻土机构、播种机构、覆土机构、行走机构及控制机构;翻土机构以及覆土机构均有连接板且通过角铝与两侧导轨滑块连接,两侧导轨通过螺栓与侧板固定,装置连接板上连接丝杆螺母,上平台安装直流电机并与丝杆固定连接,直流电机匀速工作带动丝杆旋转从而带动连接板抬升。播种机构设置在上平台上;此外还包括冷凝机构,用于实现冷凝供水。本机构是一个集发电、取水,翻土,播种铺平浇水为一体的完整系统,并且还可以搭载了北斗及无线通信,可以真正实现无人化育植,安全可靠.实用价值高;定位和通信:可以实现远程规划行进路线,进行无人化育植。进行无人化育植。进行无人化育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育种机,具体涉及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

技术介绍

[0002]《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早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简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指出“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燥半湿润地区的十地退化0]P10荒漠化是一种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复合型灾害,危害范围广、危害程度深。作为全球性的重大生态问题,荒漠化对世界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构成严峻挑战。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在全世界,每天约331平方公历的土地退化为沙漠或荒漠。我国幅员辽阔,包含多种地势地貌,一些偏远荒芜地区,缺乏施水设施,并且人工灌溉不便,或因常年干旱,灌溉成本高等影响,植被存活率低,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及人们的生存 了改善土地荒漠化,减轻偏远地区人们的缺水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太阳能自动取水育植机构,主要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方式,实现从中自动取水及自动育植的功能。
[0003]对于自动育植机构,国内外已有十分完备的技术,现代化农场中应用的也十分广泛,但是对于生态修复机械,并未发现修复效果特别好的机器,并且现如今的机器相对于之前,减少了人力的消耗,但并未做到全自动化,此外,水资源短缺一直是生态修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0004]此外,我们空气取水机构也是一个暂未开发完善的领域,虽然已有大量的研究表示从空气中取水的可行性,但是并未有一款机构真正的投入市场生产使用。例如,fontus水杯,waterseer,冷凝水的效果都非常不错,但仍受到地域、环境、温度、材料等的影响,因此并未大量投入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从而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以及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冷凝系统、翻土机构、播种机构、覆土机构、行走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所述翻土机构包括翻土电机;所述翻土电机一侧连接有翻土杆;所述翻土杆上设置有多排翻土异形块;所述翻土杆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一与翻土电机连接;所述翻土机构所在机架通过螺母连接有翻土丝杆;所述翻土丝杆上端连接有升降电机一;所述升降电机一布置在上平台上;所述覆土机构包括开槽板以及覆土板;所述开槽板和覆土板均为折弯板,其上端通过螺栓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通过螺母连接有覆土丝杆;所述覆土丝杆上
端连接有升降电机二;所述播种机构设置在上平台上,其包括播种外壳;所述播种外壳一侧设置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通过支座与上平台固定,其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二与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位于播种外壳内腔处设置有滚筒,该内腔中间镂空,用于储存种子;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履带、车体侧板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车体侧板通过角铝和上平台连接固定;所述冷凝系统包括车体上的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风扇、泵头、水泵、水箱、吸气泵以及外壳体;所述风扇设置在外壳体四周,所述水箱设置在外壳体底部;所述吸气泵设置在上平台上,其通过软管与外壳顶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丝杠升降、电机的启停、马达的转速调节、冷凝机构电源的开断。
[0006]进一步的,所述翻土机构所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L型连接板与对应的导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滑块安装在所述车体侧板靠内一侧的导轨组件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覆土机构所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L型连接板与对应的导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滑块安装在所述车体侧板靠内一侧的导轨组件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播种外壳内腔壁前后各设置有毛刷件一以及毛刷件二;所述毛刷件一以及毛刷件二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滚筒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用于实现均匀落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机构整体框架为正方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水珠冷凝附着的铜板,冷凝机构的内层铜板外侧连接为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端连接散热片,外部四周固定风扇,下方连接有水箱,水箱后面连接有水泵及用于洒水的喷头,在上平台上位于冷凝机构的旁边固定有吸气泵,通过将其与冷凝机构内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机构上端顶部为半圆形,其顶部设置有孔用于连接软管,软管由半圆形顶部的孔进入内层腔体,腔体内部四周为铜板,每块铜片上都贴有三块半导体制冷片及散热片外围四周对角固定风扇,用于散热。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采用TEC1

12705型号,通过制冷结露法获取制冷剂。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水方式清洁环保: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具有不受地区供水影响,开发另一种水资源,并将之用于生产生活;还具有清洁环保等特点;系统功能集成化:本机构是一个集发电、取水,翻土,播种铺平浇水为一体的完整系统,并且还可以搭载了北斗及无线通信,可以真正实现无人化育植,安全可靠.实用价值高;定位和通信:北斗定位、无线通信可以实现远程规划行进路线,进行无人化育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育种工作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育种机翻土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育种机覆土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播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播种机构内部腔室结构示意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播种机构的滚筒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凝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冷凝系统,2、翻土机构,3、播种机构,4、覆土机构,5、行走机构,6、,7、上平台,8、导轨组件,9、导轨滑块,10、L型连接板,11、轴承座,12、翻土杆,13、翻土异形块,14、联轴器一,15、翻土电机,16、翻土丝杆,17、覆土丝杆,18、螺母,19、升降电机一,20、升降电机二,21、车体侧板,22、连接板,23、开槽板,24、覆土板,25、翻转电机,26、支座,27、联轴器二,28、播种外壳,29、连接轴,30、毛刷件一,31、滚筒,32、毛刷件二,33、风扇,34、泵头,35、水泵,36、水箱,37、吸气泵,38、软管。
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7]如图1、图4

图10所示,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冷凝系统1、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干旱地区冷凝式补水自动育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冷凝系统(1)、翻土机构(2)、播种机构(3)、覆土机构(4)、行走机构(5)以及控制机构;所述翻土机构(2)包括翻土电机(15);所述翻土电机(15)一侧连接有翻土杆(12);所述翻土杆(12)上设置有多排翻土异形块(13);所述翻土杆(12)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座(11)上,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一(14)与翻土电机(15)连接;所述翻土机构(2)所在机架通过螺母(18)连接有翻土丝杆(16);所述翻土丝杆(16)上端连接有升降电机一(19);所述升降电机一(19)布置在上平台(7)上;所述覆土机构(4)包括开槽板(23)以及覆土板(24);所述开槽板(23)和覆土板(24)均为折弯板,其上端通过螺栓件与连接板(2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2)上通过螺母(18)连接有覆土丝杆(17);所述覆土丝杆(17)上端连接有升降电机二(20);所述播种机构(3)设置在上平台(7)上,其包括播种外壳(28);所述播种外壳(28)一侧设置有翻转电机(25);所述翻转电机(25)通过支座(26)与上平台(7)固定,其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二(27)与连接轴(29)连接;所述连接轴(29)位于播种外壳(28)内腔处设置有滚筒(31),该内腔中间镂空,用于储存种子;所述行走机构(5)包括履带、车体侧板(21)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车体侧板(21)通过角铝和上平台(7)连接固定;所述冷凝系统(1)包括车体上的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风扇(33)、泵头(34)、水泵(35)、水箱(36)、吸气泵(37)以及外壳体;所述风扇(33)设置在外壳体四周,所述水箱(36)设置在外壳体底部;所述吸气泵(37)设置在上平台(7)上,其通过软管(38)与外壳顶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丝杠升降、电机的启停、马达的转速调节、冷凝机构电源的开断。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波杨海波帅灵婧张梦圆汤飞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