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232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燃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红磷母粒、抗析出助剂、增强材料以及其他助剂;按重量份计,所述聚酰胺树脂、红磷母粒、抗析出助剂与增强材料的比值为(35~60):(10~20):(0.1~2):(30~40);所述抗析出助剂包含硫化锌、氧化镁以及聚乙二醇。该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阻燃性能,而且其具有低析出性能,即其有毒磷化氢气体和磷的含氧酸及其盐类析出率很低。其盐类析出率很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高分子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红磷,其作为一种高效低价阻燃剂,在尼龙及其他塑胶阻燃改性应用中占有很大比例。
[0003]虽然红磷阻燃尼龙在电子电器及电工行业应用广泛,但是红磷阻燃尼龙存在很高的磷化氢有毒气体释放以及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析出磷的含氧酸及其盐类的情况,导致其腐蚀金属件,造成电子电器等失效或短路,严重可起火。
[0004]现有市场上,红磷阻燃改性尼龙大多采用微胶囊包覆红磷作为阻燃剂使用,一定程度上对磷化氢和含磷酸及磷酸盐类产品析出有抑制作用。但是,在制备红磷阻燃改性尼龙过程中,螺杆挤出过程会破坏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的包覆层,尤其是随着生产设备精度日益提高,挤出设备和注塑设备的螺杆间隙逐渐减小,对红磷母粒的剪切破坏作用越大,导致制备红磷阻燃改性尼龙过程中,微胶囊红磷包覆层被破坏,导致其无法起到保护红磷的作用,造成红磷阻燃尼龙在后续的注塑过程产生磷化氢气体,长期使用产生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红磷母粒、抗析出助剂、增强材料以及其他助剂;按重量份计,所述聚酰胺树脂、红磷母粒、抗析出助剂与增强材料的比值为(35~60):(10~20):(0.1~2):(30~40);所述抗析出助剂包含硫化锌、氧化镁以及聚乙二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析出助剂中,所述硫化锌、氧化镁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3):(3~7):(3~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磷母粒为以尼龙为载体的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母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包括黑色母、润滑剂以及抗氧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聚酰胺树脂35~60份,红磷母粒10~20份,抗析出助剂0.1~2份,增强材料30~40份,黑色母2~5份,润滑剂0.1~0.5份,抗氧剂0.2~0.6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为PA6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析出红磷阻燃玻纤增强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为相对粘度在2.4~2.7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杨杰吴阿善雷增许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