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厂事故的溶液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核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厂事故的溶液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压水堆发生事故后,进入安全壳的碘气溶胶大多为可溶的金属碘化物,其溶解后大多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反应堆安全壳内水池的溶液中。溶液中碘及其相关化合物在水中与水的辐照分解产物发生若干化学反应,部分不易挥发的碘离子被氧化为挥发性较强的碘分子,进而可能被释放到安全壳大气,影响大众健康。压水堆中的控制棒中通常都使用银作为中子吸收体之一,当控制棒被加热时银以蒸汽进入安全壳,进而排入溶液中,溶液中的银与碘结合形成不可溶的碘化银,其过程消耗碘分子和碘离子,有效捕获碘,降低碘向大气的释放。
[0003]碘与银反应生成碘化银的机理有两种:一种为银粒子与碘分子反应生成碘化银;一种为银粒子被水中的氧气为氧化银后溶解,溶解的氧化银与碘粒子反应生成碘化银。在核电厂压水堆发生严重事故后,针对安全壳内溶液的分析,可帮助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安全壳内水池的溶液分析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核电厂事故的溶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时段内的溶液中银粒子的第一参数、碘化银的第二参数,以及溶液体积,确定溶液中银粒子的总反应表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银粒子的固有属性、银粒子总数和银粒子浓度;所述第二参数包括碘化银的密度和碘化银的已有生成质量;所述溶液为核电厂事故后反应堆安全壳内水池中的溶液;根据溶液中银粒子的总反应表面积、固有属性、所述溶液的第一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溶液体积,确定当前时段内溶液中碘化银的生成量;根据所述安全壳内水池的剂量率和所述溶液的第二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确定当前时段内溶液中碘化银的分解量;根据当前时段内溶液中碘化银的生成量和碘化银的分解量,确定当前时段内的碘化银的剩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段内的溶液中银粒子的第一参数、碘化银的第二参数,以及溶液体积,确定溶液中银粒子的总反应表面积,包括:根据当前时段内的溶液中银粒子总数、银粒子的固有属性中的可反应厚度和银粒子半径,以及碘化银的密度,确定碘化银的理论生成质量;根据碘化银的理论生成质量、碘化银的已有生成质量、溶液体积、以及银粒子的固有属性中的比表面积和摩尔质量,确定悬浮银银粒子的反应表面积;根据银粒子在溶液底面的覆盖率,确定沉降银分析参数;根据所述沉降银分析参数,确定沉降银银粒子的反应表面积;根据悬浮银银粒子的反应表面积和沉降银银粒子的反应表面积,确定溶液中银粒子的总反应表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银粒子在溶液底面的覆盖率,确定沉降银分析参数,包括:若根据银粒子在溶液底面的覆盖率大于覆盖率阈值,则将溶液所在水池的底面积作为沉降银分析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银粒子在溶液底面的覆盖率,确定沉降银分析参数,包括:若根据银粒子在溶液底面的覆盖率小于或等于覆盖率阈值,则将根据碘化银的理论生成质量、碘化银的已有生成质量、溶液体积、以及银粒子的固有属性中的比表面积和摩尔质量,作为沉降银分析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的第一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包括:银与碘的反应速率常数、氧化银与碘离子的反应速率常数;根据溶液中银粒子的总反应表面积、所述溶液的第一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溶液体积,确定当前时段内溶液中碘化银的生成量,包括:根据溶液中银粒子的总反应表面积、溶液体积,以及银与碘的反应速率常数,确定第一碘化银生成速率;根据溶液中银粒子的固有属性中的比表面积、摩尔质量,以及氧化银与碘离子的反应速率常数,确定第二碘化银生成速率;根据第一碘化银生成速率和第二碘化银生成速率,确定当前时段内溶液中碘化银的生
成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的第一化学反应速率常数还包括:银与氧的反应速率常数、氧化银溶解的反应速率常数;所述根据溶液中银粒子的固有属性中的比表面积、摩尔质量,以及氧化银与碘离子的反应速率常数,确定第二碘化银生成速率,包括:根据溶液中银粒子的总反应表面积、溶液体积、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薇,欧平文,陈勇征,陈鹏,贺东钰,刘春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