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HF 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腔体结构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读写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HF 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腔体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RFID是一种简单实用、自动化控制的灵活应用技术。整个识别的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无需瞄准或接触并可在多种恶劣的环境下操作,例如代替条形码在油污、灰尘污染的环境下工作;识别距离可以长达三十多米,可以透过包装识别;数据容量大,且标签数据可以实现动态更改;不仅可以附着或嵌入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上,还可以为标签数据设置密码,保证信息安全传送;可以实现动态实时通信,标签以每秒50
‑
100次的频率与阅读器进行通信,只要RFID标签出现在阅读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键控。射频识别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优越性是其他识别技术所无法企及的,同样这些优点也使得RFID技术在应用及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0003]目前,影响射频卡读写距离的因素包括天线工作频率、读写器的输出功率、读写器的接收灵敏度、射频卡的功耗、天线及谐振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HF 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配置有多个独立分隔设置的腔体,每个所述腔体配置有至少一个功能器件,所述腔体提供连接线路使功能器件之间完成电连接,所述腔体的组成的布局方式,对应所述功能器件的连接架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HF 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PCB板的板脚位置的第一本振信号模块,将本振信号发送给上变频混频器模块和第二本振模块;所述上变频混频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本振信号模块一侧,用以接收基带信号,并对所述射频发射信号和所述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射频发射信号发送给射频放大模块和增益控制模块;所述射频放大模块和所述增益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上变频混频器模块上方,将调制后的所述射频发射信号的射频频率放大后发送给耦合器模块;所述耦合器模块,设置在所述射频放大模块和所述增益控制模块一侧,将所述射频发射信号发射出去;射频滤波模块和载波消除模块,设置在所述耦合器模块一侧,所述耦合器将射频发射信号输出到载波消除模块,所述载波消除模块将自干扰信号消除,实时调整射频信号的增益和相位,并将处理后的所述射频发射信号输出到所述射频滤波模块,所述射频滤波模块接收射频接收信号和处理后的所述射频发射信号并整合,并将整合后的信号发送给LNA放大模块;所述LNA放大模块和下变频混频器模块,设置在所述射频滤波模块和所述载波消除模块另一侧,所述LNA放大模块将整合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到所述下变频混频器模块;所述第二本振信号模块,设置在所述射频滤波模块和所述载波消除模块下方,将接收到的所述本振信号进行放大和差分处理后,输出到所述下变频混频器模块;所述下变频混频器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本振信号和经所述LNA放大模块将整合后的信号处理为中频信号,输出到硬件滤波模块。所述硬件滤波模块和中频放大模块,设置在所述LNA放大模块和所述下变频混频器模块另一侧,所述硬件滤波模块对所述中频信号进行带通滤波、有源滤波和信号放大处理后输出到所述中频放大模块,所述中频放大模块对接收到的所述中频信号进行边沿信号放大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HF 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还包括DC滤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本振信号模块上方,连接外部用电源,使电源供电布局为从左到右的树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HF RFID读写器射频电路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还包括通信信号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马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