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轧钢,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轧钢。轧钢的目的与其他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我们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包括火车轮都是通过轧钢工艺加工出来的。
[0003]在现有技术中轧钢生产线需要将钢坯推进加热炉内进行加热。通常采用推钢小车进行推钢工作,通过推钢小车进行推钢时,往往由于钢坯质量过大使得推钢小车出现原地卡阻的现象,从而延缓了对钢坯的加热,也降低了对钢坯的热装率;同时,推钢小车在推钢过程中会产生误差,使得在对钢坯进行推钢时,钢坯发生偏移,钢坯不能平稳的进入加热炉,降低了钢坯加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以解决通过推钢小车进行推钢时,由于钢坯质量过大使得推钢小车出现原地卡阻,以及在钢坯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斜、人工效率低、无法大量机械化生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包括:
[0006]第一输送系统,用于自后向前输送通过连铸机铸造出的条形的钢坯,当钢坯移动到第一输送系统的中间位置后第一输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系统(2),用于自后向前输送通过连铸机铸造出的条形的钢坯(7),当钢坯(7)移动到第一输送系统(2)的中间位置后第一输送系统(2)停止输送;推钢装置(1),放置于地面、且位于第一输送系统(2)右侧,其输出轴(12)自右向左设置、且与钢坯(7)的走向垂直,推钢装置(1)用于推动第一输送系统(2)输送来的钢坯(7)自右向左移动;第一下滑机构(5),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其右端搭接在第一输送系统(2)的左侧,其走向与推钢装置(1)的运动方向相同,其左端固定连接有托板(51),第一下滑机构(5)用于推钢装置(1)推动的钢坯(7)沿其倾斜方向自右向左滑落在托板(51)上;提升系统(3),位于所述第一下滑机构(5)的左侧、且通过输送带进行提升,其输送带的下端伸入第一下滑机构(5)的前侧或后侧设置,其输送带自右向左倾斜向上设置,其输送带上绕其运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31),各所述限位块(31)用于自下而上伸至钢坯(7)下侧,并托起钢坯(7)向上运输;转运机构,位于所述提升系统(3)的左侧,用于接收经过提升系统(3)的钢坯(7)并输送至加热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第二下滑机构(4),位于所述提升系统(3)的左侧,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其右端搭接在提升系统(3)的上端,用于提升系统(3)提升钢坯(7)脱离托板(51)和第一下滑机构(5)的下端后,且向上运输至提升系统(3)的顶部后沿第二下滑机构(4)的倾斜方向自上而下滑落;第二输送系统(6),位于所述第二下滑机构(4)的左侧,且其右侧位于第二下滑机构(4)的下方,用于接收从第二下滑机构(4)滑落的钢坯(7),并将其自前向后输送至加热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钢装置(1)包括:第一液压缸(11),其下侧通过液压支座固定在底面上、且位于第一输送系统(2)右侧,其输出轴(12)自右向左设置,第二液压缸,与所述第一液压缸(11)平行设置,其下侧通过液压支座固定在底面上、且位于第一输送系统(2)右侧,其输出轴(12)自右向左设置,推钢定位板,由后栏杆(14)、定位杆(15)、前栏杆(16)依次连接组成U形框架,其开口向左,用于自右向左运动使得钢坯(7)的长端贴在定位杆(15)的左侧、并推动钢坯(7)向左运动,而前栏杆(16)和后栏杆(14)对钢坯(7)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钢坯(7)发生倾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系统(2)和第二输送系统(6)均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安装有自左向右走向的多个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自前向后间隔、且均匀排布,多个所述输送辊的轴线与第一液压缸(11)的输出轴(12)的轴线平行,多个所述输送辊的左端或右端的中心轴上均套设有链轮,多个所述链轮上套设有同一个相啮合的链条,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12)与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的中心轴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生产中将条形钢坯从连铸机运输至加热炉的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滑机构(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下滑机构(5)自前向后间隔、且均匀设置,各所述第一下滑机构(5)均包括:第一下滑板(52),自右向左倾斜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明,张永红,张凯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