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78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包括支架,还包括:气化炭组件,气化炭组件包括反应筒,反应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胆,反应筒的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杆,转杆的端部安装有伞齿轮,伞齿轮的一侧啮合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中间部位插接安装有杆件,杆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筒,加热筒的周边安装有加热丝,伞齿轮的另一侧啮合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转轴,转轴上位于内胆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扇叶。本装置通过反应筒独特的锥形结构和内胆的漏斗形结构,使得反应区和排气区保持密封的同时,增加了气流控制的效果,直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处理
,具体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气化炭收集装置是指用于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将产生的炭黑颗粒物进行高效收集和净化的设备。生物质气化是一种通过加热、压力和催化剂等方式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如合成气)和副产品(如炭黑)的过程。而炭黑是一种细小的颗粒物,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生物质气化炭收集装置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炭黑收集器:用于收集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炭黑颗粒物。炭黑收集器通常采用电除尘器、湿式洗涤器、旋风分离器等不同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捕捉和净化炭黑颗粒,从而降低炭黑排放和环境污染。气体净化系统:用于去除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酚等。气体净化系统通常包括酸性气体吸收塔、碱性气体吸收塔、活性炭吸附器等不同的组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气体成分和特性进行选择和配置。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并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热回收系统通常包括废热锅炉、换热器、蒸汽发生器等不同的设备。生物质气化炭收集可以帮助提高生物质气化技术的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性能,从而促进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0003]公开号为CN107189797B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内热式生物质气化制炭系统,该专利包括空气发生器和气化炉装置,所述空气发生器和气化炉装置之间经管道连接。制炭时,先将生物质送入反应室内,并填满整个气化炉反应室;然后调节空气流速,均匀点燃生物质,盖上炉顶;再对温控仪中最下方k型热电偶的峰值温度进行设定,以实现自动切断空压机与电磁阀电源,停止空气供给,完成制炭反应。该系统以生物质自身的热量作为能量来源,完成生物质气化反应,得到生物炭及其他副产物。针对不同的生物质,通过控制空气发生器中空气量,以及控制生物质的粒径、含水率和催化剂等参数,控制气化反应的温度和条件,得到高品质的生物炭。该内热式生物质气化制炭系统的结构简单。
[0004]现有技术的生物质在进行气化炭的收集过程中,将高温加热后的气化炭排入处理箱的内部,然后在处理箱的内部错位插接相应的吸收片以吸收产生的气化炭。但是,处理箱由于功能的需要,需要在箱体表面设置多种结构(如散热结构),这些结构不能保证箱体的密封性,进而导致大量的气化炭外泄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此外,由于吸收片之间是错位安装的,使得反应所产生的气化炭不能全部和吸收片接触并吸收,进而影响了气化炭的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包括支架,还包括:
[0007]气化炭组件,气化炭组件包括反应筒,反应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胆,反应筒的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杆,转杆的端部安装有伞齿轮,伞齿轮的一侧啮合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中间部位插接安装有杆件,杆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筒,反应筒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轴承,杆件的一端插接安装在轴承的内部,加热筒的周边安装有加热丝,伞齿轮的另一侧啮合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转轴,转轴上位于内胆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扇叶。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反应筒的结构为锥塔型,内胆结构为双通漏斗型,反应筒的底部密封,加热丝的结构为花瓣状,加热丝与加热筒之间对心安装。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内胆的双通漏斗结构连接部位设置有细孔,细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轴承,转轴插接安装在第二轴承的内部,细孔的侧边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的结构为弧形,内胆上侧的空腔体积为下侧空腔体积的五分之一,扇叶的位置与内胆相互错开。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1]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密封安装在反应筒端口部位的承接板,承接板的一侧安装有箱体,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实体仓,实体仓上与内胆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节流管道,节流管道的出口部位对接插接有多片吸收片,箱体的一侧覆盖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的表面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内部密封插接有棉塞,箱体和承接板之间安装有螺钉。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吸收片之间相邻插接安装,吸收片的边缘部位与箱体的内壁密封接触安装,吸收片的结构为S型,吸收片的内部填充有气化炭吸收材料,节流管道的结构为圆弧形,节流管道的末端设置为锥形出口。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4]上料粉碎组件,上料粉碎组件包括料箱,料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料箱的底部对接安装有集料斗,集料斗的一侧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的表面安装有螺栓,法兰盘的一侧对接安装有导管,导管的一侧设置有凸缘,转杆贯穿安装在导管的内部,转杆的表面设置有绞碎旋进叶片,电机的一侧安装有L板,L板固定安装在导管的一侧。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料箱的端部呈倾斜设置,集料斗的结构为倒锥形,导管向上倾斜设置,凸缘的结构为椭圆形,反应筒的一侧设置有缺口,导管密封对接安装在缺口的内部。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伞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对心设置,伞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安装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本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炭收集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0018]其一、为了解决气化炭在收集的过程中出现的泄露问题,我们设置了气化炭组件:气化炭组件利用电机作为动力,通过转杆上的伞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轮实现杆件的转动。杆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底部的加热筒保持转动,进而当加热丝开启时,可以保证加热筒的均匀受热。加热丝的花瓣形结构可以增加其散热面积,进而使得反应的效率更高。主要地,为了解决漏气的问题,我们将传统的收集箱设计为密封的锥形结构

反应筒,使得加热筒内部产生的气化炭不会散失。同时,我们将内胆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漏斗形结构,其底部的空腔体积较大,使得生物质有较大的反应空间。设置在两个漏斗中间的细孔用于通过第
二轴承保证转轴的转动杆。通过在细孔的周边设置了弧形的排气孔,进而使得气流可以在可控的条件下释放,避免吸收不及时的问题。同时,由于内胆漏斗形结构限制了气流的流动,使得底部腔体的气压变大,进而为生物质反应提供了气压;反应生成的气化炭通过转轴上的扇叶鼓入排气孔的内部,并进入上侧的漏斗部位,为后续的稳定吸收提供了前提条件。
[0019]其二、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吸收板错位安装存在的吸收死角的问题,我们设计了收集组件:收集组件直接通过承接板和箱体密封对接的方式将内胆上侧漏斗部位的气化炭引流至节流管道的内部。节流管道弧形设置用于将气体引流,进而冲击在吸收片的表面,保证了吸收的效率。吸收片的S型设置可以保证气化炭吸收的面积;同时,由于吸收片是密封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上,并与节流管道的出气部位相互对接的,使得生物质产生的所有气化炭均经过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化炭组件(3),所述气化炭组件(3)包括反应筒(16),所述反应筒(16)的内部设置有内胆(17),所述反应筒(16)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端部安装有伞齿轮(19),所述伞齿轮(19)的一侧啮合安装有第一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20)的中间部位插接安装有杆件(21),所述杆件(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筒(22),所述反应筒(16)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轴承(23),所述杆件(21)的一端插接安装在轴承(23)的内部,所述加热筒(22)的周边安装有加热丝(28),所述伞齿轮(19)的另一侧啮合安装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的内部插接安装有转轴(25),所述转轴(25)上位于内胆(17)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扇叶(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16)的结构为锥塔型,所述内胆(17)结构为双通漏斗型,所述反应筒(16)的底部密封,所述加热丝(28)的结构为花瓣状,所述加热丝(28)与加热筒(22)之间对心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7)的双通漏斗结构连接部位设置有细孔,所述细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25)插接安装在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细孔的侧边设置有排气孔(37),所述排气孔(37)的结构为弧形,所述内胆(17)上侧的空腔体积为下侧空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述扇叶(27)的位置与内胆(17)相互错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炭高效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组件(4),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密封安装在反应筒(16)端口部位的承接板(29),所述承接板(29)的一侧安装有箱体(31),所述箱体(31)的一侧设置有实体仓(32),所述实体仓(32)上与内胆(17)对应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祖乐
申请(专利权)人:奉新瑞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