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55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及方法,包括屋顶框架和隔热板,所述屋顶框架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隔热板,所述屋顶框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储存箱内部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储存箱内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排液板,所述排液板的外壁固定有分液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对下雨天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在热天时雨水会自动从分液板中排出,对屋顶框架和隔热板表面进行散热降温,无需使用电力也可正常工作,同时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更加节能环保。更加节能环保。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夏天阳光暴晒,气温又高,不得不使用空调降温,夏天往往是家庭用电的高峰期,夏天房屋内的热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屋顶,因为屋顶承受这阳光直射,往往温度非常高,屡屡传出在屋顶地面煎鸡蛋的新闻,这些高温经屋顶的传导进入房间,往往开了空调也没什么用,因为墙壁是烫的,现有很多家庭为了降低房顶的温度,往往在房顶上搭建钢制顶棚,但这些钢制顶棚在台风天气会变得十分危险,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一种专利号CN202210490809.1的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及建筑节能方法,天气炎热时,两个推动装置带动升降连杆装置,两片升降隔热板的一端分别与升降连杆装置传动连接,升降连杆装置带动两片升降隔热板抬升,进而将最为高温的升降隔热板抬升,进而降低屋顶本体温度,喷淋装置的喷水口指向屋顶本体与升降隔热板之间,高温时升降隔热板被抬升,喷淋装置向屋顶本体和升降隔热板之间喷水,进而使得屋顶本体进一步被降温,使得屋顶温度大大降低,极大降低了空调的耗电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0004]然而该种装置实际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升降隔热板和屋顶本体上表面均倾斜状设置,当升降隔热板被抬起后喷淋装置往升降隔热板与屋顶本体之间喷水时,水由于带有重力只会沿着屋顶本体表面下落,导致后续未降温的升降隔热板还会对屋顶本体进行加热,降温效果较差,且需要人工不定时的往喷淋装置内加水,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及方法,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包括屋顶框架和隔热板,所述屋顶框架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隔热板,所述屋顶框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储存箱内部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储存箱内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排液板,所述排液板的外壁固定有分液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板的最上方嵌入在分液板的中部,所述分液板中部的上下端均开孔设置有若干排液小孔,所述隔热板紧贴在排液小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分液板通过排液板与储存箱的内部外侧相导通。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组件由内环、延伸杆、密封环和密封筒组成;具体的,所述收集筒的内部下方固定有内环,所述内环的内部竖向嵌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顶部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底端中部固定有密封筒。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筒的外壁紧贴内环的内壁,所述密封筒的底
端与内环的底端均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所述内环的内部下方开孔设置有6

9个进液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杆嵌入设置在内环的滑槽中,所述密封环漂浮在水面上产生的浮力大于延伸杆加上密封筒的整体重力。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组件由挡板、密封筒、连接柱、内环片、导热管和保温管组成;具体的,所述隔板的内部下方嵌入有挡板,所述隔板内部的左右端均竖向固定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内部上方嵌入有连接柱,所述密封筒的内部下方固定有内环片,所述内环片的外壁固定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外侧嵌套有保温管。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有紧贴密封筒内壁的橡胶塞,所述连接柱在密封筒中呈竖直方向上下升降,所述内环片正好设置在连接柱的底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的内部下方开口设置有一个排水口,所述挡板正好嵌入挡板的内部,所述挡板在隔板的排水口中呈竖直方向上下升降,所述挡板的底端与隔板的底端紧贴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存箱上表面的前后端均固定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上表面和内部分别固定有集热板和金属板,所述导热管的顶部与金属板之间相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雨水掉落在收集筒中后,密封环拉动密封筒上移,收集到的雨水穿过内环的进液孔进入储存箱中储存;S2:热天隔热板和屋顶框架表面温度升高时,集热板吸热对其下方的金属板进行加热,金属板通过导热管和内环片对密封筒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空气膨胀由于气压作用通过连接柱推动挡板上移不再对隔板下方的排水口进行阻拦;S3:水在进入排液板中后会在进入分液板中设置的若干排液小孔中排出,之后水会沿着屋顶框架和隔热板上表面同时滑落,带走屋顶框架和隔热板表面的热量。
[0015]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天气较热时,集热板收集到热量后对外框架下方的金属板进行加热,金属板将热量通过导热管对密封筒内的内环片进行加热,密封筒下方的气体被加热后由于热胀冷缩作用,气体膨胀通过连接柱推动挡板上移,让挡板不在对隔板下方的排水口进行阻拦,使得储存的水可穿过隔板和排液板,进入分液板中,让水从隔热板和屋顶框架的上表面同时流出,可自动对隔热板和屋顶框架进行散热降温,散热降温效果较好,无需使用电力也可正常工作,更加节能环保。
[0016]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下雨时,设置在最上方的收集筒可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在进入在收集筒中后会流动至内环外侧,当雨水到达一定的液面高度后密封环会漂浮在水面上,拉动其下方密封筒上移让其不再对内环内部的进液孔进行阻拦,使得水可进入储存箱内自动储存至较热时再使用,而雨停后收集筒内的水的液面高度较低时,密封环和密封筒由于重力下移对内环的进液孔进行阻拦,避免储存过程中各种杂物或昆虫等进入储存箱中,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可实现自动对雨水进行收集,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储存箱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液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环和密封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储存箱和挡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储存箱和挡板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图3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屋顶框架1,隔热板101,储存箱2,外框架201,集热板202,金属板203,收集筒204,内环205,延伸杆206,密封环207,密封筒2071,隔板3,挡板301,密封筒302,连接柱303,内环片304,导热管305,保温管306,排液板4,分液板401。
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请参阅图1

7,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包括屋顶框架1和隔热板101,屋顶框架1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隔热板101,屋顶框架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储存箱2,储存箱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收集组件,储存箱2内部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隔板3,隔板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储存箱2内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排液板4,排液板4的外壁固定有分液板401。
[0020]收集组件由内环205、延伸杆206、密封环207和密封筒2071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结构,包括屋顶框架(1)和隔热板(101),所述屋顶框架(1)上表面的左右端均固定有隔热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框架(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储存箱(2),所述储存箱(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储存箱(2)内部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储存箱(2)内部的左右端均固定有排液板(4),所述排液板(4)的外壁固定有分液板(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1)的最上方嵌入在分液板(401)的中部,所述分液板(401)中部的上下端均开孔设置有若干排液小孔,所述隔热板(101)紧贴在排液小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分液板(401)通过排液板(4)与储存箱(2)的内部外侧相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由内环(205)、延伸杆(206)、密封环(207)和密封筒(2071)组成;所述收集筒(204)的内部下方固定有内环(205),所述内环(205)的内部竖向嵌入有延伸杆(206),所述延伸杆(206)的顶部固定有密封环(207),所述密封环(207)的底端中部固定有密封筒(207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节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2071)的外壁紧贴内环(205)的内壁,所述密封筒(2071)的底端与内环(205)的底端均处在同一横向水平面上,所述内环(205)的内部下方开孔设置有6

9个进液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节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206)嵌入设置在内环(205)的滑槽中,所述密封环(207)漂浮在水面上产生的浮力大于延伸杆(206)加上密封筒(2071)的整体重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节能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由挡板(301)、密封筒(302)、连接柱(303)、内环片(304)、导热管(305)和保温管(306)组成;所述隔板(3)的内部下方嵌入有挡板(301),所述隔板(3)内部的左右端均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永亨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康保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