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线缆、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开机自检方法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28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异构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外接线缆、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开机自检方法及系统,装置包括:第一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与外接线缆的第一接头对接,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第一管脚,所述第一管脚对接第一接头的第一在位管脚;所述第一管脚电连接检测电源;所述第一管脚连接第一设备的内部控制器件;第二设备包括多个第二端口,第二端口与外界线缆的第二接头对接,所述第二端口包括第二管脚,所述第二管脚对接第二接头的第二在位管脚,所述第二在位管脚电连接第一在位管脚;所述第二管脚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检测准确度,且异构传感器内部可以快速定位异常外接线缆,保证开机后所有外接线缆均可用。保证开机后所有外接线缆均可用。保证开机后所有外接线缆均可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接线缆、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开机自检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异构服务器
,具体涉及一种外接线缆、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开机自检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异构计算的显著优势在于通过让最合适的专用硬件去做最适合的事来调节功耗,从而达到性能和成本的最优化;异构服务器作为异构计算的硬件载体,通过CPU和GPU的不同搭配比例,实现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典型场景下的最优性价比和效率。
[0003]对于机头(CPU服务器)+机尾(GPU服务器)的异构服务器设计,优势是占用空间少、搭配灵活,装配、运输相对高效;缺点是机头和机尾间使用线缆互联,线缆位于机箱外部,且是高速PCIe总线,接口多,一旦某条线缆接触不良就会导致异构服务器运行异常。目前对外接线缆的检测方法是机尾线缆附近设计有link状态指示灯,线缆没插好时对应接口不link,从而指示灯不亮。
[0004]现有在位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是link状态指示灯只有在开机后、系统完成BIOS阶段PCIe设备枚举时才有效,这时如果发现灯没亮,重新插拔线缆,相当于做了热插拔,指示灯会亮,但因为系统完成了枚举,BDF已经分配完成,之后插入线缆对应的下行设备实际并不能使用,还是会报错;需要对机头做重启,也无法对现场操作人员形成约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位校验不准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外接线缆、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开机自检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接线缆,包括:线缆及分设在线缆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在位管脚,第二接头包括第二在位管脚,第一在位管脚与第二在位管脚电连接;第一在位管脚的长度为第一接头的所有管脚长度中的最小长度,第二在位管脚的长度为第二接头的所有管脚长度中的最小长度。
[000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异构服务器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装置包括:
[0008]第一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与外接线缆的第一接头对接,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第一管脚,所述第一管脚对接第一接头的第一在位管脚;所述第一管脚电连接检测电源;所述第一管脚连接第一设备的内部控制器件;
[0009]第二设备包括多个第二端口,第二端口与外界线缆的第二接头对接,所述第二端口包括第二管脚,所述第二管脚对接第二接头的第二在位管脚,所述第二在位管脚电连接第一在位管脚;所述第二管脚接地。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控制器件包括第一设备的第一BMC和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第一端口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的对应管脚,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BMC。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控制器件连接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显示器,所述数字显示器包括但不限于数码管。
[0012]进一步的,在外接线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状态下,第一BMC通过特定外接线缆与第二设备的第二BMC。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机自检方法,包括:
[0014]第一BMC上电后优先抓取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的寄存器数据,所述寄存器数据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
[0015]基于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与第一端口的对应关系,将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转换为各外接线缆的连接状态;
[0016]通过编码控制数字显示器显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外接线缆号。
[0017]进一步的,基于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与第一端口的对应关系,将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转换为各外接线缆的连接状态,包括:
[0018]预先基于连接关系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与第一端口的连接关系,建立第一端口号与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的管脚号的一一映射关系,且第一端口号绑定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端口号;
[0019]预先设定将电平状态转换为连接状态的规则,所述规则包括高电平状态对应异常状态,低电平状态对应正常状态;
[0020]基于所述一一映射关系和所述规则,将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转换为相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外接线缆的连接状态。
[0021]进一步的,通过编码控制数字显示器显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外接线缆号,包括:
[0022]预先为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外接线缆生成唯一身份编号;
[0023]将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的外接线缆的身份编号写入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的寄存器,以使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基于数码管控制规则控制所述数码管显示所述身份编号。
[0024]进一步的,在基于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与第一端口的对应关系,将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转换为各外接线缆的连接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5]判断是否存在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外接线缆:
[0026]若是,则暂停执行开机程序;
[0027]若否,则执行开机程序,并向第二设备的第二BMC发送开机提示信息,所述开机提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BMC执行开机程序。
[002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开机自检系统,包括:
[0029]数据抓取模块,用于第一BMC上电后优先抓取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的寄存器数据,所述寄存器数据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
[0030]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与第一端口的对应关系,将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转换为各外接线缆的连接状态;
[0031]数据显示模块,用于通过编码控制数字显示器显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外接线缆号。
[0032]进一步的,数据转换模块包括:
[0033]映射建立单元,用于预先基于连接关系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与第一端口的连接关系,建立第一端口号与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的管脚号的一一映射关系,且第一端口
号绑定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端口号;
[0034]规则设定单元,用于预先设定将电平状态转换为连接状态的规则,所述规则包括高电平状态对应异常状态,低电平状态对应正常状态;
[0035]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一一映射关系和所述规则,将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转换为相应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外接线缆的连接状态。
[0036]进一步的,数据显示模块包括:
[0037]编号生成单元,用于预先为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外接线缆生成唯一身份编号;
[0038]编号显示单元,用于将连接状态为异常状态的外接线缆的身份编号写入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的寄存器,以使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基于数码管控制规则控制所述数码管显示所述身份编号。
[0039]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0040]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外接线缆;
[0041]第一执行模块,用于若存在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外接线缆,则暂停执行开机程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接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及分设在线缆两端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在位管脚,第二接头包括第二在位管脚,第一在位管脚与第二在位管脚电连接;第一在位管脚的长度为第一接头的所有管脚长度中的最小长度,第二在位管脚的长度为第二接头的所有管脚长度中的最小长度。2.一种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线缆,其特征在于,异构服务器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装置包括:第一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与外接线缆的第一接头对接,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第一管脚,所述第一管脚对接第一接头的第一在位管脚;所述第一管脚电连接检测电源;所述第一管脚连接第一设备的内部控制器件;第二设备包括多个第二端口,第二端口与外界线缆的第二接头对接,所述第二端口包括第二管脚,所述第二管脚对接第二接头的第二在位管脚,所述第二在位管脚电连接第一在位管脚;所述第二管脚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控制器件包括第一设备的第一BMC和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第一端口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的对应管脚,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连接第一设备的第一BMC。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控制器件连接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扩展板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显示器,所述数字显示器包括但不限于数码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接线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状态下,第一BMC通过特定外接线缆与第二设备的第二BMC。6.一种开机自检方法,基于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BMC上电后优先抓取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的寄存器数据,所述寄存器数据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基于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与第一端口的对应关系,将第一输入输出扩展板各管脚的电平状态转换为各外接线缆的连接状态;通过编码控制数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