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2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过流通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入端与VIN电压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与过流通知电路共有一个V1网络,过流通知电路的输出通知SHORT与MCU芯片的短路检测接口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VOUT电压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ON_OFF网络与MCU芯片的供电控制接口电连接。本方案既能检测电源过载进行关断,又能实现电源通断的灵活控制、以及进行外设短路恢复的再检测多种功能,电路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灵活,适用于小电源供电的电子产品中。适用于小电源供电的电子产品中。适用于小电源供电的电子产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小型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主电子产品配有外设接口时,在外设接口短路时会造成外设备或主电子产品的损坏。如果电路上只做限流保护,主电子产品会因外设备过流而增加不必要的功耗,且外设备也会因长期的短路过流造成不确定的损坏。现有的用于外设接口过流保护的电路,不具备过流或短路关断后灵活开启的功能。
[0003]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方案提出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现有的用于外设接口过流保护的电路,存在不具备过流或短路关断后灵活开启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0005]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包括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过流通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入端与VIN电压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内部与所述过流通知电路的内部共有一个V1网络,过流通知电路的输出通知SHORT与MCU芯片的短路检测接口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VOUT电压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ON_OFF网络与MCU芯片的供电控制接口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包括:同时与VIN电压电连接的电阻R29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29的另一端同时与MOS管Q5的源极、电阻R3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MOS管Q5的栅极与V1网络电连接,MOS管Q5的漏极与5V_B网路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过流通知电路包括:电容C24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与V1网络电连接,电阻R38的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41的一端、三极管Q16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6的集电极、电阻R36的一端共为输出通知SHORT,电阻R36的另一端与VIN电压电连接,三极管Q16的发射极、电阻R41的另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电连接地。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2的一端、MOS管Q17的源极同时与5V_B网路电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MOS管Q17的栅极同时与三极管Q18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18的基极与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同时电连接,三极管Q18的发射极、电阻R37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地,电阻R35的另一端电连接ON_OFF网络。
[0009]进一步地,所述MCU芯片为IC1,IC1的引脚25为短路检测接口,IC1的引脚37为供电控制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MCU芯片型号为GD32F303RCT6。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6为PNP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6、三极管Q18均为NPN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MOS管Q5、MOS管Q17均为P沟道MOS管。P沟道MOS管的型号为SE2305。
[0014]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方案通过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过流通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再加上一个MCU芯片,实现了既能检测电源过载进行关断,又能实现电源通断的灵活控制、以及进行外设短路恢复的再检测多种功能,而且电路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灵活,适用于各种小电源供电的电子产品中。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通过其具体参数的设置,能按照预设目标允许一个波动范围,且该电路本身就能自动进行调节适应,过流通知电路的输出通知SHORT能随时传送(正常、异常的状态)给MCU芯片,MCU芯片根据掌握的正常、异常的状态情况对输出控制电路进行相应的控制,正常时使用输出控制电路输出供电,异常(比如外设接口短路)时关断控制电路输出供电同时报警,避免了过流后仅执行限流,但外设接口仍未关断,长时间通电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消耗及设备故障。特别的外设接口短路恢复的再检测,体现在MCU芯片刚收到异常时,只是短时关断控制电路输出供电,等待外设接口的故障排除,此时MCU芯片延迟T秒打开控制电路输出供电、并检测通知SHORT,若用户排除了外设接口的故障,则维持打开控制电路输出供电,若用户未排除外设接口故障,则循环执行关断、打开控制电路输出供电,反复N次后,仍然是未排除外设接口故障,则进行常关断或者延长电路输出供电,减少外设接口过流仍或者短路与主电子产品连接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的方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2所示,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包括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过流通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入端与VIN电压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内部与过流通知电路的内部共有一个V1网络,过流通知电路的输出通知SHORT与MCU芯片的短路检测接口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VOUT电压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ON_OFF网络与MCU芯片的供电控制接口电连接。
[0021]具体地,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包括:同时与VIN电压电连接的电阻R29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29的另一端同时与MOS管Q5的源极、电阻R3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MOS管Q5的栅极与V1网络电连
接,MOS管Q5的漏极与5V_B网路电连接。
[0022]具体地,过流通知电路包括:电容C24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与V1网络电连接,电阻R38的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41的一端、三极管Q16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6的集电极、电阻R36的一端共为输出通知SHORT,电阻R36的另一端与VIN电压电连接,三极管Q16的发射极、电阻R41的另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电连接地。
[0023]具体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2的一端、MOS管Q17的源极同时与5V_B网路电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MOS管Q17的栅极同时与三极管Q18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18的基极与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过流通知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入端与VIN电压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的内部与所述过流通知电路的内部共有一个V1网络,过流通知电路的输出通知SHORT与MCU芯片的短路检测接口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VOUT电压电连接,输出控制电路的ON_OFF网络与MCU芯片的供电控制接口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及电流限制电路包括:同时与VIN电压电连接的电阻R29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29的另一端同时与MOS管Q5的源极、电阻R3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MOS管Q5的栅极与V1网络电连接,MOS管Q5的漏极与5V_B网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过流自关断自恢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知电路包括:电容C24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与V1网络电连接,电阻R38的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41的一端、三极管Q16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6的集电极、电阻R36的一端共为输出通知SHORT,电阻R36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圣涛胡景邦傅兆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