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08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透明的隔离板、透明的初过滤层、半透明的细过滤层和透明的化学物质过滤层;所述隔离板的形状与3D打印机的观察窗口适配,隔离板的内部设有三层竖直分布的过滤腔,三层过滤腔依次连通;所述初过滤层、细过滤层和化学物质过滤层由内而外的依次填充于三层过滤腔中;所述隔离板的后面设有与初过滤层所在的过滤腔连通的进风口,以及隔离板的侧面设有与化学物质过滤层所在的过滤腔连通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置透明可视化过滤器,可方便的装配在没有净化器的3D打印机上,以增加3D打印机观察窗口的净化功能,减小在打印过程中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印过程中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印过程中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机在打印的过程热量和基板材料是必须涉及的,足够的热量将基板材料熔化后通过打印机将其打印成零件,基板材料也是零件的物理结构。
[0003]基材主要尼龙材料和其他塑料材料,这些材料在高温下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3D打印机产生的VOCs包括有害化学物质和致癌物,如苯乙烯。这些有害物质在打印过程中释放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对可能影响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人体细胞损伤、炎症等。有研究表面,这些有害物质是颗粒污染,并且是超细颗粒,很容易被吸入呼吸系统。
[0004]目前的3D打印机而且是高级的3D打印柜的背面才设有有害物质净化器,而打印机的观察窗口并未设置净化过滤结构,但观察窗口是工作人员经常停留之处,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打印情况,导致工作人员罹患职业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增加3D打印机观察窗口的净化功能,减小在打印过程中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透明的隔离板、透明的初过滤层、半透明的细过滤层和透明的化学物质过滤层;所述隔离板的形状与3D打印机的观察窗口适配,隔离板的内部设有三层竖直分布的过滤腔,三层过滤腔依次连通;所述初过滤层、细过滤层和化学物质过滤层由内而外的依次填充于三层过滤腔中;所述隔离板的后面设有与初过滤层所在的过滤腔连通的进风口,以及隔离板的侧面设有与化学物质过滤层所在的过滤腔连通的出风口。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3D打印机内产生的有害物质被吸入进风口,经过三次过滤后,有害物质被拦截在过滤腔中,对直径为0.3微米颗粒可达到99.97%的过滤效率,而有毒有害气体则被完全吸收。隔离板既具有观察窗口透明玻璃的挡板作用,也起到了吸收打印舱有害物质的作用,从而减小了有害物质外溢而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提高了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0007]优选地,所述隔离板的边缘包裹有密封框,密封框的材料为橡胶,且密封框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橡胶的密封框密封了隔离板边缘与观察窗口之间的缝隙,保证3D打印机内外的隔离效果。而防腐层保证了密封框不被打印材料腐蚀。
[0008]优选地,每相邻两层过滤腔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0009]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矩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但出风口的形状需与3D打印机的负压口的形状适配,利用负压将打印机内的有害物质吸入过滤腔内。进风口靠近隔离板后面的右边,以及出风口位于隔离板左面。
[0010]优选地,所述初过滤层的材料为透明的高分子树脂,细过滤层的材料为半透明的有机玻璃纤维,以及化学物质过滤层的材料为透明的酚醛树脂。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2]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后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15]图4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16]图5图4中隐藏初过滤层、细过滤层和化学物质过滤层后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1中B

B的剖视图。
[0018]附图中,隔离板1、初过滤层2、细过滤层3、化学物质过滤层4、过滤腔5、进风口6、出风口7、密封框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透明的隔离板1、透明的初过滤层2、半透明的细过滤层3和透明的化学物质过滤层4。隔离板1的形状与3D打印机的观察窗口适配,大部分3D打印机的观察窗口形状为矩形,本实施例隔离板1形状以矩形体为例。隔离板1的内部设有三层竖直分布的过滤腔5,三层过滤腔5依次连通。每相邻两层过滤腔5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且每层过滤腔5的纵向断面的面积接近于隔离板1的纵向断面的面积。
[0022]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初过滤层2的材料为透明的高分子树脂,细过滤层3的材料为半透明的有机玻璃纤维,以及化学物质过滤层4的材料为透明的酚醛树脂。初过滤层2、细过滤层3和化学物质过滤层4由内而外的依次填充于三层过滤腔5中,视线依次透过透明的隔离板1、透明的初过滤层2、透明的隔离板1、半透明的细过滤层3、透明的隔离板1和透明的化学物质过滤层4后观察3D打印机的内部情况,半透明的细过滤层3虽然不是全透明,但透明不影响观察效果。
[0023]如图2、图3、图4所示,3D打印机设有负压口,在隔离板1的后面设有与初过滤层2所在的过滤腔5连通的进风口6,进风口6与负压口连通。隔离板1的侧面设有与化学物质过滤层4所在的过滤腔5连通的出风口7。进风口6和出风口7均为矩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但出风口7的形状需与3D打印机的负压口的形状适配,利用负压将打印机内的有害物质吸入过
滤腔5内。进风口6靠近隔离板1后面的右边,以及出风口7位于隔离板1左面。进风口6和出风口7的具体位置也可以根据3D打印机的具体结构而相应地调整。
[0024]在打印的过程中在打印舱产生的有害物质因负压被吸入进风口6,经过三次过滤后,有害物质被拦截在过滤腔5中,与现有的观察玻璃相比,增加了3D打印机观察窗口的净化功能,同时又能减小在打印过程中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提高人体的防护效果。另外,隔离板1的边缘包裹有密封框8,密封框8的材料为橡胶,且密封框8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橡胶的密封框8密封了隔离板1边缘与观察窗口之间的缝隙,保证3D打印机内外的隔离效果以及进一步提高人体防护效果。而防腐层保证了密封框8不被打印材料腐蚀。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隔离板、透明的初过滤层、半透明的细过滤层和透明的化学物质过滤层;所述隔离板的形状与3D打印机的观察窗口适配,隔离板的内部设有三层竖直分布的过滤腔,三层过滤腔依次连通;所述初过滤层、细过滤层和化学物质过滤层由内而外的依次填充于三层过滤腔中;所述隔离板的后面设有与初过滤层所在的过滤腔连通的进风口,以及隔离板的侧面设有与化学物质过滤层所在的过滤腔连通的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边缘包裹有密封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的材料为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可视化高效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渝林何鹏金鑫周治宏冉贞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英泰帝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