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运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车辆运维方法,涉及轨道车辆维运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需要定时排查故障,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集的实时状态信息来减少不必要的定期停机维修,这样的方式通常被称为轨道列车的维运。具体而言,这项工作涉及到车辆、线路、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多个方面,需要运营公司和维修团队密切合作,定期检查和维护车辆和设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轨道列车运行安全、高效和可靠。
[0003]目前轨道列车的维保主要采用计划维保和故障维修两种方式。计划维保是按照维护计划和周期,对列车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列车寿命,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通过人工定期检查。故障维修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对列车进行及时修复和维护,以恢复列车的运行,减少运营中断时间。
[0004]在轨道列车实际维运过程中,列车维保涉及到的数据非常多,车辆的各种参数状态,人工记录和管理,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或错误。此外,轨道列车实际维运过程中也没有对大量的数据经验数据缺乏应用,并没有将其数据充分利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输入列车过往维运数据,构建判断模型,S2、获取列车多项实时的状态参数,传输入S1中构建的所述判断模型进行评估获得判断结果,S3、将所述评估结果输入评估模型中,所述评估模型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获得列车的实时状态结果,S4、输出所述评估模型判断的所述实时状态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往维运数据包括裂纹初始尺寸、临界裂纹尺寸、断裂判据、裂纹扩展参数,所述过往维运数据传输至所述评估模型前进行过滤、分类;所述过滤为降噪处理,所述分类为将信号分为裂纹参数信和裂纹驱动力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型的实现步骤具体包括:S101、预设内置的裂纹初始尺寸与临界裂纹尺寸,根据所述过往维运数据计算获得所述裂纹初始尺寸与临界裂纹尺寸作为判断阀域;S102、对比所述实时的状态参数中的裂纹尺寸进行判断,如果实时获得的裂纹尺寸大于所述裂纹初始尺寸则进行步骤S103,如果小于所述裂纹初始尺寸则进行步骤S104;S103、判断所述裂纹尺寸与所述临界裂纹尺寸之间的数值关系,如果所述裂纹尺寸大于所述临界裂纹尺寸进行步骤S105;S104、输出结构健康的结果,终止本次流程;S105、判断裂纹出现位置,如果裂纹位置为非重要位置,则将裂纹长度及位置权重输出至所述评估模型中,如果裂纹为重要位置,输出结果至所述评估模型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1、所述裂纹初始尺寸与临界裂纹尺寸具体获得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其中,ΔK
th
裂纹扩展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Δσ为结构所承受的应力范围。步骤1012、的临界裂纹尺寸的计算:其中,ΔK
IC
裂纹扩展应力强度因子临界值,Δσ为结构所承受的应力范围;具体而言,前述两步骤中的结果基于所述过往维运数据的历史数据,根据结构所承受的时间
‑
载荷历程计算出应力
‑
时间历程,根据应力
‑
时间历程即可确定出结构承受的应力范围Δσ。裂纹由初始值a0扩展至临界值a
c
,即获得所述裂纹初始尺寸与临界裂纹尺寸用于后续步骤中的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还包括,如果所述裂纹尺寸小于所述临界裂纹尺寸即在所述裂纹尺寸与所述临界裂纹尺寸之间时,进行步骤S106,所述步骤S106根据内置的裂纹动态扩展模型进行裂纹寿命预测,具体为:裂纹动态扩展模型是基于CJP模型,考虑率了裂尖闭合效应,在Pairs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的方程:其中a表示裂纹深度或宽度,N表示应力循环次数,ΔK
CJP
表示基于CJP模型的应力强度因子范围,材料参数C'和m'均由大量试验得到;ΔK
CJP
与传统应力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耀辉,张雅东,宋承裕,王北昆,艾进鹏,闫炳奇,江明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